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图片新闻
巧匠造古船精彩演绎“渔文化”
稿源: 中国象山港   2012-03-22 14:24:58报料热线:81850000

图为杨雪峰正在制作船模

  一条条造型各异的木制小船一字排列,船上镶刻着惟妙惟肖的图案,细细观摩,灵动飞跃,令人赞叹。近日,在石浦镇的象山杨氏古船舫船模制作传承基地,工人们正在精雕细琢,给船模安装零件,古船模传承人杨雪峰则忙着把大小的船模整理分类。

  “场地太小了,你看都放不下了。”杨雪峰边整理边说。杨氏古船坊位于一个普通住宅楼里,是杨雪峰租来的,大概有500多平方米。由于场地限制,室内不但放置着各种机器设备,还堆积了大大小小的船模和包装的纸箱,显得有些凌乱。

  “厂里原来有十来名工人,现在只剩下三四名师傅仍在坚守。”杨雪峰告诉记者说,“做这个行当,需要长期细心的工作,所以效益来的不会太快。但是作为具有本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传承技艺,需要人去推广,如果做得人越来越多,也会形成一种渔文化产业优势。”

  杨雪峰从小生活在海边,对海上航行的各种渔船有着浓厚的兴趣,加上父辈的熏陶,他慢慢地熟悉了船的各种结构,随后就跟随一些老师傅开始学习船模制作技艺,为了有所创新,他还向高校的一些教授讨教有关古船方面的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02年开始正式从事船模制作行业,他的船模已经畅销海内外,并在国家博物馆等地展出。

  “这几条船,周末还要在三月三民俗文化节上展出。”杨雪峰指着几条做工精致的船模说,“做一条比较大点的船模,需要三四个月时间打磨。”

  谈到今后的发展,杨雪峰说,这种作坊式的制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在苦于没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基地,许多很好的作品和订单都没法完成。他希望建立一个展馆,收一些学徒,继续去传承这门渔文化技艺。(记者 马振 通讯员 陈吉明)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巧匠造古船精彩演绎“渔文化”

稿源: 中国象山港 2012-03-22 14:24:58

图为杨雪峰正在制作船模

  一条条造型各异的木制小船一字排列,船上镶刻着惟妙惟肖的图案,细细观摩,灵动飞跃,令人赞叹。近日,在石浦镇的象山杨氏古船舫船模制作传承基地,工人们正在精雕细琢,给船模安装零件,古船模传承人杨雪峰则忙着把大小的船模整理分类。

  “场地太小了,你看都放不下了。”杨雪峰边整理边说。杨氏古船坊位于一个普通住宅楼里,是杨雪峰租来的,大概有500多平方米。由于场地限制,室内不但放置着各种机器设备,还堆积了大大小小的船模和包装的纸箱,显得有些凌乱。

  “厂里原来有十来名工人,现在只剩下三四名师傅仍在坚守。”杨雪峰告诉记者说,“做这个行当,需要长期细心的工作,所以效益来的不会太快。但是作为具有本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传承技艺,需要人去推广,如果做得人越来越多,也会形成一种渔文化产业优势。”

  杨雪峰从小生活在海边,对海上航行的各种渔船有着浓厚的兴趣,加上父辈的熏陶,他慢慢地熟悉了船的各种结构,随后就跟随一些老师傅开始学习船模制作技艺,为了有所创新,他还向高校的一些教授讨教有关古船方面的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02年开始正式从事船模制作行业,他的船模已经畅销海内外,并在国家博物馆等地展出。

  “这几条船,周末还要在三月三民俗文化节上展出。”杨雪峰指着几条做工精致的船模说,“做一条比较大点的船模,需要三四个月时间打磨。”

  谈到今后的发展,杨雪峰说,这种作坊式的制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在苦于没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基地,许多很好的作品和订单都没法完成。他希望建立一个展馆,收一些学徒,继续去传承这门渔文化技艺。(记者 马振 通讯员 陈吉明)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