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宁波市举行“个性化教育在行动”论坛
“因材施教”不应只是一句口号
稿源: 东南商报   2012-05-19 14:59:01报料热线:81850000

  新闻现场

  作为一代独生子女的当代中学生,有着特别鲜明的个性特征。然而,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和来自各方面的高期望值,他们不堪重负,心理焦虑,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正在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探索和实践的目标。

  5月11日,宁波市教育局在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举办的“个性化教育在行动”论坛,引起了与会的全市重点中学校长、教研工作者和一线教师代表的热烈反响。

  个性化教育的万里经验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校长袁湛江作了题为《走向个性化教育》的主题报告,系统介绍了该校如何通过推行个性化教育,使一个生源优势并不大的民办学校,在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不断有学生被国内外顶级名校录取,以及学校迈入省一级重点中学的跨越式发展历程。

  在中午举行分论坛上,万里国际学校一线教师分别从个性化课程、导师制、边缘生打造等多个不同的角度做了深度介绍。“特长生单科免修”、“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每一位学生建立个性化心理档案”……一系列新颖的个性化教育举措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探讨。

  在下午“菜单式观摩”环节,万里国际学校全方位开放教学系统,包括必修课教学、主题班会和选修课程等,各位专家和校长深入课堂,进行了现场观摩和指导。

  畅谈个性化教育

  ●张力鸣(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

  考量教育质量,生源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要素。特别是处于义务教育的普及阶段,学生的选择比过去多得多,我们必须选择符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符合我们教育的学生,这是两个不同办学的教育思想,最后的结果也会大不一样。

  举个例子,很多学校拥有美丽完善的校舍,但就是吸引不了学生和家长,这说明大家更关注的还是我们的教育过程。在过去的教研、教学中往往强调老师的“教”,包括重点、难点、有效性等,对学生的“学”关注不够,导致不厌其烦地教学生,评教而不评学的现象。希望各个校长老师能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积极加以探索,因人制宜找到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

  ●缪水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

  我们的高中,不应只是为了把孩子送上好的大学,还承担着要让孩子具有后续发展潜力的教育责任,所以学校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它更是一块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沃土!因此,就当前的现实来说,我认为改革最理想的境界——应该在让学生上好的大学,和培养他们的后续潜力这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

  所以在不同的学校,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需要推行课程改革,体现课程的选择性。事实上,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宁波在深化课程改革方面已经为全省做了很好的示范,宁波积极努力做的“典型带动,区域推进”,这既是一种研究方式,也是基础教育改革适时推进一种很好的方式。

  ●方红峰(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

  在教育硬件方面,浙江已全面达到经合组织国家的水平,但是我们在软件方面还有很大的差别?他们基本或逐步建立了个别化的教育制度,而我们还是千校一面的去面对学生。所以浙江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要提个性化。

  从公平的角度讲,我们面对的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如你让全国各地的孩子吃同样的菜,这是不公平的。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就是自助餐——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权。

  那在不打破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如何去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在课程、在学生、在制度层面,有许多可以做的事情。比如说万里国际学校推行的“导师制”,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导师,如果要关注个性,你必须了解学生。所以个性化教育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探索各种做法。

  ●袁湛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校长):

  根据孩子的不同个性特点,寻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发展并走向成功的教育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并致力追求的“个性化教育”。

  万里国际学校在个性化教育方面抓住了一个导师制,在全国的中学当中较早实施100%覆盖。导师制,就是在学校里面,每个学生都有导师,而每个老师都做导师,其实就是解决了目前我们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弊端。把这一个班级的学生,分给几位学科老师,让每位学科老师分别去重点关注一些学生,使学生被关注的程度更深入,教育措施更精细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针对性。

  ●雷自平(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副校长):

  导师究竟做什么?万里学校导师的基本职责一共有五点:

  一、全面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制定高中学涯规划;二、对学生全程关注,全面关心,经常与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三、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针对薄弱学科,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提高;四、定期进行家校联系,和家长一起教育孩子;五、成长记录。负责为学生建立个性化电子档案。总之,就是对学生提供各种帮助,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东南商报 薛丛川 章宏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市举行“个性化教育在行动”论坛

