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毛竹里“种”出甘甜美酒 毛竹身价有望大涨
稿源: 东南商报   2012-02-06 06:59:08报料热线:81850000

要喝酒,必须先锯开“种”着酒的竹子。记者 王鹏

从竹子上开个口,美酒就流出来了。

  毛竹与酒,原本是毫不相干的,然而,百年老字号“王升大”传人王六宝却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高度白酒“种”进毛竹竹节,同竹子一起生长,几年之后,甘甜可口的毛竹美酒就“种”出来了。

  目前,王六宝已经把毛竹酒送往权威部门检测,其科学性虽还有待论证,但毛竹酒的原理早在《本草纲目》就已有记载,如今在白酒之乡的四川宜宾,竹子酒也成了当地一大产业。

  为王六宝提供毛竹资源的周伟君对前景充满了信心:毛竹酒一旦被消费者接受,那毛竹的身价将会大大增加,这对很多世代以毛竹为生的山里人来说绝对是个福音。

  现场

  毛竹林里酒香四溢

  早在三四年前,王六宝就在大雷一带的毛竹山上陆续试着“种”酒,先后“种”过酒的毛竹已达800多株。如今,到了这些毛竹酒上餐桌的时候了。

  车子在盘山公路上蜿蜒前行,王六宝带着记者前往的目标是鄞州区横街镇大雷村。山很高很远,从车窗望出去,到处是茫茫竹海。

  车子最后在一片竹林前停下了,两名手拿砍刀和锯子的老乡已在那里等候。王六宝介绍说,其中的周伟君是横街云州人,这片竹林就是他家的,他住在不远处的村子里,常年从事毛竹产业。

  这里的海拔高度接近600米,山上的气温比山下明显要低很多,山风吹来,竹枝摇曳,积存在枝叶上的露水滴下来,打在脸上,冰冷冰冷的。

  进入竹林,踩着软绵绵的竹林黄泥,走路有点醉八仙一样站立不稳。据介绍,大雷黄泥贡竹笋好吃,就是因为有了这种特殊的土质。

  置身竹海,眼前的竹子都是一样的高耸挺拔。记者试图找到哪些竹子里“种”有酒,可环顾竹林,感觉到每一株毛竹都长得差不多,根本看不出所以然。

  手拿砍刀的老乡可就不一样了,他靠近竹子,用手一敲,侧耳一听,即刻就能判断哪株竹子里“种”有酒。

  老乡手拿砍刀,在竹根底部三下五除二就把一根竹子放倒了。竹子上找不到任何的破绽,也看不出有啥别样。“这竹子里真的有酒吗?”记者有点纳闷了。

  “瞧吧。”老乡拿起锯子,从竹子的底部开始,锯开一个竹节。“酒就在竹节里面了。”记者拿起这节竹节,感觉到明显要沉得多,虽然还看不到酒,可已有淡淡的酒味散发出来。

  “一节竹节至少‘种’有三斤白酒。”老王告诉记者,之所以感觉那么沉,原因就在此。

  老乡就地取材,用小竹筒当酒杯。他在竹节上捅了个洞,透明的酒液就从竹筒里汩汩流出,股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尝尝,酒是那么的甘冽,酒香里除了淡淡的甜味,还夹杂着竹子的香味。同行多人争先品尝,竹林里一时酒香四溢。

  “毛竹酒显著的特点就是毛竹的汁液渗透到酒里后,烧酒的度数就降低了,即使不会喝酒的人抿上几口也没事儿,另外,酒香中夹带着竹子的香味儿,回味起来很有味道。”王六宝现场解说,向记者讲起了毛竹酒的妙处。

  机缘

  创意灵感开发出毛竹酒

  王六宝开发毛竹酒的创意源自他的外祖父。老王的外祖父是横街镇大雷村人,大雷素有“竹乡”之称,那里的毛笋也早负盛名。

  早在王六宝外祖父时代,毛竹就是村民唯一的生活来源,村民们每天都要到山里去劳作,当时进山的路很不好走,全是泥泞山路,不像现在有公路。为了不浪费时间,村民出去干活时都要带上干粮,干到天黑才回家。王六宝的外祖父也是如此,不过他每天劳作之余还喜欢喝点酒,上山掏笋锄地都要带上半瓦罐。

