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灯花
元宵游龙灯
抬阁闹元宵
儿童闹花灯
皆大欢喜灯头戏
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张灯为戏,宁波老话“正月十五灯头戏,人客来了忙弗及”,元宵灯会自十三日至十八日,各祠庙都要在大殿前的戏台上,做六日六夜戏文娱神,称为“灯头戏”,戏台上都有“神人共乐”横额,并挂灯结彩,供奉三牲福礼。外来戏班以京戏班演价最高;其次为安徽班,再次为义乌班、绍兴班(亦称“乱弹班”、“的笃班”)。对各种戏班观众各有所好,士绅巨商们爱好京戏的唱功,青年们欢喜看徽班的武功,妇女们则欣赏绍兴高调。每一场好戏开锣,有官员到场观赏时,往往来一次“跳加官”,赏红包,不仅戏班子引以为荣,全场观众,亦皆大欢喜。
各祠庙“柱首”往往为各乡巨族,数年才轮到一次做“头家”,能出面筹办“灯头戏”十分体面。每场演出都有固定程式,先敲头场锣鼓乐,再敲二场锣鼓伴唢呐;过后,演开篇,致吉祥,依次为三星请寿、脱(夺)魁、调财神、天官赐福。“天官赐福”由一人戴着慈眉善目天官的面具,手执一卷可翻动的锦绣联轴,在小锣声的伴奏下,一边起舞,一边逐次亮出“福禄寿禧”、“国泰国安”、“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等吉祥词的条幅。此时,台上台下互动,有观众往台上掷银元、角子和红包,讨吉利。而正本戏则姗姗来迟,演出前要先上演一两出“突头戏”(多为有武打的折子戏)。因是元宵节演出,正本戏总是选择那些气氛热闹的宫廷戏、英杰云集的三国戏、爱憎分明的包公戏、苦尽甘来的团圆戏,都是些传统老戏,罕有新编的。这些演来演去的老戏,对于老戏迷而言,对戏中某些唱段,早已耳熟能详,烂熟于心。可观赏之时,老戏迷们依然敛声屏气,神情专注。
趣味无穷的宁波话灯谜
旧时,在宁波闹元宵、行灯会中,“猜灯谜”是一项重要内容。一些诗人墨客,吟诗赋词,各逞其能,制作灯谜,悬谜灯上,公开征射,有的灯谜极其深奥,不易猜中,好似射老虎一般艰难,故又称“射灯虎”,实为古代“射覆”之遗韵。宁波人称“猜灯谜”为“猜枚子”。谜面叫“枚壳”,谜底叫“枚肉”。出谜叫“做枚子”。其实,宁波话“谜”本来就读作“枚”。观灯者徜徉灯前月下,猜度其意,如能答出,可获奖赏。明清时期宁波灯谜大都取材于四书五经或古典文学作品,还出现了“谜格”,增加了猜谜难度,脱离群众,仅为缙绅大夫、文人墨客的游戏。至近代,宁波本土老灯谜以宁波方言俗语编制,就地取材,意趣精妙,为宁波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广为流布。
具有浓郁宁波地方特色的常见老谜语有:“宁波府里一梗桥,一头生牢一头摇,百样粮草过我桥”,猜人体一器官;谜底:舌头。
“守卫边疆,寸土不让”,猜宁波一古建筑;谜底:保国寺。
“瞎子来该撑船”,猜鄞州一地名;谜底:宝幢,与“保撞”谐音。
“和尚化缘倒奔转”,猜宁波一地名;谜底:奉化,与“甮化”谐音,是“甮化缘了”缩略语。
“墙里头有顶伞”,猜宁波一地名;谜底:象山,与“墙”、“伞”谐音。
“棉纱线吊铜锣”,猜海曙一地名;谜底:段塘,与“断”、“嘡”谐音;头发丝吊勿牢断脱,铜锣“嘡”的一声落地。
“大大眠床呒人睏”,猜江北一地名;谜底:孔浦,与“空铺”谐音。
“落雨勿肯戴伞”,猜北仑一地名;谜底:青林,与“清淋”谐音,在塔峙。宁波老话:“性格生成,落雨清淋”,清淋,不打伞无遮盖地被雨淋。
