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2011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宁波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2012年2月1日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2-01 10:22:48报料热线:81850000

  七、港口、交通

  港口生产持续增长。全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完成4.3亿吨,比上年增长5.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3亿吨,增长13.3%;主要货类“二升一降”,煤炭完成6560.0万吨,增长7.2%,原油完成6470.6万吨,增长4.2%,铁矿石完成7173.4万吨,下降3.1%。全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51.2万标准箱,增长11.6%,稳居大陆港口第3位,世界港口第6位。不断优化航线布局,年末集装箱航线总数达236条,其中远洋干线126条,近洋支线58条,内支线20条,内贸线32条,月均航班1249班,最高月航班1464班,航线总数和月均航班分别比上年增长8条和96班。

  交通基建全面推进。全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205.6亿元,比上年增长6.7%。绕城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一环五射高速公路建成,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和穿山疏港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一批干线公路建成通车,年末全市公路里程达到10455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06.5公里/百平方公里,新增公路里程258.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2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09公里。杭甬客专宁波段铺轨全部完成,预计2012年可以正式通车,铁路宁波南站改建工程、北站迁建等工程继续全力推进。码头泊位建设硕果累累,建成大榭实华二期45万吨级油码头、光明通用码头(3个泊位)、大榭烟台万华2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等万吨级以上泊位5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2170万吨/年。

  全社会运输量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货运量3.1亿吨,货物周转量1955.8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8.2%和24.3%,其中水路货运量1.4亿吨,货物周转量1688.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2.3%和27.1%;铁路货物发送量2168.9万吨,增长5.3%。机场货邮吞吐量8.5万吨,增长5.1%;公路货运量1.5亿吨,货物周转量281.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5.1%和15.0%。全社会客运量2.8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38.3亿人公里,分别增长0.5%和6.0%,其中民航旅客吞吐量501.4万人次,增长11.0%。

  八、金融、证券、保险

  金融业稳健运行。年内存贷款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659.3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0435.9亿元,增长9.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0676.8亿元,增长13.4%。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大幅回落,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016.2亿元,增长1.3%,比上年回落25.3个百分点。全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净利润246.6亿元,比上年增长25.1%。不良贷款率为0.89%,比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年内新增银行业金融机构9家,年末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58家,其中政策性银行3家,大型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0家,城市商业银行9家,邮储银行1家,外资银行5家,城市信用社1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9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2家,非银行金融机构3家。

  证券市场低迷。全年全市证券成交总额15568.3亿元,比上年下降15.5%。其中股票和基金成交13880.7亿元,下降22.2%;权证成交106.1亿元,下降79.5%。证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79.5亿元,下降48.3%。期货代理交易量2173.7万手,代理交易额26275.3亿元,分别下降40.8%和33.3%。年末证券投资者开户89.1万户,增长8.6%。年内新增证券营业部1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分公司1家、期货营业部8家,年末全市共有58家证券营业部,2家证券公司分公司,1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1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分公司,1家期货公司和27家期货营业部。年内新增上市公司6家,上市公司总数达到38家,新增10家企业向证监会上报IPO申请材料,通过IPO实现融资49.1亿元。

  保险业务较快发展。全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1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产险保费收入77.3亿元,增长16.8%,人身险保费收入71.3亿元,增长16.0%。赔款和给付支出48.2亿元,增长30.7%,其中产险赔付支出37.5亿元,增长36.5%;寿险赔付支出10.7亿元,增长13.8%。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村保险互助社——慈溪市龙山镇伏龙农村保险互助社,规范市场秩序,大力推动了寿险承保服务监督卡和销售误导有奖举报制度的试点,保险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的能力和作用进一步发挥。