  有一次,装酒的瓦罐破裂,酒一点点往外渗,外祖父很心疼,急中生智,就用一硬物在嫩竹上钻了一个小洞,将酒慢慢灌入其中。几个月后,他上山砍毛竹,猛然记起曾经在这株毛竹里灌过酒,他便将竹节锯断带回家中,一喝,口感异香,还带有丝丝甜味儿。

  这个新发现让老人家喜出望外,从此,他便有意将家酿的烧酒存到毛竹里。

  这些年,作为老字号“王升大”的传人,王六宝一直致力于挖掘“老字号”留下的“财富”。四年前,他就萌生了开发毛竹酒的念头。当年,他跑到大雷,借用亲戚家的毛竹,开始小范围试验。结果发现,烧酒在毛竹里“长”了一年多时间后,味道确实增色了很多。另外,竹节里打进酒,也不会影响竹子的正常生长。几年来,王六宝先后在800多株毛竹里“种”进了烧酒,积累了不少经验。

  之前,往竹节里注射烧酒都是人工操作的,用50毫升容量的大注射器进行注射。虽然一株毛竹有三四十节,但高处够不着,每株只注了下半截的三四节毛竹,隔节注射,每节大约三斤酒。另外,注射烧酒的时间也很有讲究,得在毛笋长成竹子之前完成,一般是在4月份,毛笋长到4米多高,竹叶长出来的时候进行,再往下就长成竹子,外壳坚硬了,就不好注酒了。

  “要规模化生产,靠注射器肯定不行。”王六宝介绍,目前专用于注射烧酒的机械化设备已做好,今年就可机械化操作了,将大大提高“种”酒的效率。今年,他初步计划种植38吨白酒。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毛竹里“种”出甘甜美酒 毛竹身价有望大涨

稿源: 东南商报 2012-02-06 06:59:08

要喝酒,必须先锯开“种”着酒的竹子。记者 王鹏

从竹子上开个口,美酒就流出来了。

  毛竹与酒,原本是毫不相干的,然而,百年老字号“王升大”传人王六宝却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高度白酒“种”进毛竹竹节,同竹子一起生长,几年之后,甘甜可口的毛竹美酒就“种”出来了。

  目前,王六宝已经把毛竹酒送往权威部门检测,其科学性虽还有待论证,但毛竹酒的原理早在《本草纲目》就已有记载,如今在白酒之乡的四川宜宾,竹子酒也成了当地一大产业。

  为王六宝提供毛竹资源的周伟君对前景充满了信心:毛竹酒一旦被消费者接受,那毛竹的身价将会大大增加,这对很多世代以毛竹为生的山里人来说绝对是个福音。

  现场

  毛竹林里酒香四溢

  早在三四年前,王六宝就在大雷一带的毛竹山上陆续试着“种”酒,先后“种”过酒的毛竹已达800多株。如今,到了这些毛竹酒上餐桌的时候了。

  车子在盘山公路上蜿蜒前行,王六宝带着记者前往的目标是鄞州区横街镇大雷村。山很高很远,从车窗望出去,到处是茫茫竹海。

  车子最后在一片竹林前停下了,两名手拿砍刀和锯子的老乡已在那里等候。王六宝介绍说,其中的周伟君是横街云州人,这片竹林就是他家的,他住在不远处的村子里,常年从事毛竹产业。

