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国和妻子接小马放学。通讯员供图
放学时分,在一个小山村的弄堂口,爸爸推着自行车,接孩子回家,而妈妈早早就在家门外迎接了。孩子书包上的拉链裂开了,妈妈嗔怪着说:“儿子,你把书包弄坏了。”孩子拉着妈妈的手,撒娇地说:“我没有弄坏书包,是书包自己坏的。”这是记者昨日在奉化市大堰镇大堰村采访时,看到的一个场景,十分温馨。
这家人爸爸叫叶小国,是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乡村投递员。王玲娟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他们有一个已成年的儿子,而9岁的小马是他们帮助邻居家养育的孩子。说起小马与叶小国一家的缘分,还得从9年前说起。
哑妈妈生下弱小男婴
邻居老太慷慨相助
奉化市大堰镇畈坑村,位于一个半山坡上。叶小国和叶义华是土生土长的村民,做了几十年的老邻居。叶义华为人老实本分,身体瘦弱,日子一直过得很拮据,后来,在热心人的撮合下,他讨了一位哑巴妻子。
2002年3月12日,叶义华的儿子小马在奉化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顺利出生。哑巴妻子虽然很爱自己的孩子,但她除了不会说话外,还患有多种疾病,根本没有抚养孩子的能力。由于在怀孕期间没有足够的营养,小马一出生就显得营养不良。叶义华因为担心住院费用交不起,孩子出生当天,他就决定让妻子和孩子出院回家。
然而,叶义华显然无力照顾好这个弱小的生命,于是,向邻居叶小国的母亲王妙菊求助,恳请老人帮助照料。
74岁的老人当即答应,她从大堰乘车赶到医院,把孩子抱回家里。因为免疫力很差,小马回到家不久,出现了浑身抽筋等症状。老人只好将孩子再送回奉化市人民医院。就这样,小马在妇产科的保暖箱里待了整整一个星期,花了6000多元费用。
叶义华无力支付这笔费用,老人就自己掏钱付清了。这6000元钱是老人从儿女们给她的生活费里积攒下来的,非常不容易,但老人认为自己这样做很值得。
老人说:“我们是多年的老邻居了,如果他们有困难,我不去帮一下,良心会不安的。”
生父因病去世
邻家就是男孩的家
自从王妙菊把男孩抱回家,她的儿子叶小国和她的儿媳王玲娟及当时年仅13岁的孙子,都支持老人的善行,把男孩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来对待。
男孩体弱多病,三天两头感冒发烧,有时还突发39℃以上的高烧。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叶小国抱着孩子在村合作医疗站度过。孩子每个月医药费平均要花200元,多则四五百元。
前几年,男孩的生父靠打零工挣钱,断断续续地给小马一点生活费。然而,不幸的是,去年小马爸爸因病去世,妈妈自顾不暇,更无力照顾孩子,这样一来,养育小马的所有重担都落到了叶小国一家身上。
叶小国每天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去送报,每月工资只有960元左右。妻子王玲娟在家做点手工活,一个月最多也就挣600元。尽管收入很有限,但是一家人都会优先考虑小马的需求。
一眨眼9年过去了,如今小马已是大堰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了。去年,叶小国花6万元钱在大堰村买了房子。这样一家人就从畈坑村搬到了大堰村。
虽然现在学校离叶小国的家不远,但一遇到雨雪天气,叶小国都会送小马去上学。
叶小国的爱人一周都会给小马买二三次他爱吃的肉类,改善一下生活,保证他的营养需求。
小马说:“奶奶、爸爸、妈妈都对我很好,我会记着他们对我的好。我会努力学习,回报他们,做一个好孩子。”
叶小国昨日接受采访时,欣慰地告诉记者:“今年孩子的身体明显比以前强壮多了,也很少生病了!不管大考小考,成绩都很不错,数学与英语经常考满分。”
目前,当地政府已给小马办理了低保手续。叶小国说:“我家经济条件太差,不能给他更好的生活,很对不住他。今后只要孩子肯读书,我们还是会想方设法一直供他读书的。”
东南商报记者毛信意 通讯员毛节常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