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前后,民营企业又现资金周转难。宁海跃龙街道的企业日子则好过得多,因为可以向街道商会互助资金会借贷。
“我每天要接好几个申请借款的电话。”秘书长孔岳南自豪地说,互助资金会(以下简称“互助会”)成立17年来,先后办理2310笔贷款,总金额达22亿元,一直保持零风险,形成了企业民间借贷的“跃龙经验”。
互助资金会秘书长孔岳南今年72岁,精神矍铄。普通企业想借款,需打电话向孔岳南申请,经同意后,企业法人和担保人当他的面填好表格,才能划账取款。随着时代发展,贷款引入网上划账,服务对象扩大到非会员企业,借贷金额也动辄数百万元,而拍板人始终是孔岳南一个。
“街道的企业家信得过我。”孔岳南说。担任互助会秘书长之前,他在城关镇工会主管财务二十余年,看着当地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在企业家心中积累了很高的个人威信。而他精于业务,每家企业的信誉好坏、资产质量如何,心中都有一本账。
“现在企业融资困难,能帮忙就尽量帮,但风险关还是要把牢。”孔岳南说,他每年会拒绝七八笔借贷申请,甚至请个别会员退出。
“今年大环境不好,宁海企业能够抱团取暖,跟讲信用的文化分不开。”一名会员企业家表示,自己绝不会赖互助会的账,否则“一辈子都没脸在宁海立足”。
这就是熟人社会的企业诚信。跃龙街道前身为城关镇,是宁海工业经济的起点,互助会会员企业家彼此相识多年。一位企业家坦言,向别人求助的滋味很不好受,他更愿意求助于互助会。
互助会的运行巩固了这种诚信。孔岳南透露,他在把关时,首先看的不是企业报表,而是企业家的人品。企业家是否信得过成为首要依据,而每一次成功的借贷,都是对诚信纽带的加强。
2003年,城关镇企业家协会改为跃龙街道商会,会员大幅增加,但互助会仍维持着相对稳定的构成。现在,街道商会成员148家,参与互助资金会的核心企业只有48家,且都是宁海老板,无“跑路”之虞。从互助会传播开来的诚信氛围,将民间借贷中的许多风险化解于无形。
今年,互助会加大服务力度,为上百家企业借贷6.5亿元而无一笔坏账,十七年培育起来的企业诚信起到了关键作用。
余方觉 周武军 陈云松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