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在战略合作中 迈开高等教育发展坚实步伐
稿源: 东南商报   2012-05-19 14:49:54报料热线:81850000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学校结构与桥梁实验室模拟检测桥梁结构。朱春佳 摄

  核心报道

  17日,宁波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合作2012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宁波市副市长张明华在会上强调:“对宁波高等教育来说,促进内涵发展、服务发展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自2008年宁波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宁波高校以共建研究中心为平台,充分利用中国社科院高水平高层次社科研究优势,依靠合作共建,推动了高校学科建设,提升了科研服务能力,推动了教师团队建设,迈开了宁波高等教育发展的坚实步伐。

  推动了高校学科建设

  目前,中国社科院14个科研院所与宁波市13个政府部门(研究单位)、5所本科院校开展合作,共建了现代国际贸易战略研究中心、国际港口与物流研究中心等17个研究中心,国情调研基地、中国藏书文化研究基地等2个研究基地。

  由宁波高校与中国社科院合作共建的研究中心目前已经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宁波工程学院国际港口与物流研究中心组建了港口与物流学科团队,与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专家学者一起开展港口与物流管理方向的多项课题研究及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项目,承担了该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任务。通过三年的建设,宁波工程学院港口与物流学科迅速发展壮大,研究水平稳步提升。2011年,该研究中心获省社科规划项目4项,市软科学项目3项,几乎包揽了全校省市社科项目。再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依托中心为平台,将学院的新闻学、广告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相关专业联合起来,共建“新闻传播与文化产业”优势特色学科。在中心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的支撑下,已经成长为省文化产业重点学科极具竞争力的学科之一。

  双方共建研究中心,一方面,高校能整合专业优势,凝练学科方向,加大优势学科的建设力度。另一方面,中国社科院优秀师资的介入,提升了高校相关学科的整体师资水平,有效促进高校师资的成长,有利于高校学科团队的建设。

  科研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科研服务是高校促进地方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与中国社科院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宁波市高校科研能力有了明显增强。

  2011年,各共建研究中心承担了各级县市区政府、企业委托的课题80余项。如,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受宁波市鄞州区委宣传部委托,编制《宁波市鄞州区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受到鄞州区委高度认可。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受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参与完成地方标准《宁波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起草与论证工作等。

  中心所开展的研究大多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课题,积极推动了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据了解,在2011年度市级28项课题中,有19项与宁波经济相关或以宁波为例。

  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

  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浩博士作为高层次留学归国人员的突出代表,2011年度获宁波市优秀留学人才奖和宁波市青年科技奖。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仅2011年就引进3名博士,现有1名博导,4名教授,7名副教授,6名正高职称……

  通过近3年的建设,目前宁波市高校研究中心人才成长与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培养和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加入,高校共建研究中心集聚了一批具有学术专长和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队伍。特别是中心的青年教师骨干,正日益成为科研工作一线的主力军,由青年科研骨干承担的科研工作量和主持的立项课题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趋势。

  高校共建研究中心重视对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与中国社科院合作单位开展科研合作、高端访问、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形成结构教为合理的教师梯队。

  人才培养工作有实质性推进

  双方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顺利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数量达到40人。以宁波大学为例,学校聘请了10名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担任联合培养硕士生指导教师,中国社科院聘请了宁波大学10名教授担任联合培养博士生指导教师。

  宁波大学以联合培养研究生为纽带,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合作,如学校与中国社科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并有计划地邀请中国社科院专家来校,对研究生开设专题讲座。双方共享教育资源,促进导师队伍建设,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推动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 东南商报 吴 彦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

在战略合作中 迈开高等教育发展坚实步伐

稿源: 东南商报 2012-05-19 14:49:54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学校结构与桥梁实验室模拟检测桥梁结构。朱春佳 摄

  核心报道

  17日,宁波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合作2012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宁波市副市长张明华在会上强调:“对宁波高等教育来说,促进内涵发展、服务发展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自2008年宁波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宁波高校以共建研究中心为平台,充分利用中国社科院高水平高层次社科研究优势,依靠合作共建,推动了高校学科建设,提升了科研服务能力,推动了教师团队建设,迈开了宁波高等教育发展的坚实步伐。

  推动了高校学科建设

  目前,中国社科院14个科研院所与宁波市13个政府部门(研究单位)、5所本科院校开展合作,共建了现代国际贸易战略研究中心、国际港口与物流研究中心等17个研究中心,国情调研基地、中国藏书文化研究基地等2个研究基地。

  由宁波高校与中国社科院合作共建的研究中心目前已经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宁波工程学院国际港口与物流研究中心组建了港口与物流学科团队,与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专家学者一起开展港口与物流管理方向的多项课题研究及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项目,承担了该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任务。通过三年的建设,宁波工程学院港口与物流学科迅速发展壮大,研究水平稳步提升。2011年,该研究中心获省社科规划项目4项,市软科学项目3项,几乎包揽了全校省市社科项目。再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依托中心为平台,将学院的新闻学、广告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相关专业联合起来,共建“新闻传播与文化产业”优势特色学科。在中心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的支撑下,已经成长为省文化产业重点学科极具竞争力的学科之一。

  双方共建研究中心,一方面,高校能整合专业优势,凝练学科方向,加大优势学科的建设力度。另一方面,中国社科院优秀师资的介入,提升了高校相关学科的整体师资水平,有效促进高校师资的成长,有利于高校学科团队的建设。

  科研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科研服务是高校促进地方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与中国社科院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宁波市高校科研能力有了明显增强。

  2011年,各共建研究中心承担了各级县市区政府、企业委托的课题80余项。如,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受宁波市鄞州区委宣传部委托,编制《宁波市鄞州区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受到鄞州区委高度认可。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受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参与完成地方标准《宁波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起草与论证工作等。

  中心所开展的研究大多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课题,积极推动了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据了解,在2011年度市级28项课题中,有19项与宁波经济相关或以宁波为例。

  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

  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浩博士作为高层次留学归国人员的突出代表,2011年度获宁波市优秀留学人才奖和宁波市青年科技奖。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仅2011年就引进3名博士,现有1名博导,4名教授,7名副教授,6名正高职称……

  通过近3年的建设,目前宁波市高校研究中心人才成长与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培养和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加入,高校共建研究中心集聚了一批具有学术专长和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队伍。特别是中心的青年教师骨干,正日益成为科研工作一线的主力军,由青年科研骨干承担的科研工作量和主持的立项课题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趋势。

  高校共建研究中心重视对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与中国社科院合作单位开展科研合作、高端访问、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形成结构教为合理的教师梯队。

  人才培养工作有实质性推进

  双方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顺利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数量达到40人。以宁波大学为例,学校聘请了10名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担任联合培养硕士生指导教师,中国社科院聘请了宁波大学10名教授担任联合培养博士生指导教师。

  宁波大学以联合培养研究生为纽带,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合作,如学校与中国社科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并有计划地邀请中国社科院专家来校,对研究生开设专题讲座。双方共享教育资源,促进导师队伍建设,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推动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 东南商报 吴 彦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张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