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稚嫩童声唱甬(宁波)剧 咿咿呀呀长成林
稿源: 东南商报   2011-12-17 08:10:12报料热线:81850000

横街镇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学习甬剧表演。薛丛川 陈虹萍 摄

  新闻现场

  中国宁波网讯 “月光泻银映碧波,走桥相遇喜更多,莫非月老真把红绳牵,有意成全我小田螺……”伴随着悠扬温婉的节奏,一阵阵稚嫩的童音戏曲声从鄞州区横街镇中心幼儿园里传出。原来,这是该园的小朋友们正在跟着宁波甬剧团的老师学唱甬剧经典曲目《田螺姑娘》。

  据了解,这是富有宁波乡土气息的甬剧首次在幼儿园设立培训基地,充分挖掘幼儿艺术潜能,为甬剧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培育一片梨园小树林。

  甬剧团长亲自遴选“小票友”

  甬剧是用宁波地区方言演唱的一个小剧种,它的音乐曲调丰富,表演手法独特,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鄞州区横街镇中心幼儿园“宁波市幼儿甬剧培训基地”落成现场,宁波市甬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梅花奖得主王锦文老师亲自遴选一批适合甬剧表演的“小票友”。

  在挑选甬剧小苗子过程中,王锦文老师从幼儿的音色、气质、培养潜质等方面作了一一了解,希望能充分挖掘幼儿艺术潜能,从小培养甬剧苗子。

  “现在到处都在流行小孩子唱戏曲,既然宁波有这样好的本土剧种,更应该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感受地域文化和地方戏曲艺术。”王锦文谈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甬剧,光靠我们这辈人去保留和传承是不够的,甬剧更需要年轻一代的加入。”

  专业演员教 小票友唱得有板有眼

  为了让这帮“小票友”系统的学好甬剧,宁波甬剧团和横街镇中心幼儿园商定,每周派遣甬剧专业演员来园里授课两次。

  “左脚放右脚前面,半蹲,拇指和中指轻捏,食指和无名指要平行翘起……”在幼儿园甬剧教学现场记者看到,拥有30多年甬剧表演经历的陈珺老师正在给小朋友们指导《田螺姑娘》曲目的动作。

  “小孩子们年纪小,缺乏定力,必须得根据他们的兴趣,符合孩子心理想象的形式来手把手的教。”陈珺告诉记者,虽然教幼儿甬剧比较辛苦,但孩子们比较认真学,效果还是挺不错的。“有几个天赋比较好、接受能力比较强的,现在都能唱上几句了,有板有眼的。”

  考虑到孩子们一周只能接受两次专业人员的培训,园方便安排两个园里的老师跟着学习甬剧,由他们在其他时间教孩子们做动作、练曲目,以此来巩固教学成果。

  挖掘乡土资源 编织幸福乐园

  随着幼儿甬剧培训基地的落成,孩子们唱甬剧成效的初显,横街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水小芬可谓是“苦尽甘来”。

  “甬剧的发源地就是横街镇,这里的人们对于甬剧有一种特别地亲切感,甬剧从这里走出去闻名天下,现在又回到这里设立培训基地,有点像荣归故里。”水小芬说自与宁波市甬剧团有合作意向后,她便积极奔走,最终促成基地落户,“学唱自家戏剧,这也是我园挖掘乡土资源,编织幸福乐园又一成功案例。”

  谈到挖掘乡土资源,水小芬园长自豪地表示除了甬剧,还有竹文化和横街云马这两项本土特色教学课程。

  水小芬介绍说,横街镇,素有“中国竹笋之乡”的美誉,竹文化也是独具当地特色的乡土文化。为此,园里创设了大雷毛笋等具有乡土气息的特色课程,组织小朋友参观竹林、挖竹笋、种毛竹,丰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操场上,小朋友在玩的小高跷,也是竹子做的,就连幼儿园的园徽,也是以中文行书“竹”为主要设计元素。“之所以让孩子们从小接触竹文化,是要让他们从小接触家乡文化,产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家乡的竹子。”

  此外,根据流传久远的《八盏马灯》改编而成的源自横街镇民间的《横街云马》,也由该园幼师组成的竹之韵舞蹈队亮相省城大舞台,夺取了群众舞蹈大赛中最高奖——“群星奖”。下一步,水小芬表示将编排适合孩子们跳的小云马。  东南商报 薛丛川 陈虹萍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

