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去年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134万标准箱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3-05 08:00:13报料热线:81850000

集装箱码头作业场景。(沈建强 摄)

  聚焦浙江港口联盟

  宁波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未来5年,要坚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积极推进全省港口联盟建设。事实上,依靠“嘉兴—宁波”内支线,嘉兴港年集装箱吞吐量从不到4万标准箱到突破50万标准箱只用了4年时间。去年,宁波港口内贸集装箱增速“抢眼”,全年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13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2%——

  ■港口比拼

  港口一直被视为基础产业,如上海、天津等经济发达的大型城市无一不是有大港口的支撑。“哪个地方有港口,就相当于有了个不断赚钱的机器。”这几乎成了“港口热”思路最清晰的解释。

  浙江虽然拥有4个沿海港口,但腹地相互重叠比较严重,而且这4个港口大小不一,实力差距悬殊。有的已经跻身全球大港,集装箱吞吐量以千万计,有的则仅为个位数。因此,竞争愈演愈烈,恶果紧随而至,同质化的港口建设使得港群整体竞争力在缩水。

  而纵观国内外港口,一股“整合热潮”风起云涌。上海港与重庆港、武汉港、南通港建立“战略联盟”;江苏将张家港、常熟港、苏州港三港合一;天津打造以天津港为中心,以曹妃甸港和黄骅港为两翼的团队。国外,日本重点发展“京滨港”、“伊势湾”和“阪神港”三大综合港口,形成整体优势。纽约港,同样是借力横跨纽约和新泽西州的组合港,得以较早充当世界航运中心之一……

  ■内支线“突围”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支撑宁波港口集装箱箱量增长的基础发生变化。受长江、杭州湾天堑的阻隔,在全国路网规划中,宁波处于支线末端,一定程度上导致宁波港直接腹地固定于浙东、浙中、浙南地区,且直接腹地箱量的挖掘已达到较高水平,腹地箱源空间增长有限。

  浙江省内的其余几个港口同样亦需要拓展货源,实现港口的功能转换升级。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集装箱运营所需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坐拥地利、货源优势的嘉兴港一直波澜不惊。嘉兴港,集装箱业务起步于2002年,但到2007年,其集装箱吞吐量却一直徘徊在每年3万至4万标箱,不到腹地集装箱年生成量的1%。温州港虽为我国25个主要港口之一,但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量温州出口货源流向宁波、上海乃至福建,温州商家“舍近求远”,让温州港痛心疾首。

  “嘉兴港要做上海、宁波港的最佳配角港,最佳配角同样可以拿奥斯卡奖”,为改变港口集装箱业务发展的滞后面貌,打通腹地货物走向世界的海上通道,嘉兴港率先迈出港口合作的第一步。对宁波港口来说,嘉兴港则是其开拓浙北、苏南、皖南、沪南纵深腹地的“桥头堡”。

  对于定位为“最佳配角”的嘉兴港和谋求升级的宁波港来说,嘉甬“联姻”无疑成为破解双方发展瓶颈的最佳选择。2008年3月,嘉兴港与宁波港集团“一拍即合”,联手拓展集装箱业务和共同投资建设码头,开通了嘉兴—宁波集装箱内支线。

  几乎就在同时,2008年,宁波与台州签订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码头,经营集装箱班轮内支线。2010年1月,浙江台州湾港务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宁波、台州港口联盟搭建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此举意味着台州的出口集装箱可以直接从海门港区起航,通过宁波港中转,与全球100多个国家,600多个港口接轨。至2011年底,台州、宁波两港已经启动了集装箱定期航班。

  温州与宁波的合作亦风生水起。2010年12月30日,温州港与宁波港、上海港就合资合作签署框架协议,温甬沪“三港”率全国之先结成区域港口联盟,三方约定共同经营七里港区一期,并投资建设七里港区二期。温州港方面坦承,通过发挥上海港和宁波港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内外贸同船运输业务,整合发展温州港集装箱内支线业务,将七里港建设成温州港集装箱内支线中转基地,力促温州地区集装箱“弃陆走水”,推进温州港在“十二五”期末跨入“亿吨大港”行列,实现“百万标箱”目标。

  ■聚合的能量

  宁波、嘉兴两港“牵手”后,以宁波“联合集海”船队为支撑,通过船代、货代、车队、码头的联合“护航”,嘉兴港集装箱中转服务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4年增长10多倍。在集装箱吞吐量节节攀升的背后,嘉兴—宁波集装箱航线的带动作用“功不可没”。目前,嘉兴乍浦港集装箱码头已保持每天3班到宁波港支线航班,2011年乍浦线全年箱量超3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6.6%,吸引了部分浙江北部进出口集装箱通过宁波港中转。

  外贸集装箱通过内支线运输具有良好运输成本优势,据估算,外贸集装箱从嘉兴、台州、温州港等港口通过内支线水路运输到宁波港比从陆路运输到宁波出口费用每箱可节省600元左右,运输环节减少的同时还不易造成货损,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便利和成本优势。

  与此同时,箱量和货源的增加也使得各个港口的口岸服务水平和通关效率不断提升。目前温州至宁波外贸内支线航班密度已增加到每周10班,在周二与周五实施每天两航班运作,周一至周五实现了“不落地转关”,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

  “通过内支线航线经营,港口之间实现了多赢,业务合作与腹地拓展取得较大成效,港口联盟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以嘉兴、温州、台州为主体的发展格局。”一直参与港口联盟建设的宁波市港航管理局局长助理丁曙光说。

  宁波日报记者 包凌雁 通讯员 宋 兵 张晓宇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去年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134万标准箱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3-05 08:00:13

