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甬客专余姚段已完成铺轨,将于今年2月开始联调联试。图为杭甬客专余慈交界处路段。(胡建华摄)
余姚和慈溪,属于宁波传统意义上的“北三县”,产业基础雄厚,经济相对发达。在宁波“一核两翼”的城市发展格局中,余慈组团也是城市“北翼”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读两市党代会报告,各自近2万字的文本,处处透露着赶超发展的激情,并且不约而同地把“幸福”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在调结构、转方式、扩内需、惠民生等一系列“组合拳”背后,传递着一个共同的理念——让所有发展指向民生福祉。
■赶超发展
“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市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去年前三季度,我市GDP增速分别为10.4%、10.3%和10.1%,呈逐季回落态势。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余姚市和慈溪市,同样面临着内外因素叠加后形成的发展“瓶颈”。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制约在余慈地区因率先发展而更趋强烈。
在密切关注外部发展环境变化的同时,两市并没有避讳各自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余姚市认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还不高,大企业、大项目的支撑不够有力,自主创新能力亟须提升。”
慈溪市也坦言,“产业结构调整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还不相符合,工业层次偏低,服务业比重偏小,资源环境约束偏紧,加强自主创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今后5年,两市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既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也是爬坡过坎、赶超跨越的拼搏时期。面对“十二五”黄金发展期和战略机遇期,两市党代会报告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加快转型发展的经济纲领。
余姚市提出“继往开来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再接再厉建设和谐幸福新余姚”。未来5年,余姚将着力打造浙江省区域性中心城市、长三角南翼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和现代和谐幸福城市,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赶超发展取得更大突破,努力确保科学发展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慈溪市则强调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争科学发展之先,创民生福祉之优”,强化幸福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强化产城联动、强化生态优先、强化文化支撑,打造品质之城、共建幸福家园,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基本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
■幸福指向
以民生福祉为指向的转型发展,是余慈两市未来5年的发展主基调,要达成这一目标的路径选择,又因两市不同的地缘环境、资源禀赋、产业导向、经济基础而呈现一定的差异性。
余姚市党代会提出,今后5年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做到“三个突出”:
一是突出建设和谐幸福新余姚的目标,着眼于增强人民群众的物质富足感、生活舒适感、人身安全感、利益公平感、心灵归属感和城市自豪感,把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过程变成“让更大多数人过上更幸福生活”的过程,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余姚特色的幸福城市建设之路。
二是突出新一轮发展的四大定位,即建设浙江省区域性中心城市、长三角南翼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和现代和谐幸福城市。
三是突出赶超跨越的主调,深入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加快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深入推进城市空间拓展和有机更新,实现城市规模扩张与内涵提升同步推进;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慈溪市为了“品质之城市幸福家园”的目标,也确定了“五个强化”,实现在发展战略和策略上的创新突破:
一是强化幸福引领。把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社会,让广大市民在创业创新中创造幸福,在服务社会中传递幸福,在提升境界中感悟幸福。
二是强化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铸就品质、创造幸福的第一动力。向创新要产业品质,向创新要社会管理效益,向创新要动力活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是强化产城联动。把新型城市化作为打造品质之城的首要途径。优化产城格局,完善生产力布局,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区的协调统一,深化城乡统筹,让城乡居民共享城市文明。
四是强化生态优先。牢固树立生态是稀缺资源的理念,把生态摆到品质之基、幸福之源的位置,绝不走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发展路子。
五是强化文化支撑。把文化作为品质之城幸福家园的魂和根,让更多的人在追求物质和人文社会和自身的平衡统一中,追寻到源自内心的幸福。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