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县市区  >  北仑
朱月华:北仑人体器官捐献第一人
稿源: 北仑新闻网   2012-07-03 13:18:19报料热线:81850000

图为朱月华家人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签名按手印。

 

图为朱月华身份证上的照片。

  昨日凌晨1点26分,在区人民医院的重症病房内,51岁的安徽籍外来务工人员朱月华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两个小时后,省、市人体器官获取专家小组成功从朱月华身上取得一肝双肾两角膜,朱月华由此成为我区人体器官捐献的第一人,也是宁波市的第7例。他的器官捐献,为三位患者获得了重生的希望,两位患者得以重见光明。

  朱月华,安徽阜南人,1961年出生。6年前来北仑打工,生前在艮威水利有限公司工作。6月27日晚,因交通事故重伤被送至区人民医院。医生诊断为极重型颅脑外伤、肺挫伤,当即下达病危通知书。6月30日晚,征得家属意愿,市人体器官捐献评估专家组专家对朱月华进行了检查评估,确认朱月华符合捐献条件,并启动了捐献程序,朱月华的妻子和儿女们在市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以及市、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一致同意在朱月华去世后捐献人体器官。

  车祸重伤,回天无力

  事情要从6月27日开始说起。那天晚上,朱月华因车祸重伤被送到区人民医院就诊。当时,院方就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接到电话的一刹那就愣了,人才刚回北仑没几天,怎么就没了呢?”朱月华的妻子王女士说起当时的情景,还是一脸的不可置信。回过神后,王女士当即通知了外地的子女。不到一天,朱月华的妻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及姐姐就赶到了重症病房的门口。“我和他姐从老家阜南赶过来的,大儿子从江苏连云港,女儿从上海赶来,小儿子最近,就在宁波。”王女士说。

  全家都到齐后,医生向家人说明了朱月华的情况,“说了一大堆医学名词,也不懂。简单说就是现在还有呼吸和心跳,但也过不了几天。”王女士红着眼睛说。记者从朱月华的主治医生处了解到,朱月华被诊断为极重度颅脑外伤、肺挫伤,已回天无力,仅靠着呼吸机维持呼吸和心跳。

  “如果在他身后还能帮助到人,那就尽量帮吧”

  医生向王女士等人说明病情之后,也向他们介绍了器官捐献方面的知识。在听了医生的介绍之后,王女士也表达了愿意在丈夫去世之后,捐献器官的意愿。“如果在他身后还能帮助到其他人,那就尽量帮吧。”王女士说,自己常年在外打工,见到或听到关于器官捐献的例子,不在少数。而曾亲眼见证过的一个例子,更让她深受感动。“那时在北京打工,亲眼见过一个小朋友的奶奶因获得了眼角膜捐献,重获光明时的喜悦。”王女士说,当时就已有心做类似的事情,“如果我走了,想拿什么就拿什么吧。”

  但是王女士的这个决定却遭到了家人的一些反对。

  “其实我们都在外面打工,也知道器官捐献是一件好事。我考虑的也不是别的,只是想我们老家那边会很难交代。”朱月华的大儿子朱晓军说,他们老家在阜南农村,捐献器官这样的事,对他们来说,一时还是难以接受。“后来再想想,父亲身前就是一个很乐意帮助别人的人。如果他自己有意识,可能也同意捐献器官。”朱晓军说。

  王女士说,从6月28号至6月30号的3天时间,其他的家人在慢慢了解器官捐献的有关知识和意义后,最终一致作出了器官捐献的决定。

  “只要有人需要,他总会去帮助别人”

  “他是一个好人。”这是记者在采访朱月华的家人时,听到最多的话。“只要有人需要他,他总会去帮助别人。”王女士说,朱月华在外打工时,工资每月都会寄回家里,但有几次却寄得少了,问他,说是借给工友了。“不知道借给了多少人,反正还回来的没有多少。”王女士说,不止是借钱,工地里替工友顶班,随手搭个力气活,替人上工,都是常有的事。

  “亲戚朋友那也是,只要说一声,从来没拒绝过别人。”朱月华的姐姐说起弟弟,一脸哀戚,“这么个好人,怎么就这样走了那,以后都看不到了啊。”

  在儿子朱晓军的眼中,父亲朱月华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他心里有事,会藏得很深,不跟人说。自己消化掉了,也就好了。但别人有事,他肯定是第一个赶到的。”朱晓军说,父亲的爱,属于大爱。大爱无声,却如涓涓细流,浸润到最深处的心田。“母亲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就出去打工了,在父亲还没出去打工的那几年,就他一人照顾我们兄妹三人。”说起小时候的事情,朱晓军就红了眼睛,“那几年是真的苦啊,父亲没什么文化,平时也赚不了什么钱,只靠地里种些农作物作生活来源。”但农作物受天气影响较大,一年辛苦劳作下来,四个人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若不是朱晓军的母亲王女士在外打工还会寄些钱回来,可能真的会达到揭不开锅的境地。“那时候父亲虽然嘴上没说,但我知道他心里特难受。在我们大些后,他也出去打工了。”“他是一个好父亲。”想起那些往事的朱晓军,手掩了面,无声痛哭起来。

