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街老宅
青石街老宅
原狮子墙门
平日里静谧的青石街,东南起偃月街,西南至三板桥街,老底子还称其为“青石板桥”。
古时候,宁波的路大都为石板路,不像现在是水泥路沥青路。之所以叫它“青石街”,是缘于当时在街中段的那座古桥。据查,这座桥建于南宋的后期,桥梁是用四块长青石并齐,慢慢凿成弓形。老早子,宁波人造桥用的绝大多数是鄞江那边的小溪石,惟独“青石桥”用的是鄞东胡郎岙那儿的青石,故桥名曰“青石桥”。如此看来,“青石街”这个街名的来历倒也顺理成章了。明代嘉靖年间和清代乾隆年间,青石桥分别经历了两次大修,并更换了部分桥石。到1958年时,河道被填平,桥也就被拆除了,现在已经没有任何遗迹可寻,但是,青石街的街名仍然保留了下来。
青石桥下原来的那条小河,一头连着月湖,一头直通北斗河。旧时候的清明节,附近人家就是在这里坐上小航船,沿着这条河出城,到西乡望春一带扫墓。每过一座桥,船上就会敲锣打鼓,这时大人还会分糖果给小孩子吃,非常热闹。等过了西门板桥(今天的西门口中山西路一带),就算出了城区了,再往西走,过桥的时候,就需要几位纤夫拉纤了。现在宁波的一些河道旁边,或许还看得见纤道残存的石头呢。
青石街里头,有一处占地面积颇大的“狮子墙门”——即青石街34号到52号,俗称胡家墙门。据记载,青石街是早在“狮子墙门”之前就存在了。狮子墙门,原本是明代大理寺卿徐时进的府邸。明朝末年,徐家后人为避乱而迁居,青石街的宅邸就转让给了胡氏家族。胡家迁来宁波以后,史上就相继出过几位名人:三世祖胡文学是顺治年间的进士,官至福建道监察御史;另一位三世祖——胡璋公则是康熙年间的武进士,曾御赐“明威将军”。今天在安徽省的绩溪,仍然立着“胡氏进士坊”牌匾,它记录着当时“一门双进士(文武进士)”的莫大荣耀。四世祖胡德迈,也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因此,狮子墙门也被称之为“御史第”。
老底子,“狮子墙门”的西边位置,有处胡家私人藏书楼,名“宝墨斋”,斋内藏书最多时达三万多卷。据说当时,任顺天府丞的胡德迈将藏书楼里最为珍贵的一本书——北宋治平年间的刻本《扬子法言》慷慨地献给了康熙皇帝。不过,康熙看了之后,在卷首题好诗,又送还给了胡家。只可惜,到了乾隆年间,宝墨斋的藏书逐渐散失,很多珍书都不知所踪了。
“宝墨斋”,当时就建造在狮子墙门的花园之中,该园可称得上是宁波城的名园,或者说雅园。因为全祖望先生的《续甬上耆旧诗》(辑录历代宁波文人“雅士”诗篇)这本书籍就是在那里愉快地编写好的。而《续甬上耆旧诗》的首(前)本——《甬上耆旧诗》乃胡家三世祖胡文学所辑。
在“狮子墙门”的东北面还有处后门,叫“安定坊”。大名鼎鼎的宁波老字号——“一言堂”百货商店的老板,当时就住在其旁边的一栋小洋楼里。“一言堂”素以明码标价,不设虚价,顾客无须讨价还价,一言定买卖而著称,而这栋小洋楼就曾被用来做过百货店的别宅和储杂室。
原先,从青石街与拗花巷的交界处走进去,里面的小巷小弄曲曲折折,四周是清一色的砖墙老房,在一不起眼的转角处,还能见到墙砖中刻着“胡姓起造中堂,其墙可拆,合桩为界”等14个字,可是,如今,青石街的砖墙老房大部分已经被拆除,古老的小巷小弄也早不见了踪迹……
方成章
投稿邮箱:sat@cnnb.com.cn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