  九、科技、教育、人才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年内引进了中物院宁波工业技术工程研究院、国家安科院华东分院、同济大学宁波研究院等一批高端创新研究机构,十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全面建成投用,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居副省级城市第4位。全年科技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1.8%。全年全市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学技术奖26项,其中一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79项,其中一等奖9项;年内全市4个项目正式列入2011年度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重点项目,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90万元,重大、重点项目补助资金额度为我市历年之最。全年专利申请量47582件,授权量37342件,比上年分别增长80.2%和43.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625件,增长34.4%。全年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1家,省级企业工程中心8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16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2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4家,省级创新型示范企业5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8家;新认定市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1家,新增市级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2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国家地方产学研战略联盟1家;新认定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15家,认定星火示范基地17家,农村科技示范村镇8家。年末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760家,市级科技型企业302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61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74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7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和创新型企业13家,省级创新型示范和创新型试点企业41家,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20家。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068所,在校学生133.1万人,教职工9.8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5万人;全日制民办中小学(幼儿园)1050所,在校(园)生29.3万人,占全市全日制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园)生数的31%。在甬高校16所,在校生19.3万人,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近14.5万人,本专科在校生比为60︰40,在读研究生达到6282人,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中等职业学校57所,在校生82783人;学前三年幼儿纯入园率保持在99%以上,义务教育段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保持在100%和9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保持在98%以上。全年完成企业职工培训项目7万人,优秀农民赴高校进修240人,完成成人中专、“双证制”成人高中和农村预备劳动力教育招收新生1万人,毕业9000余人,创建学习型社区60个。

  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推进。全年全市新增各类人才18.8万人,年末全市人才总量109.1万人,比上年增长20.7%。加快国外智力开发进度,引进外国专家812人次,完成合作项目103项;加大“双高”型人才开发力度,择优选拔首批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人选600名,评选首批市级企业技术创新团队40个,资助企业培养创新团队骨干人才147名;加大平台载体建设投入,设立首批企业专家工作室21个、博士后工作扶持单位8家以及国家高新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2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选拔表彰市突出贡献专家30名、优秀留学人才10名、优秀大学生创业新秀10名,推荐入选省151第三层次人选38名、151人才工程导师人选17名,入选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省首席技师5名、省钱江技能大奖1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2011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宁波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2012年2月1日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2-01 10:22:48

  七、港口、交通

  港口生产持续增长。全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完成4.3亿吨,比上年增长5.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3亿吨,增长13.3%;主要货类“二升一降”,煤炭完成6560.0万吨,增长7.2%,原油完成6470.6万吨,增长4.2%,铁矿石完成7173.4万吨,下降3.1%。全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51.2万标准箱,增长11.6%,稳居大陆港口第3位,世界港口第6位。不断优化航线布局,年末集装箱航线总数达236条,其中远洋干线126条,近洋支线58条,内支线20条,内贸线32条,月均航班1249班,最高月航班1464班,航线总数和月均航班分别比上年增长8条和96班。

  交通基建全面推进。全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205.6亿元,比上年增长6.7%。绕城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一环五射高速公路建成,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和穿山疏港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一批干线公路建成通车,年末全市公路里程达到10455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06.5公里/百平方公里,新增公路里程258.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2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09公里。杭甬客专宁波段铺轨全部完成,预计2012年可以正式通车,铁路宁波南站改建工程、北站迁建等工程继续全力推进。码头泊位建设硕果累累,建成大榭实华二期45万吨级油码头、光明通用码头(3个泊位)、大榭烟台万华2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等万吨级以上泊位5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2170万吨/年。

  全社会运输量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货运量3.1亿吨,货物周转量1955.8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8.2%和24.3%,其中水路货运量1.4亿吨,货物周转量1688.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2.3%和27.1%;铁路货物发送量2168.9万吨,增长5.3%。机场货邮吞吐量8.5万吨,增长5.1%;公路货运量1.5亿吨,货物周转量281.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5.1%和15.0%。全社会客运量2.8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38.3亿人公里,分别增长0.5%和6.0%,其中民航旅客吞吐量501.4万人次,增长11.0%。

