在招聘阶段,大学生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还是充满憧憬的。 张柯/摄
临近年底,甬城又一批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开始奔波于各大招聘会,明年夏天,他们将开始第一份工作。在最近几次的甬城高校招聘会上,记者先后向200来家大中小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收回162份,范围涵盖家纺类、金融类、电子类、物流类、教育培训类等企业。今日起,本报将根据调查、采访,选取企业和学生、学校和家长共同关心关注的话题,展开探讨。希望能帮助广大毕业生顺利走上人生第一个工作岗位。
能坚持干上一年的仅三成左右
“这两年来,我们几乎是不停地招人,不停地培训,然后不停地走人。”在这次面向用人单位的调查过程中,不少企业向记者叫苦,“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干不长了?”在回收的问卷中,接近半数的企业反映:新招聘的大学生毕业生,能坚持干上一年的,仅三成左右。
“能干上半年以上就不错了。当初跟我一起应聘的员工差不多已经走光了。”宁波捷通企业咨询有限公司的业务主管潘建会告诉记者,“我们单位规模不大,但还是很实惠的,干上一年以上的月薪基本都在四五千。”潘建会在该公司上班已经两年多,算是老资格的员工了。在这期间,几乎是隔三差五地就要招人,然后安排培训上岗。但是遗憾的是,往往还没做熟,这些大学毕业生就走人了。“不要说三成,能留下一成就不错了。”天津鑫桂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浙江运营中心经理钱鹏告诉记者,“每次招上个20来人,经过业务知识培训,试岗之后,往往只剩下两三个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宁波分公司人事部负责人杨灵更是感慨,“人员进出几乎像流水一样,有些人上班没多少时间说不来就不来了。”
相比之下,有些专业性比较强的企业,比如宁波申菱电梯配件有限公司,其员工流动性就小了一点。公司人事主管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地处象山,所以一般倾向招聘当地人,每年招聘也不过10来个人,而且基本上都是技术岗位,所以坚持干下来的人多一些,一般八成以上的大学毕业生能干上一年以上。”
很多人难适应第一份工作
“前几天刚刚面试了一批应聘的大学毕业生,其中有一个面试情况也不错。结果第二个星期通知上班时,手机老是不接。事后才得知,原来他同时在另外一家公司应聘上班,相比较一下再决定。真是没话说了。”天津鑫桂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浙江运营中心经理钱鹏说。多数企业反映,很多毕业生一下子无法适应第一份工作,特别是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一旦应聘上岗,往往会在同学之间相互比较,比薪资福利,比单位知名度等等。在这方面,宁波大学2010届国交学院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也显示,工作内容、薪资福利以及单位知名度被大学生认为是最重要的原因,分别占调查总数的48%、43%、41%。
当然,对于“第一份工作现象”,一些大学毕业生也有他们的说法:“有时候怕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一时冲动就应聘上岗了。干了一阵子才知道不是自己中意的单位。”“刚上班时找不到工作定位,天天坐在办公室发呆,没有业绩,面对公司老板心虚了,就想,与其他炒我不如我炒他。”“有的同学都考上公务员了,我却待在一个小公司里,不是让人笑话吗?”……
显然,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定位确实比较模糊,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哪一类工作。还有,身上的“学生味”太浓。正如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宁波分公司人事部负责人杨灵所言:“不能马上适应单位的工作节奏,心态比较浮躁。职业能力、执行能力等等相对薄弱。”
第一份工作也要用心选择
调查中,一些高校就业办及企业负责人都表示: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倡导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但是这并不表明大学生在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可以完全不用心“择”。据悉,2012年宁波生源毕业生在3.5万人左右,在甬高校毕业生在3.8万人左右。预计全年我市将接收高校毕业生5.3万人左右,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与往年相比,今年宁波生源毕业生回来就业的明显多了,在今年已接收的5万余名高校毕业生中,宁波生源占了60%。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开发和市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进入各高校招聘的企业总数和招聘人数来看,也比往年有所增加。但是,尽管企业招聘势头依然强劲,提供岗位也很多,作为大学毕业生,千万不能因此而盲目乐观,忽视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毕业生一定要珍惜每一个就业机会,不能随意择业,随意辞职,最终浪费个人和企业的精力和物力。
宁波晚报记者 朱志莹 沈莉萍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