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4-20 07:26: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聚焦2012宁波两会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刘奇市长在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07年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市政府在中共宁波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省委“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六大联动、六大提升”和“六个加快”战略部署,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从2874.4亿元增加到6010.5亿元,年均增长1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4.2万元增加到7.9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561.2亿元增加到143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从257.4亿元增加到657.6亿元,年均增长均达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888亿元增加到2018.9亿元,年均增长17.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16.2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从3.1亿吨增加到4.3亿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从706.8万标箱增加到1451.2万标箱。口岸进出口总额达到2004.4亿美元。

  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实施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和工业转型升级工程,工业增加值达到3004.8亿元。实施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行动纲要,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5%。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958.6亿元。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80万亩、农业产业基地104个。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8%。专利授权9.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434件。人才总量达到109.1万人,年均增长15.4%。实施重点节能改造项目3000多个,完成重点减排项目39个,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率完成考核目标。

  城乡区域统筹步伐加快。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区域发展战略,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等建成投用。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15平方公里扩大到285平方公里。余慈地区统筹发展、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开发利用取得积极进展。杭州湾跨海大桥、绕城高速公路、甬台温铁路建成通车,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基本确立。新增全面小康村298个、农村联网公路1726公里、清水河道1200公里。完成下山移民8850户、危房改造7500户。城市化率达到69%,农村全面小康实现度超过90%。

  改革开放合作不断深化。推进省级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市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国有资产调整重组,促进民间资本扩大投资。新增上市公司26家、融资性担保公司79家、小额贷款公司27家、村镇银行11家。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由422.1亿美元增加到981.9亿美元,年均增长18.4%。实际利用外资123.8亿美元。境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年均增长18.9%,境外中方投资24.9亿美元。积极参与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支援青川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圆满完成。实际引进内资1336亿元。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宁波书城、宁波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建成投用,建成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个,9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到8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十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成投用,新增医疗机构床位6127张,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积极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39.7%、22.7%、27.5%。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人民生活品质较快提升。坚持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用于民生。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05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1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22∶1缩小到2.06∶1。培训城乡劳动力88.6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9.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5%以下。社会保障实现制度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从每月1056元提高到1840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达到每月503元和460元。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0252张。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90万平方米,3.8万户中低收入困难家庭享受住房保障。“一大五中”水源工程全面建成。

  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加强。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三思三创”活动。办理代表建议3347件、政协提案2906件,提交地方性法规议案25件,制定修改政府规章51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064件。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全面完成,行政审批效率稳步提高。成立咨询委员会。深化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推进部门预算公开。完善“三重一大”保廉体系,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和行政层级监督不断强化。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得到严格控制。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4-20 07:26:00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刘奇市长在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07年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市政府在中共宁波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省委“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六大联动、六大提升”和“六个加快”战略部署,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从2874.4亿元增加到6010.5亿元,年均增长1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4.2万元增加到7.9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561.2亿元增加到143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从257.4亿元增加到657.6亿元,年均增长均达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888亿元增加到2018.9亿元,年均增长17.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16.2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从3.1亿吨增加到4.3亿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从706.8万标箱增加到1451.2万标箱。口岸进出口总额达到2004.4亿美元。

  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实施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和工业转型升级工程,工业增加值达到3004.8亿元。实施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行动纲要,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5%。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958.6亿元。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80万亩、农业产业基地104个。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8%。专利授权9.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434件。人才总量达到109.1万人,年均增长15.4%。实施重点节能改造项目3000多个,完成重点减排项目39个,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率完成考核目标。

  城乡区域统筹步伐加快。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区域发展战略,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等建成投用。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15平方公里扩大到285平方公里。余慈地区统筹发展、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开发利用取得积极进展。杭州湾跨海大桥、绕城高速公路、甬台温铁路建成通车,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基本确立。新增全面小康村298个、农村联网公路1726公里、清水河道1200公里。完成下山移民8850户、危房改造7500户。城市化率达到69%,农村全面小康实现度超过90%。

  改革开放合作不断深化。推进省级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市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国有资产调整重组,促进民间资本扩大投资。新增上市公司26家、融资性担保公司79家、小额贷款公司27家、村镇银行11家。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由422.1亿美元增加到981.9亿美元,年均增长18.4%。实际利用外资123.8亿美元。境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年均增长18.9%,境外中方投资24.9亿美元。积极参与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支援青川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圆满完成。实际引进内资1336亿元。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宁波书城、宁波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建成投用,建成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个,9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到8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十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成投用,新增医疗机构床位6127张,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积极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39.7%、22.7%、27.5%。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人民生活品质较快提升。坚持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用于民生。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05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1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22∶1缩小到2.06∶1。培训城乡劳动力88.6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9.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5%以下。社会保障实现制度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从每月1056元提高到1840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达到每月503元和460元。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0252张。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90万平方米,3.8万户中低收入困难家庭享受住房保障。“一大五中”水源工程全面建成。

  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加强。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三思三创”活动。办理代表建议3347件、政协提案2906件,提交地方性法规议案25件,制定修改政府规章51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064件。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全面完成,行政审批效率稳步提高。成立咨询委员会。深化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推进部门预算公开。完善“三重一大”保廉体系,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和行政层级监督不断强化。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得到严格控制。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