  八、金融、证券、保险

  金融业稳健运行。年内存贷款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659.3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0435.9亿元,增长9.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0676.8亿元,增长13.4%。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大幅回落,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016.2亿元,增长1.3%,比上年回落25.3个百分点。全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净利润246.6亿元,比上年增长25.1%。不良贷款率为0.89%,比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年内新增银行业金融机构9家,年末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58家,其中政策性银行3家,大型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0家,城市商业银行9家,邮储银行1家,外资银行5家,城市信用社1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9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2家,非银行金融机构3家。

  证券市场低迷。全年全市证券成交总额15568.3亿元,比上年下降15.5%。其中股票和基金成交13880.7亿元,下降22.2%;权证成交106.1亿元,下降79.5%。证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79.5亿元,下降48.3%。期货代理交易量2173.7万手,代理交易额26275.3亿元,分别下降40.8%和33.3%。年末证券投资者开户89.1万户,增长8.6%。年内新增证券营业部1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分公司1家、期货营业部8家,年末全市共有58家证券营业部,2家证券公司分公司,1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1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分公司,1家期货公司和27家期货营业部。年内新增上市公司6家,上市公司总数达到38家,新增10家企业向证监会上报IPO申请材料,通过IPO实现融资49.1亿元。

  保险业务较快发展。全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1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产险保费收入77.3亿元,增长16.8%,人身险保费收入71.3亿元,增长16.0%。赔款和给付支出48.2亿元,增长30.7%,其中产险赔付支出37.5亿元,增长36.5%;寿险赔付支出10.7亿元,增长13.8%。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村保险互助社——慈溪市龙山镇伏龙农村保险互助社,规范市场秩序,大力推动了寿险承保服务监督卡和销售误导有奖举报制度的试点,保险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的能力和作用进一步发挥。

  九、科技、教育、人才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年内引进了中物院宁波工业技术工程研究院、国家安科院华东分院、同济大学宁波研究院等一批高端创新研究机构,十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全面建成投用,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居副省级城市第4位。全年科技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1.8%。全年全市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学技术奖26项,其中一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79项,其中一等奖9项;年内全市4个项目正式列入2011年度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重点项目,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90万元,重大、重点项目补助资金额度为我市历年之最。全年专利申请量47582件,授权量37342件,比上年分别增长80.2%和43.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625件,增长34.4%。全年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1家,省级企业工程中心8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16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2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4家,省级创新型示范企业5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8家;新认定市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1家,新增市级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2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国家地方产学研战略联盟1家;新认定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15家,认定星火示范基地17家,农村科技示范村镇8家。年末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760家,市级科技型企业302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61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74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7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和创新型企业13家,省级创新型示范和创新型试点企业41家,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20家。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068所,在校学生133.1万人,教职工9.8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5万人;全日制民办中小学(幼儿园)1050所,在校(园)生29.3万人,占全市全日制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园)生数的31%。在甬高校16所,在校生19.3万人,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近14.5万人,本专科在校生比为60︰40,在读研究生达到6282人,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中等职业学校57所,在校生82783人;学前三年幼儿纯入园率保持在99%以上,义务教育段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保持在100%和9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保持在98%以上。全年完成企业职工培训项目7万人,优秀农民赴高校进修240人,完成成人中专、“双证制”成人高中和农村预备劳动力教育招收新生1万人,毕业9000余人,创建学习型社区60个。

  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推进。全年全市新增各类人才18.8万人,年末全市人才总量109.1万人,比上年增长20.7%。加快国外智力开发进度,引进外国专家812人次,完成合作项目103项;加大“双高”型人才开发力度,择优选拔首批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人选600名,评选首批市级企业技术创新团队40个,资助企业培养创新团队骨干人才147名;加大平台载体建设投入,设立首批企业专家工作室21个、博士后工作扶持单位8家以及国家高新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2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选拔表彰市突出贡献专家30名、优秀留学人才10名、优秀大学生创业新秀10名,推荐入选省151第三层次人选38名、151人才工程导师人选17名,入选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省首席技师5名、省钱江技能大奖1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