“因材施教”不应只是一句口号

稿源: 东南商报 2012-05-19 14:59:01

  新闻现场

  作为一代独生子女的当代中学生,有着特别鲜明的个性特征。然而,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和来自各方面的高期望值,他们不堪重负,心理焦虑,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正在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探索和实践的目标。

  5月11日,宁波市教育局在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举办的“个性化教育在行动”论坛,引起了与会的全市重点中学校长、教研工作者和一线教师代表的热烈反响。

  个性化教育的万里经验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校长袁湛江作了题为《走向个性化教育》的主题报告,系统介绍了该校如何通过推行个性化教育,使一个生源优势并不大的民办学校,在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不断有学生被国内外顶级名校录取,以及学校迈入省一级重点中学的跨越式发展历程。

  在中午举行分论坛上,万里国际学校一线教师分别从个性化课程、导师制、边缘生打造等多个不同的角度做了深度介绍。“特长生单科免修”、“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每一位学生建立个性化心理档案”……一系列新颖的个性化教育举措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探讨。

  在下午“菜单式观摩”环节,万里国际学校全方位开放教学系统,包括必修课教学、主题班会和选修课程等,各位专家和校长深入课堂,进行了现场观摩和指导。

  畅谈个性化教育

  ●张力鸣(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

  考量教育质量,生源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要素。特别是处于义务教育的普及阶段,学生的选择比过去多得多,我们必须选择符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符合我们教育的学生,这是两个不同办学的教育思想,最后的结果也会大不一样。

  举个例子,很多学校拥有美丽完善的校舍,但就是吸引不了学生和家长,这说明大家更关注的还是我们的教育过程。在过去的教研、教学中往往强调老师的“教”,包括重点、难点、有效性等,对学生的“学”关注不够,导致不厌其烦地教学生,评教而不评学的现象。希望各个校长老师能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积极加以探索,因人制宜找到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

  ●缪水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

  我们的高中,不应只是为了把孩子送上好的大学,还承担着要让孩子具有后续发展潜力的教育责任,所以学校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它更是一块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沃土!因此,就当前的现实来说,我认为改革最理想的境界——应该在让学生上好的大学,和培养他们的后续潜力这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

  所以在不同的学校,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需要推行课程改革,体现课程的选择性。事实上,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宁波在深化课程改革方面已经为全省做了很好的示范,宁波积极努力做的“典型带动,区域推进”,这既是一种研究方式,也是基础教育改革适时推进一种很好的方式。

  ●方红峰(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

  在教育硬件方面,浙江已全面达到经合组织国家的水平,但是我们在软件方面还有很大的差别?他们基本或逐步建立了个别化的教育制度,而我们还是千校一面的去面对学生。所以浙江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要提个性化。

  从公平的角度讲,我们面对的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如你让全国各地的孩子吃同样的菜,这是不公平的。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就是自助餐——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权。

  那在不打破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如何去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在课程、在学生、在制度层面,有许多可以做的事情。比如说万里国际学校推行的“导师制”,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导师,如果要关注个性,你必须了解学生。所以个性化教育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探索各种做法。

  ●袁湛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校长):

  根据孩子的不同个性特点,寻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发展并走向成功的教育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并致力追求的“个性化教育”。

  万里国际学校在个性化教育方面抓住了一个导师制,在全国的中学当中较早实施100%覆盖。导师制,就是在学校里面,每个学生都有导师,而每个老师都做导师,其实就是解决了目前我们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弊端。把这一个班级的学生,分给几位学科老师,让每位学科老师分别去重点关注一些学生,使学生被关注的程度更深入,教育措施更精细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针对性。

  ●雷自平(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副校长):

  导师究竟做什么?万里学校导师的基本职责一共有五点:

  一、全面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制定高中学涯规划;二、对学生全程关注,全面关心,经常与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三、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针对薄弱学科,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提高;四、定期进行家校联系,和家长一起教育孩子;五、成长记录。负责为学生建立个性化电子档案。总之,就是对学生提供各种帮助,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东南商报 薛丛川 章宏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张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