  这里的海拔高度接近600米,山上的气温比山下明显要低很多,山风吹来,竹枝摇曳,积存在枝叶上的露水滴下来,打在脸上,冰冷冰冷的。

  进入竹林,踩着软绵绵的竹林黄泥,走路有点醉八仙一样站立不稳。据介绍,大雷黄泥贡竹笋好吃,就是因为有了这种特殊的土质。

  置身竹海,眼前的竹子都是一样的高耸挺拔。记者试图找到哪些竹子里“种”有酒,可环顾竹林,感觉到每一株毛竹都长得差不多,根本看不出所以然。

  手拿砍刀的老乡可就不一样了,他靠近竹子,用手一敲,侧耳一听,即刻就能判断哪株竹子里“种”有酒。

  老乡手拿砍刀,在竹根底部三下五除二就把一根竹子放倒了。竹子上找不到任何的破绽,也看不出有啥别样。“这竹子里真的有酒吗?”记者有点纳闷了。

  “瞧吧。”老乡拿起锯子,从竹子的底部开始,锯开一个竹节。“酒就在竹节里面了。”记者拿起这节竹节,感觉到明显要沉得多,虽然还看不到酒,可已有淡淡的酒味散发出来。

  “一节竹节至少‘种’有三斤白酒。”老王告诉记者,之所以感觉那么沉,原因就在此。

  老乡就地取材,用小竹筒当酒杯。他在竹节上捅了个洞,透明的酒液就从竹筒里汩汩流出,股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尝尝,酒是那么的甘冽,酒香里除了淡淡的甜味,还夹杂着竹子的香味。同行多人争先品尝,竹林里一时酒香四溢。

  “毛竹酒显著的特点就是毛竹的汁液渗透到酒里后,烧酒的度数就降低了,即使不会喝酒的人抿上几口也没事儿,另外,酒香中夹带着竹子的香味儿,回味起来很有味道。”王六宝现场解说,向记者讲起了毛竹酒的妙处。

  机缘

  创意灵感开发出毛竹酒

  王六宝开发毛竹酒的创意源自他的外祖父。老王的外祖父是横街镇大雷村人,大雷素有“竹乡”之称,那里的毛笋也早负盛名。

  早在王六宝外祖父时代,毛竹就是村民唯一的生活来源,村民们每天都要到山里去劳作,当时进山的路很不好走,全是泥泞山路,不像现在有公路。为了不浪费时间,村民出去干活时都要带上干粮,干到天黑才回家。王六宝的外祖父也是如此,不过他每天劳作之余还喜欢喝点酒,上山掏笋锄地都要带上半瓦罐。

  有一次,装酒的瓦罐破裂,酒一点点往外渗,外祖父很心疼,急中生智,就用一硬物在嫩竹上钻了一个小洞,将酒慢慢灌入其中。几个月后,他上山砍毛竹,猛然记起曾经在这株毛竹里灌过酒,他便将竹节锯断带回家中,一喝,口感异香,还带有丝丝甜味儿。

  这个新发现让老人家喜出望外,从此,他便有意将家酿的烧酒存到毛竹里。

  这些年,作为老字号“王升大”的传人,王六宝一直致力于挖掘“老字号”留下的“财富”。四年前,他就萌生了开发毛竹酒的念头。当年,他跑到大雷,借用亲戚家的毛竹,开始小范围试验。结果发现,烧酒在毛竹里“长”了一年多时间后,味道确实增色了很多。另外,竹节里打进酒,也不会影响竹子的正常生长。几年来,王六宝先后在800多株毛竹里“种”进了烧酒,积累了不少经验。

  之前,往竹节里注射烧酒都是人工操作的,用50毫升容量的大注射器进行注射。虽然一株毛竹有三四十节,但高处够不着,每株只注了下半截的三四节毛竹,隔节注射,每节大约三斤酒。另外,注射烧酒的时间也很有讲究,得在毛笋长成竹子之前完成,一般是在4月份,毛笋长到4米多高,竹叶长出来的时候进行,再往下就长成竹子,外壳坚硬了,就不好注酒了。

  “要规模化生产,靠注射器肯定不行。”王六宝介绍,目前专用于注射烧酒的机械化设备已做好,今年就可机械化操作了,将大大提高“种”酒的效率。今年,他初步计划种植38吨白酒。

[1]  [2]  下一页  尾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