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水下文化遗产保护
走在全国前列
“宁波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如此表示。
回望宁波水下考古的历史,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轨迹清晰可见:
●1998年12月,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在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设立了我国第一家水下考古工作站。工作站的成立,不仅揭开了宁波水下考古工作的序幕,同时对浙江沿海水下文化遗产信息的收集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8年7月,原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宁波工作站升格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宁波基地,主要承担东海海域水下考古及相关研究工作。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国内建立的第二家水下考古基地。
●2010年7月,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和中国·宁波港口博物馆在北仑春晓滨海新区奠基,揭开了宁波由水下考古走向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篇章。这种“市区联动、合作共建”的模式,既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级研究机构的优势,又有效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实现成果共享。
●2012年5月,“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象山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全国首个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县级工作站。它的设立是国家、省、市和地方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水下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又一力作。
而以下一组数据同样值得骄傲:
自1998年至今,宁波已拥有水下考古队员7名(浙江共9名),其中水下考古教练1名(全国共6名),水下考古潜水长1名(全国共9名),能够深潜60米至80米的技术潜水队员4名(全国共16名),密闭循环呼吸器潜水员2名(全国共10名),技术沉船潜水员2名(全国共14名),出水文物科技保护人员2名。
10余年间,宁波水下考古队员参加了国内几乎所有重大的水下考古与水下文物调查项目。福建省连江县定海白礁沉船遗址、福建东山岛郑成功战船遗址、平潭“碗礁1号”、西沙“华光礁1号”、福建“半洋礁1号”、广东“南澳1号”等重要的水下考古项目,都曾留下过宁波水下考古人的身影。2010年,宁波水下考古队员林国聪和王光远两人还走出国门,远赴肯尼亚参加中国援非水下考古项目。
宁波晚报记者 梅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小白礁I号沉船”考古队提供。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