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报道
中国宁波网讯 慈溪市教育局从2006年开始探索“轻负高质”,先在全市3所农村初中学校开始试行,目前已推广到11所。以“助学稿”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是慈溪市探索“轻负高质”的创新举措。他们着力构建以“问题精、变式活、多活动、快反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强调低起点入手,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创建了高效高质量课堂。
目 的
利用“助学稿”学会自主学习
什么是“助学稿”?“助学稿”首创学校慈溪市鸣鹤中学校长韩勇豪告诉记者:“‘助学稿’就是把课前预习、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作业安排、复习资料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份综合性文稿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进行自主预习、自主学习、自主作业、自主复习。”
“助学稿”中的“助”就体现了学生在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给予引领、帮助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助学稿”的运用分为教师设计助学稿、下发给学生预习、上交给教师判阅、再次发给学生修改等环节。通常任课老师在课前两天就会把助学稿下发。
学校老师介绍,他们在设计助学稿时会凸显阶梯性、层次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拿到它都有事可做,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做好相应的练习。这个环节随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加强,逐渐可以转换为由学生来设计助学稿。
“‘助学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韩校长说。
成 效
让课堂更高效、学生负担轻
小丁是慈溪一所农村初中的学生,自学能力比较差,通过“助学稿”一段时间的助学,小丁觉得自己改掉了原来拖拖拉拉的学习状态。“现在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弱项有针对性地去学,课堂注意力也特别集中。”
“在编写助学稿时,老师会精心选择题目,学生完成了这些题目以后,应该掌握的知识就已经很清楚了,这就避免了再利用各种各样的练习册等资料让学生完成重复的练习,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学校老师介绍。
利用“助学稿”的教学实践中,鸣鹤中学把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放在首位,将平时考试难度系数由0.75调整到0.8,在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增添学生的兴趣。他们还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作业总量,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在评价体系上,学校实行处方式评价、形成性评价、全面素质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体系,为每名学生设置“成长记录袋”和一份素质报告单,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和发展历程,鼓励学生发挥音乐、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特长。
鸣鹤中学的创新措施,已经在慈溪市的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如逍林镇初级中学在“助学稿”使用过程中,结合学校教学实际作了改进,他们重置课前预习题,要求每一个备课组在助学稿预习的设置上结合各自课程特点,形式上单独设置,内容上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可以通过预习教科书就可以解决,让学生有信心去面对预习题。同时,设置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提出课文预习中的疑难问题;重设课外提高题,内容要求高出当堂训练题和课后作业题,让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转一转找到路径”。
完 善
培养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探索
以“助学稿”为载体创建高效课堂虽然成效明显,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助学稿能有效督促学生做好预习作业的完成和课堂教学过程的记录,使得部分心不在焉的学生有事可干。但是,固定的课堂模式和提前知晓的教学内容,渐渐使一部分学生丧失了学习的新鲜感,平时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上水平的小周说:“助学稿学习让不少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有了进步,但对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思维作用不大。”
记者还发现,助学稿的使用能让很多曾经不知道怎么听课的学生动起来,但是,也有极个别的学生依旧懒得动笔或者无法跟上上课的节奏。如何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需要未来的探索实践。 东南商报 吴彦 孙旭红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