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不作美,昨日直播时间缩短
今天直播梅园石出水
水下考古直播受多种因素制约,按照央视新闻频道主持人文静的说法,“我们最怕的就是风大、浪大、雨大”。
昨天,天公不作美,除了雨不大,风大,浪也大。原定两个小时的直播时间也因此被迫缩短。
但是,今天9点开始的直播,又将呈现不一样的精彩。央视记者朱广权透露说,古船上每块重达约25公斤的梅园石是怎么出水的,将在今天的直播中揭晓。
“无人机”没用武之地
“无人机”是此次水下考古直播的一大亮点。这是一个重量不到5公斤的航拍机器。
加上这台“无人机”,此次央视直播总共架设了12台摄像机,这样就能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但是在昨天的直播中,并没有出现俯瞰的镜头。根据渔山天气预报,昨天阵风达到了7—8级。因为风大的原因,“无人机”昨天终究没了“用武之地”。
水下能见度只有1米
因为前一个晚上下了一宿的雨,昨天水下能见度并不高,甚至可以用“很差”来形容。
浙东海域水下能见度不高,是水下考古界公认的事实。据我国首批水下考古队员之一、资深水下考古专家栗建安研究员介绍:“这片海域即便天气好的时候,水下能见度也只有两到三米。”
“这几天天气不好,水下能见度就更低了,只有1米。”水下考古队队长林国聪告诉记者。
直播时间不得不缩短
昨天上午9点20分左右,水下考古队员下水了。在浑浊的海水中,记者只能隐约看到一个黑色的人影。水下考古队员快到达水底时,水里的泥沙明显增多,屏幕呈现出一片黄色。很多时候,根本看不到人影,只能听到有节奏的呼吸声。
“前一晚的强降雨加上大风大浪,泛起了水底的泥沙。”栗建安研究员解释说。而在央视直播间,吴春明也解释说:“水底的人比较多,水被搅浑了,能见度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央视的水下记者抵达沉船南端,从镜头里隐约可见到青花瓷成摞排列。只是到了后来,除了梅园石偶尔从镜头前一晃而过外,其他的什么都看不到。
央视的直播原定两个小时。遗憾的是,因为水下能见度太低,直播时间也只能缩短了。记者 梅薇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