集装箱码头作业场景。(沈建强 摄)

  聚焦浙江港口联盟

  宁波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未来5年,要坚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积极推进全省港口联盟建设。事实上,依靠“嘉兴—宁波”内支线,嘉兴港年集装箱吞吐量从不到4万标准箱到突破50万标准箱只用了4年时间。去年,宁波港口内贸集装箱增速“抢眼”,全年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13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2%——

  ■港口比拼

  港口一直被视为基础产业,如上海、天津等经济发达的大型城市无一不是有大港口的支撑。“哪个地方有港口,就相当于有了个不断赚钱的机器。”这几乎成了“港口热”思路最清晰的解释。

  浙江虽然拥有4个沿海港口,但腹地相互重叠比较严重,而且这4个港口大小不一,实力差距悬殊。有的已经跻身全球大港,集装箱吞吐量以千万计,有的则仅为个位数。因此,竞争愈演愈烈,恶果紧随而至,同质化的港口建设使得港群整体竞争力在缩水。

  而纵观国内外港口,一股“整合热潮”风起云涌。上海港与重庆港、武汉港、南通港建立“战略联盟”;江苏将张家港、常熟港、苏州港三港合一;天津打造以天津港为中心,以曹妃甸港和黄骅港为两翼的团队。国外,日本重点发展“京滨港”、“伊势湾”和“阪神港”三大综合港口,形成整体优势。纽约港,同样是借力横跨纽约和新泽西州的组合港,得以较早充当世界航运中心之一……

  ■内支线“突围”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支撑宁波港口集装箱箱量增长的基础发生变化。受长江、杭州湾天堑的阻隔,在全国路网规划中,宁波处于支线末端,一定程度上导致宁波港直接腹地固定于浙东、浙中、浙南地区,且直接腹地箱量的挖掘已达到较高水平,腹地箱源空间增长有限。

  浙江省内的其余几个港口同样亦需要拓展货源,实现港口的功能转换升级。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集装箱运营所需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坐拥地利、货源优势的嘉兴港一直波澜不惊。嘉兴港,集装箱业务起步于2002年,但到2007年,其集装箱吞吐量却一直徘徊在每年3万至4万标箱,不到腹地集装箱年生成量的1%。温州港虽为我国25个主要港口之一,但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量温州出口货源流向宁波、上海乃至福建,温州商家“舍近求远”,让温州港痛心疾首。

  “嘉兴港要做上海、宁波港的最佳配角港,最佳配角同样可以拿奥斯卡奖”,为改变港口集装箱业务发展的滞后面貌,打通腹地货物走向世界的海上通道,嘉兴港率先迈出港口合作的第一步。对宁波港口来说,嘉兴港则是其开拓浙北、苏南、皖南、沪南纵深腹地的“桥头堡”。

  对于定位为“最佳配角”的嘉兴港和谋求升级的宁波港来说,嘉甬“联姻”无疑成为破解双方发展瓶颈的最佳选择。2008年3月,嘉兴港与宁波港集团“一拍即合”,联手拓展集装箱业务和共同投资建设码头,开通了嘉兴—宁波集装箱内支线。

  几乎就在同时,2008年,宁波与台州签订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码头,经营集装箱班轮内支线。2010年1月,浙江台州湾港务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宁波、台州港口联盟搭建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此举意味着台州的出口集装箱可以直接从海门港区起航,通过宁波港中转,与全球100多个国家,600多个港口接轨。至2011年底,台州、宁波两港已经启动了集装箱定期航班。

  温州与宁波的合作亦风生水起。2010年12月30日,温州港与宁波港、上海港就合资合作签署框架协议,温甬沪“三港”率全国之先结成区域港口联盟,三方约定共同经营七里港区一期,并投资建设七里港区二期。温州港方面坦承,通过发挥上海港和宁波港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内外贸同船运输业务,整合发展温州港集装箱内支线业务,将七里港建设成温州港集装箱内支线中转基地,力促温州地区集装箱“弃陆走水”,推进温州港在“十二五”期末跨入“亿吨大港”行列,实现“百万标箱”目标。

  ■聚合的能量

  宁波、嘉兴两港“牵手”后,以宁波“联合集海”船队为支撑,通过船代、货代、车队、码头的联合“护航”,嘉兴港集装箱中转服务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4年增长10多倍。在集装箱吞吐量节节攀升的背后,嘉兴—宁波集装箱航线的带动作用“功不可没”。目前,嘉兴乍浦港集装箱码头已保持每天3班到宁波港支线航班,2011年乍浦线全年箱量超3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6.6%,吸引了部分浙江北部进出口集装箱通过宁波港中转。

  外贸集装箱通过内支线运输具有良好运输成本优势,据估算,外贸集装箱从嘉兴、台州、温州港等港口通过内支线水路运输到宁波港比从陆路运输到宁波出口费用每箱可节省600元左右,运输环节减少的同时还不易造成货损,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便利和成本优势。

  与此同时,箱量和货源的增加也使得各个港口的口岸服务水平和通关效率不断提升。目前温州至宁波外贸内支线航班密度已增加到每周10班,在周二与周五实施每天两航班运作,周一至周五实现了“不落地转关”,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

  “通过内支线航线经营,港口之间实现了多赢,业务合作与腹地拓展取得较大成效,港口联盟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以嘉兴、温州、台州为主体的发展格局。”一直参与港口联盟建设的宁波市港航管理局局长助理丁曙光说。

  宁波日报记者 包凌雁 通讯员 宋 兵 张晓宇

[1]  [2]  下一页  尾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