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县市区  >  慈溪
慈溪未来5年大力治水 完善生态环境
稿源: 慈溪新闻网   2011-12-14 11:12:38报料热线:81850000

  2007年2月,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决议》。根据决议,从2007年起,力争通过五年努力,把慈溪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市。让老百姓享受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安宁的环境,更健康的发展空间,是慈溪市委市政府未来5年不懈努力的根本诉求。

  决议吹响集结号,一场场环保战役就此拉开。2008年起,实施宁波“811”环境整治和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2008年-2010年,实施“人人守望呵护绿色家园”环保专项行动;2008年启动新一轮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2010年,大力整治废塑料再生利用行业;2011年冲击“省级生态市”桂冠,启动“河长制”治水、“清洁空气”、“森林慈溪”、区域环境整治、生态市创建五大行动。

  如今,经过5年努力,从治理理念到制度完善,慈溪不断完善生态文明体系,在为老百姓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使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河道黑臭现象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城区大气优良率每年均保持在90%以上。慈溪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公众对城市环境满意率不断提升。

  调整结构

  布局生态经济

  环境是最基础、最普惠、最广大的民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群众最根本的需求。但是,经济和环境往往发生矛盾冲突。慈溪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顺应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坚持保护环境,并于今年创建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荣誉取得的秘诀之一,在于慈溪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形成生态经济体系。

  这里大规模开展重点行业和重污染企业整治行动,淘汰落后产能,为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腾出空间。先后开展了印染、电镀、小熔炼、废塑料再生利用等行业整治。此外,节能降耗目标如期实现,我市先后被评为省减排先进集体和宁波市“十一五”减排先进集体。

  优化发展生态农业,按照生态优先的思路,调优农业结构。目前累计建成畜牧生态养殖小区21个,建成有机肥厂3家,创建有机食品22只、绿色食品78只、无公害农产品191只。

  同时,这里大力提升发展生态服务业,服务外包、商务会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方兴未艾。

  循环经济也在这里得到大力发展。坚持重点项目示范引领,从资源综合利用、设备技术、生态农业、新(清洁)能源四方面积极加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项目亮点纷呈。目前,已累计实施总投资195.4亿元的40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3个项目列入省发展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实施计划。

  大力治水

  完善生态环境

  水环境整治,是重点更是难点。2007年审议《决议》现场,会议一再要求,必须从实际出发,继续突出抓好水环境整治这一重点,还慈溪一个灵动、秀丽的江南水乡原貌。

  5年来,这里以城河治理、市域污水治理、境外引水、河网河道整治、饮用水源保护等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为全市水环境的持续改善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市域污水处理系统基本成型。2007年以来,累计投入17.4亿元,实施了以市域污水治理一期工程为重点的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污水处理厂4座,形成了日处理污水能力23万吨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至2010年底,市域污水收集管网基本覆盖中心城区和全市城镇建成区主要道路及集中工业区,污水管网建设总量和污水处理率均处于宁波大市前列。同时,扎实推进污水接纳工作,目前,全市已有3360家单位完成污水管网接纳。

  新一轮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基本完成。2008年,启动为期三年的新一轮城区综合治理,实施“引水环通、河道疏浚、污水管网铺设、污染源整治、河道两岸违章整治”五大工程。三年多来,完成境外姚江引水工程;曹娥江引水工程慈溪段全线完工,建成投用陆中湾跨区调水泵站,境外段施工进入扫尾阶段;启动实施漾山路江综合整治工程和水体流动大塘江入口拓疏工程。累计投资1.14亿元,完成城区河道疏浚76条86公里,通过清淤土方、垃圾,有效增加河网蓄水量。完成中心城区污水管道铺设21公里,老小区雨污分离改造16个。

  河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建成骨干河道总长81公里,使我市的河网水面面积从原来的42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近50平方公里,调蓄能力大幅增加,同时进行沿河带状绿化;以清淤、截污、护岸、植绿为重点,对镇村325条河道进行整治。今年,又组织开展“河长制”治理水污染行动,制订出台市“河长制”整体实施方案及三年工作实施计划,对6条主要河道实施“河长制”管理。

  饮用水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编制了十个饮用水源水库保护规划方案,制订了饮用水源环境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大力推进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治理。目前,除在建的双湖、白洋、长溪村外,其余水源保护区村庄已全面完成生活污水的治理,全市十个饮用水源水库均已创建成宁波市合格饮用水源。

  城乡统筹

  优化人居环境

  5年来,慈溪坚持统筹城乡生态,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努力使这里成为蓝天白云的宜居城市。

  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涉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行动,对农村、农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重点治理。

  全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07年以来,累计投资7000多万元在62个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治理户数达8530户。纳管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已在32个行政村开展纳管类生活污水治理,其中17个已完成。同时,推进粪便集中处理中心建设,累计建成粪便集中处理中心18座,覆盖每个镇(街道)。

  巩固深化农村环境整治成果。至2010年底,全市42座垃圾中转站全部达到压缩式中转,并配置了垃圾中转车77辆,健全了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置的垃圾处理机制。同时,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检查考核和政策扶持力度,近五年来,市财政累计补助农村环境整治资金6000余万元,农村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与此同时,城乡绿化同步推进。通过实施绿化重大建设项目,组织开展“绿色行车、植树固碳”等专项行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植树造林,仅去年秋至今年夏,全市新增造林面积10090亩,累计完成沿海防护林造林7067亩。通过墓葬治理,五年累计种植各类树木8万余株,墓地绿化覆盖率达到86%以上。进行废弃矿山治理,五年复绿山体面积35万平方米,复垦矿地270多亩,整理后获得建设用地800多亩。

  此外,慈溪以环境监管为重点,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经过宣传教育,群众的环境意识也明显提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关爱生态就是关爱后代”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慈溪未来5年大力治水 完善生态环境

