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故乡追梦人》后续报道
中国宁波网讯 本报3月16日推出通讯《稻作故乡追梦人》,报道了宁波市水稻育种创新团队的事迹后,在农业科研人员中掀起“波澜”:原来标杆就在身边!我市农业科研团队纷纷表示,要以水稻团队为榜样,在各自领域中为宁波现代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昨天,《浙江日报》以两个版面的篇幅,详尽报道了宁波市水稻育种创新团队取得的显著成果,及团队多年来甘守寂寞埋首科研创新的感人事迹,并在一版做了导读——《“甬优”种子破解水稻籼粳杂交的世界难题——追踪超级稻种》。
“马荣荣团队在农科院比较神秘,他们的事迹我有所耳闻,但许多细节也是看了宁波日报的报道才了解。”市农科院蔬菜所所长王毓洪说,“心无旁骛地搞自己的事业”是水稻团队成功的关键。“他们几乎全年扑在试验田头,院里许多工作了几年的科技人员都不认识他们,只知道他们的科研成果。这种忘我工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王毓洪表示,与水稻不同,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品种入市门槛低,国外品种冲击大,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这对瓜菜育种和推广提出了更大挑战。今后几年,蔬菜所将在西甜瓜嫁接砧木等“拳头”领域上继续探索,为我市农户致富增收作出更大的贡献。
宁波市水产研究院也有一支育种团队,正在选育良种岱衢族大黄鱼。副院长吴雄飞表示,水稻团队是他们这支年轻团队的学习榜样。“育出籼粳杂交水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几代人围绕着一个目标不断地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出成果。”
根据《宁波市大黄鱼主导产品提升计划》,“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选育至少一个大黄鱼优良养殖品系。现在,这一计划处于起步阶段。“跟水稻育种一样,大黄鱼育种也要有一个长期的、超前的育种思路和目标。”吴雄飞说,“在育种技术上水稻团队也给我们以启示:既要坚持传统技术,又要在细节上有改良和创新,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不要盲从主流意见,对自己认定的道路要有信心。”
尽管领域不同,宁波市农科院农产品保鲜团队成员也受到了水稻团队事迹的感召。农产品保鲜加工所副所长凌建刚说,由于起步较晚,人员多为“半路出家”,保鲜团队没有核心技术优势,五年前撞上了发展的瓶颈,水稻团队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给了他们坚持的勇气。“我们确定以杨梅、葡萄、茭白为突破口,通过与国家保鲜中心联姻,走上了与优势产业紧密结合的保鲜之路。”
今年起,保鲜团队开始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子课题。“我们的保鲜之路才刚刚起步,水稻团队对事业的信念、专注、投入和奉献,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精神种子。”凌建刚对团队的科研前景信心十足。
宁波日报记者余方觉 通讯员郑成昆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