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7个自然村的方桥
村里的方园亭
乡村名片
方桥村位于瞻岐镇中部,向东距瞻岐镇区4公里,向南距古城大嵩不到2公里,全村面积近7平方公里,是瞻岐镇陆地面积最大的村。这个村拥有山林6000多亩,耕田1500多亩,还有许多溪坑滩、河流及宅基地。全村由屯家浦、毛洋、山墩、下段、沿山、望岗墩和方桥7个自然村组成,共有1470人。
村名典故
在鄞东第三高峰“明阁楼”脚下,有一个坐北朝南的“V”字形山岙,山岙的两侧青山相依,四季常绿,中间有一条奔流不息的溪流。一座桥又把山岙连接在一起,成为连通岙内7个自然村的交通枢纽。
由于古时这座桥桥面铺有石板,桥身呈正方形,因此被叫作“方桥”。方桥村因此得名。
历史沿革
相传,方桥村形成于明代,有四五百年历史。根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方桥村所处的地方尚是一片汪洋,村口有一片很大的海滩。明代,从古城大嵩搬来几个张姓兄弟,他们分别落脚沿山、望岗墩和下段等地,渐渐形成自然村。
从外地搬来的另一部分张姓人氏专驻屯家浦。另外,汪姓人大多落户于毛洋。而方桥和山墩自然村的徐姓祖先,原是驻守在大嵩城“十八指挥”的一个朋友,他在一次海盗进犯时,被掳至大海中一孤岛,因他能写会算,海盗头目便让他管理账务。有一次,海盗倾巢到沿海抢掠,徐姓祖先乘机搭乘一艘渔船逃离虎口。由于害怕海盗报复,他就躲避到了方桥和山墩居住。
至此,方桥各自然村的框架在明代基本形成,几百年来,村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
记者探访
“母亲河”流淌动人传说
近日,记者来到方桥村。在村口处的一条溪流上,看到了这座连接两边山岙的“方桥”。
“这桥是新建的,形状改变过,原来的桥是正方形的。”村民告诉记者。
桥边有个“方桥公园”,园内有座“方园亭”,亭子的两根柱子上刻着一副对联:“明阁楼黛山聚峰凌云霄,鹅颈江玉泉汇川入港海。”
在园里散步的徐老伯向记者解释说,这副对联将村里最有特色的山河名都囊括了,“明阁楼、黛山、玉泉都是山名,鹅颈江是指村口的那条溪流。”
徐老伯说,流经村里的那条溪流上游叫“方桥溪”,中下游就叫“鹅颈江”,“鹅颈江”是方桥村的“母亲河”,说起它的名字,还有一个神话故事。
据说,古时东海龙王有一个非常顽皮的小儿子,经常惹是生非,龙王便罚他变为凡人,到明阁楼山峰附近的阮山寺做小和尚,取名佑明,并约定3年为期,如果改邪归正,就能回归大海。
自从佑明小和尚进寺后,阮山寺的老和尚既为严父又做慈母,强制他遵守寺内清规戒律,教育他改掉顽性,弃恶从善。3年后,小龙修得正果,获准回归大海。
临行前,他在寺边的玉泉沐浴现身,就在他施展龙身游向大海时,老和尚赶到,大喊“佑明回来”。小龙与老和尚感情深厚,老和尚每喊一声,小龙必回头一次,直至游入大海。
老和尚共喊18声,小龙回头18次,小龙所经之处就成了一条有18弯的河流,因弯曲形状如鹅颈,就被称为“鹅颈江”。
奇特神秘的“阴阳树”
漫步于乡间小路、清水河畔,记者看到了许多枝叶繁茂的大树。
山墩内的一个河塘边有一棵大樟树,樟树枝叶繁茂,像一张绿色的大网,笼罩在河塘上空。
73岁的姚阿婆正在塘边洗衣,她说,这个大树已有100多年历史了,“我20来岁就嫁到这里,在这棵树下洗了50多年的衣,夏天在树荫下洗衣特惬意。”
阿婆说村里的古树有很多,山墩上有棵枫树已经有400多年了,不过最神奇的是玉泉岭上的一株沙朴树。
沙朴树树径巨大,树杈繁多,树干高达十几米,但准确的树龄谁也说不准。这树有两个大树杈,这树杈虽然在同一株树上,但两边的光景完全不同。
阿婆告诉记者,如果一半边的树枝今年发芽、开花、结果了,那另一半边的树杈就会终年光枝,看上去像枯了一样。等到第二年,枯了的一边就会长出叶子,开花、结果,而原先繁茂的一边反而变成了枯枝。一年一轮,年年如此,所以村民给它取了个名字——阴阳树。
“玉泉岭以前是我们从大嵩到宁波的通道,走这条路的人必定要经过这株树,每次经过,在这树下乘凉小憩一会。”阿婆说。
记者从村民口中了解到,这株沙朴树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有一个象山萧姓商人路过这里,随手在树杈上挂了一只破草鞋,等他回到象山老家,在家中井里打水时,惊奇发现,井水中倒映着他在沙朴树上挂草鞋的场景。全家人惊喜至极,觉得这寓意着福荫萧家,现在所住之处是一块风水宝地。果然,没过几年,萧家发迹,购买地产16万亩,成了象山的大财主。
古老隘口见证不屈的抗争
沿着山墩上山,记者看到一个用石头垒砌而成的小城门——方桥城门。
村民说,几百年来,方桥村一直是鄞东地区有名的交通要道和军事隘口。村北的玉泉岭是大嵩滨海地区通往宁波的四大通道之一,由南往北,翻越玉泉岭,就可乘航船抵达宁波。玉泉岭上走亲访友的人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使方桥成了一个中转站,给方桥增加了不少人气。
“玉泉岭又被叫作狭石岭,快到岭顶的地方两旁垒着高高的石墙,使通道变得十分狭窄,因为地势险要,只要在岭顶的隘口守一员猛将,就能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了。”村民们说。
据史料记载,明代,戚继光平倭寇曾派兵把守于此;19世纪英军进犯宁波,此关也守有重兵。后来,岭下毛洋自然村的军营,民间人士建在山墩的这个小城门,与岭顶的隘口形成犄角之势。
上世纪40年代,日军入侵滨海地区,当地群众为防止日军从狭石岭进来,预先用石头把隘口垒上,还设置了许多射击孔。至今,狭石岭上还存有部分城墙和射击孔,成为方桥人民勇于反抗侵略者的见证。1949年5月,解放军的一支队伍开进狭石岭,方桥人民大开城门,夹道欢迎,方桥也就成了鄞县滨海地区解放最早的村落之一。
宁波晚报记者 郑怡 通讯员 胡馨婷 唐元召/文 唐严/摄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