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既是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也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近日,参加市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对如何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力和延伸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播力,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提供更多优秀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
去年年初,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2011年底之前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对此,市人大代表、慈溪市文化馆馆长李波表示,基层文化馆免费开放后,应更多地发挥“文化惠民、文化为民”主力军的作用,为群众提供更多优秀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
李波代表认为,基层文化馆的免费开放,除了为基层免费开放排练厅等场馆,提供音响、灯光、服装等设备,并进行专门的文化活动的策划、培训、辅导之外,文化服务形式还要从“传统型”向“数字型、科技型”转变。
缩短博物馆与市民的距离
我市各大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目前步入陈列周期性改造的高峰,如河姆渡博物馆、镇海口海防遗址博物馆、天一阁博物馆等相继进行了陈列改造,随着2013年千年大庆的到来,保国寺博物馆也将进行陈列改造,如何进一步延伸博物馆的传播力?市政协委员、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处副处长徐建成认为,博物馆不仅硬件要提升,更要在软件上进一步提升,比如,通过培训全面提升讲解员队伍和志愿者服务的质量,让市民自觉参与到博物馆建设上来,缩短市民与博物馆的距离,真正打造“市民博物馆”。
徐建成委员认为,博物馆应不断推介自己,把网络延伸到基层,让博物馆更好地与群众生活相结合。“像庆安会馆、白云庄浙东学术文化史迹陈列馆等建在社区附近的博物馆,应该作为社区文化向心力的载体,开展一系列活动,比如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宣传传统文化,使之成为社区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此外,博物馆还应做更多的文章,努力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市民的终身课堂。”
文化惠民应深入基层
市人大代表、余姚艺术剧院院长寿建立认为,文艺院团应深入生活,把优秀的精神食粮送到更多的群众身边,真正让文化的种子扎根在基层。他表示,边远山区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对单调,他们特别渴望专业院团能带来精彩的文艺节目和戏剧演出。
同时,寿建立代表认为,文艺院团要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让地方剧种比如姚剧、甬剧等在文化惠民中发挥其独有的地域文化优势,“除了政府加大投入外,地方艺术院团要注重自身地方剧目的创作,培养新人,让地方戏剧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创新,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宁波日报记者 陈朝霞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