稚嫩童声唱甬(宁波)剧 咿咿呀呀长成林

稿源: 东南商报 2011-12-17 08:10:12

横街镇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学习甬剧表演。薛丛川 陈虹萍 摄

  新闻现场

  中国宁波网讯 “月光泻银映碧波,走桥相遇喜更多,莫非月老真把红绳牵,有意成全我小田螺……”伴随着悠扬温婉的节奏,一阵阵稚嫩的童音戏曲声从鄞州区横街镇中心幼儿园里传出。原来,这是该园的小朋友们正在跟着宁波甬剧团的老师学唱甬剧经典曲目《田螺姑娘》。

  据了解,这是富有宁波乡土气息的甬剧首次在幼儿园设立培训基地,充分挖掘幼儿艺术潜能,为甬剧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培育一片梨园小树林。

  甬剧团长亲自遴选“小票友”

  甬剧是用宁波地区方言演唱的一个小剧种,它的音乐曲调丰富,表演手法独特,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鄞州区横街镇中心幼儿园“宁波市幼儿甬剧培训基地”落成现场,宁波市甬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梅花奖得主王锦文老师亲自遴选一批适合甬剧表演的“小票友”。

  在挑选甬剧小苗子过程中,王锦文老师从幼儿的音色、气质、培养潜质等方面作了一一了解,希望能充分挖掘幼儿艺术潜能,从小培养甬剧苗子。

  “现在到处都在流行小孩子唱戏曲,既然宁波有这样好的本土剧种,更应该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感受地域文化和地方戏曲艺术。”王锦文谈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甬剧,光靠我们这辈人去保留和传承是不够的,甬剧更需要年轻一代的加入。”

  专业演员教 小票友唱得有板有眼

  为了让这帮“小票友”系统的学好甬剧,宁波甬剧团和横街镇中心幼儿园商定,每周派遣甬剧专业演员来园里授课两次。

  “左脚放右脚前面,半蹲,拇指和中指轻捏,食指和无名指要平行翘起……”在幼儿园甬剧教学现场记者看到,拥有30多年甬剧表演经历的陈珺老师正在给小朋友们指导《田螺姑娘》曲目的动作。

  “小孩子们年纪小,缺乏定力,必须得根据他们的兴趣,符合孩子心理想象的形式来手把手的教。”陈珺告诉记者,虽然教幼儿甬剧比较辛苦,但孩子们比较认真学,效果还是挺不错的。“有几个天赋比较好、接受能力比较强的,现在都能唱上几句了,有板有眼的。”

  考虑到孩子们一周只能接受两次专业人员的培训,园方便安排两个园里的老师跟着学习甬剧,由他们在其他时间教孩子们做动作、练曲目,以此来巩固教学成果。

  挖掘乡土资源 编织幸福乐园

  随着幼儿甬剧培训基地的落成,孩子们唱甬剧成效的初显,横街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水小芬可谓是“苦尽甘来”。

  “甬剧的发源地就是横街镇,这里的人们对于甬剧有一种特别地亲切感,甬剧从这里走出去闻名天下,现在又回到这里设立培训基地,有点像荣归故里。”水小芬说自与宁波市甬剧团有合作意向后,她便积极奔走,最终促成基地落户,“学唱自家戏剧,这也是我园挖掘乡土资源,编织幸福乐园又一成功案例。”

  谈到挖掘乡土资源,水小芬园长自豪地表示除了甬剧,还有竹文化和横街云马这两项本土特色教学课程。

  水小芬介绍说,横街镇,素有“中国竹笋之乡”的美誉,竹文化也是独具当地特色的乡土文化。为此,园里创设了大雷毛笋等具有乡土气息的特色课程,组织小朋友参观竹林、挖竹笋、种毛竹,丰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操场上,小朋友在玩的小高跷,也是竹子做的,就连幼儿园的园徽,也是以中文行书“竹”为主要设计元素。“之所以让孩子们从小接触竹文化,是要让他们从小接触家乡文化,产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家乡的竹子。”

  此外,根据流传久远的《八盏马灯》改编而成的源自横街镇民间的《横街云马》,也由该园幼师组成的竹之韵舞蹈队亮相省城大舞台,夺取了群众舞蹈大赛中最高奖——“群星奖”。下一步,水小芬表示将编排适合孩子们跳的小云马。  东南商报 薛丛川 陈虹萍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张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