“八面威风充英豪,前朝五代算我高,从小弗离宁波城,南北东西算我牢。”猜宁波一古建筑;谜底:天封塔,始建于唐朝;“前朝五代”指从制作谜语的民国时期往上推算:唐宋元明清。
“远看楼台一座,近看月里嫦娥,浙江省里走遍,只宁波府一个”,猜鄞州一古建筑;谜底:舍利塔,在阿育王寺。
“轿子塌底”,猜鄞州一地名;谜底:邹溪,与“走起”谐音,在塘溪。
“一支蜡烛点勿到头”,猜鄞州一地名;谜底:半路庵,与“半路暗”谐音,在高桥。
“老爷掴桌打凳”,猜慈溪一地名;谜底:观海卫,与“官喊威”谐音。
“驼背老公公,背脊像虾公,上头通马车,下面好撑船”,猜宁波一桥名;谜底:老江桥。
“申报纸包头皮”,猜镇海一地名;谜底:河头,宁波话“和头字”,与“河头市”(河头旧称)谐音,即满头字。
“饭烧滚了忘记摆米”,猜镇海一地名;谜底:清水浦,与“清水噗”谐音,宁波话饭烧滚叫“噗”。
“闷筒烂烟,饭烧勿熟”,猜北仑一地名;谜底:柴桥,与“柴潮”谐音。
“走到半路,碰着落雨”,猜鄞州一地名;谜底,姜山,与宁波话“借伞”音近。
“哑子问路”,猜鄞州一地名;谜底:樟村,与“装”、“忖”谐音;问者装手势,听者忖意思。
“河鲫鱼烤葱”,猜鄞州一地名;谜底:五乡,与宁波话“鱼香”谐音。
“有船呒老大”,猜鄞州一地名;谜底:徐家渡,与“自家渡”音近。
宁波本土老灯谜常用谐音、歇后语等,取材于宁波,虽然有些俚俗,却富有宁波民间生活情趣,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受宁波百姓的喜爱。
风味独特的丫头羹
元宵节吃丫头羹属宁波本土食俗,宁波老话“正月十四夜,家家丫头羹”,说明宁波一带于农历正月十四日吃“丫头羹”的习俗相当普及。丫头羹是甜食,和酒席上百果羹相若,其作料普通,仅用糯米小圆子、年糕丁、花生仁、赤豆、莲心、枣子、桂圆等,加入白糖、桂花配合而成,香甜糯滑,别具风味。考究点的,外加栗子、核桃、白果、地栗、橘瓤、油枣、瓜子仁、芝麻,及各色各样的蜜饯,味更可口。主妇们大显身手,务使烹成之品胜过别家而引以为荣,亲戚朋友,互相馈赠,品尝香甜糯滑、风味独特的丫头羹。
关于丫头羹的来历,相传不知那代那年,镇海城中有一显赫门第陈氏家族,天天山珍海味,过年时陈老爷想换换口味,吩咐府里男仆女佣,每餐轮流烧煮一道新奇爽口的菜肴。到了正月十四日那一天,轮到一个婢女值厨,她想起“甜酸咸苦辣”五味之中,甜居首位,于是配些干果、鲜果、蜜饯、年糕之类,放入玫瑰白糖,混合熬煮成一镬甜羹,趁热上桌。陈老爷一尝这道酸甜香滑、五颜六色、美味清口的甜羹,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还约定年年正月十四日,吃丫头羹一次。消息传出,县城里的人竞相仿效,于是相沿成为风俗。现在,镇海、北仑、鄞州等地均有元宵吃“丫头羹”或“百果羹”的食俗。
清代张振夔《风俗咏》记述亲口品尝镇海陈氏家传“丫头羹”滋味、“丫头羹”来历、制作方法等。“春正月十四,陈侯有佳馈,云是‘丫头羹’……糜烂混一类,瓜果既藷蓣,枣杏杂饼饍,汤玉糟云并,姜辛桂辣修,缕切碁子(棋子)同。名质团油譬,胶牙甘似饴,适腹腐于豉,五侯鲭略同,百氏浆差异”,诗中披露了180年前正宗“丫头羹”的配料:红枣、杏仁、南瓜、芋艿、莲子、酒糟、生姜、桂皮、辣椒……诗歌称赞丫头羹“格破成大始”,创元宵名吃,堪比佳肴“五侯鲭”、“百氏浆”。《风俗咏》为研究“丫头羹”提供了弥足珍贵第一手史料。摄影 龚国荣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