稿源: 慈溪新闻网 2011-12-14 11:12:38

  2007年2月,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决议》。根据决议,从2007年起,力争通过五年努力,把慈溪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市。让老百姓享受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安宁的环境,更健康的发展空间,是慈溪市委市政府未来5年不懈努力的根本诉求。

  决议吹响集结号,一场场环保战役就此拉开。2008年起,实施宁波“811”环境整治和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2008年-2010年,实施“人人守望呵护绿色家园”环保专项行动;2008年启动新一轮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2010年,大力整治废塑料再生利用行业;2011年冲击“省级生态市”桂冠,启动“河长制”治水、“清洁空气”、“森林慈溪”、区域环境整治、生态市创建五大行动。

  如今,经过5年努力,从治理理念到制度完善,慈溪不断完善生态文明体系,在为老百姓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使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河道黑臭现象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城区大气优良率每年均保持在90%以上。慈溪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公众对城市环境满意率不断提升。

  调整结构

  布局生态经济

  环境是最基础、最普惠、最广大的民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群众最根本的需求。但是,经济和环境往往发生矛盾冲突。慈溪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顺应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坚持保护环境,并于今年创建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荣誉取得的秘诀之一,在于慈溪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形成生态经济体系。

  这里大规模开展重点行业和重污染企业整治行动,淘汰落后产能,为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腾出空间。先后开展了印染、电镀、小熔炼、废塑料再生利用等行业整治。此外,节能降耗目标如期实现,我市先后被评为省减排先进集体和宁波市“十一五”减排先进集体。

  优化发展生态农业,按照生态优先的思路,调优农业结构。目前累计建成畜牧生态养殖小区21个,建成有机肥厂3家,创建有机食品22只、绿色食品78只、无公害农产品191只。

  同时,这里大力提升发展生态服务业,服务外包、商务会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方兴未艾。

  循环经济也在这里得到大力发展。坚持重点项目示范引领,从资源综合利用、设备技术、生态农业、新(清洁)能源四方面积极加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项目亮点纷呈。目前,已累计实施总投资195.4亿元的40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3个项目列入省发展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实施计划。

  大力治水

  完善生态环境

  水环境整治,是重点更是难点。2007年审议《决议》现场,会议一再要求,必须从实际出发,继续突出抓好水环境整治这一重点,还慈溪一个灵动、秀丽的江南水乡原貌。

  5年来,这里以城河治理、市域污水治理、境外引水、河网河道整治、饮用水源保护等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为全市水环境的持续改善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市域污水处理系统基本成型。2007年以来,累计投入17.4亿元,实施了以市域污水治理一期工程为重点的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污水处理厂4座,形成了日处理污水能力23万吨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至2010年底,市域污水收集管网基本覆盖中心城区和全市城镇建成区主要道路及集中工业区,污水管网建设总量和污水处理率均处于宁波大市前列。同时,扎实推进污水接纳工作,目前,全市已有3360家单位完成污水管网接纳。

  新一轮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基本完成。2008年,启动为期三年的新一轮城区综合治理,实施“引水环通、河道疏浚、污水管网铺设、污染源整治、河道两岸违章整治”五大工程。三年多来,完成境外姚江引水工程;曹娥江引水工程慈溪段全线完工,建成投用陆中湾跨区调水泵站,境外段施工进入扫尾阶段;启动实施漾山路江综合整治工程和水体流动大塘江入口拓疏工程。累计投资1.14亿元,完成城区河道疏浚76条86公里,通过清淤土方、垃圾,有效增加河网蓄水量。完成中心城区污水管道铺设21公里,老小区雨污分离改造16个。

  河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建成骨干河道总长81公里,使我市的河网水面面积从原来的42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近50平方公里,调蓄能力大幅增加,同时进行沿河带状绿化;以清淤、截污、护岸、植绿为重点,对镇村325条河道进行整治。今年,又组织开展“河长制”治理水污染行动,制订出台市“河长制”整体实施方案及三年工作实施计划,对6条主要河道实施“河长制”管理。

  饮用水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编制了十个饮用水源水库保护规划方案,制订了饮用水源环境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大力推进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治理。目前,除在建的双湖、白洋、长溪村外,其余水源保护区村庄已全面完成生活污水的治理,全市十个饮用水源水库均已创建成宁波市合格饮用水源。

  城乡统筹

  优化人居环境

  5年来,慈溪坚持统筹城乡生态,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努力使这里成为蓝天白云的宜居城市。

  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涉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行动,对农村、农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重点治理。

  全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07年以来,累计投资7000多万元在62个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治理户数达8530户。纳管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已在32个行政村开展纳管类生活污水治理,其中17个已完成。同时,推进粪便集中处理中心建设,累计建成粪便集中处理中心18座,覆盖每个镇(街道)。

  巩固深化农村环境整治成果。至2010年底,全市42座垃圾中转站全部达到压缩式中转,并配置了垃圾中转车77辆,健全了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置的垃圾处理机制。同时,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检查考核和政策扶持力度,近五年来,市财政累计补助农村环境整治资金6000余万元,农村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与此同时,城乡绿化同步推进。通过实施绿化重大建设项目,组织开展“绿色行车、植树固碳”等专项行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植树造林,仅去年秋至今年夏,全市新增造林面积10090亩,累计完成沿海防护林造林7067亩。通过墓葬治理,五年累计种植各类树木8万余株,墓地绿化覆盖率达到86%以上。进行废弃矿山治理,五年复绿山体面积35万平方米,复垦矿地270多亩,整理后获得建设用地800多亩。

  此外,慈溪以环境监管为重点,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经过宣传教育,群众的环境意识也明显提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关爱生态就是关爱后代”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