  “有人替他活着,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念想”

  这一家人的苦与善,在交谈的字里行间,刺痛着记者的心。“他这一辈子,是在勤劳中度过的。”王女士对着记者,坦诚地说起自己家的情况。王女士嫁给朱月华时,已知道朱月华家徒四壁,“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就一间茅草屋。我就图他人好。”嫁过去10多年,生了3个孩子,但家境却依然如故。“我们最穷时,连买包盐都买不起。”生活的窘境压迫着夫妻俩的心,王女士万般无奈之下,在大儿子10岁时去了深圳打工,就留下朱月华一人照看孩子。2000年,孩子慢慢长大,朱月华也去了外地打工。“我们拼死拼活在外赚钱,就是希望家境能有所改善。”王女士说,近两年,几个孩子都已开始工作赚钱,家里的情况才算好了一点,今年,家里还向当地村委批了地基,打算盖房子。朱月华6月中旬回家,就是商量房子的事情,可是怎么会想得到,不过几天,已经是天人永隔?“日子终于可以慢慢好起来了,可是你怎么就不在了?”说到这里,王女士终于泣不成声。“还好,将他的器官捐献给了别人,有人替他活着,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念想。知道了我的决定,他这样的人,在天上,应该也不会怪我吧。”停顿良久,王女士慢慢抬起头。记者 袁晨凤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朱月华:北仑人体器官捐献第一人

稿源: 北仑新闻网 2012-07-03 13:18:19

图为朱月华家人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签名按手印。

 

图为朱月华身份证上的照片。

  昨日凌晨1点26分,在区人民医院的重症病房内,51岁的安徽籍外来务工人员朱月华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两个小时后,省、市人体器官获取专家小组成功从朱月华身上取得一肝双肾两角膜,朱月华由此成为我区人体器官捐献的第一人,也是宁波市的第7例。他的器官捐献,为三位患者获得了重生的希望,两位患者得以重见光明。

  朱月华,安徽阜南人,1961年出生。6年前来北仑打工,生前在艮威水利有限公司工作。6月27日晚,因交通事故重伤被送至区人民医院。医生诊断为极重型颅脑外伤、肺挫伤,当即下达病危通知书。6月30日晚,征得家属意愿,市人体器官捐献评估专家组专家对朱月华进行了检查评估,确认朱月华符合捐献条件,并启动了捐献程序,朱月华的妻子和儿女们在市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以及市、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一致同意在朱月华去世后捐献人体器官。

  车祸重伤,回天无力

  事情要从6月27日开始说起。那天晚上,朱月华因车祸重伤被送到区人民医院就诊。当时,院方就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接到电话的一刹那就愣了,人才刚回北仑没几天,怎么就没了呢?”朱月华的妻子王女士说起当时的情景,还是一脸的不可置信。回过神后,王女士当即通知了外地的子女。不到一天,朱月华的妻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及姐姐就赶到了重症病房的门口。“我和他姐从老家阜南赶过来的,大儿子从江苏连云港,女儿从上海赶来,小儿子最近,就在宁波。”王女士说。

  全家都到齐后,医生向家人说明了朱月华的情况,“说了一大堆医学名词,也不懂。简单说就是现在还有呼吸和心跳,但也过不了几天。”王女士红着眼睛说。记者从朱月华的主治医生处了解到,朱月华被诊断为极重度颅脑外伤、肺挫伤,已回天无力,仅靠着呼吸机维持呼吸和心跳。

  “如果在他身后还能帮助到人,那就尽量帮吧”

  医生向王女士等人说明病情之后,也向他们介绍了器官捐献方面的知识。在听了医生的介绍之后,王女士也表达了愿意在丈夫去世之后,捐献器官的意愿。“如果在他身后还能帮助到其他人,那就尽量帮吧。”王女士说,自己常年在外打工,见到或听到关于器官捐献的例子,不在少数。而曾亲眼见证过的一个例子,更让她深受感动。“那时在北京打工,亲眼见过一个小朋友的奶奶因获得了眼角膜捐献,重获光明时的喜悦。”王女士说,当时就已有心做类似的事情,“如果我走了,想拿什么就拿什么吧。”

  但是王女士的这个决定却遭到了家人的一些反对。

  “其实我们都在外面打工,也知道器官捐献是一件好事。我考虑的也不是别的,只是想我们老家那边会很难交代。”朱月华的大儿子朱晓军说,他们老家在阜南农村,捐献器官这样的事,对他们来说,一时还是难以接受。“后来再想想,父亲身前就是一个很乐意帮助别人的人。如果他自己有意识,可能也同意捐献器官。”朱晓军说。

  王女士说,从6月28号至6月30号的3天时间,其他的家人在慢慢了解器官捐献的有关知识和意义后,最终一致作出了器官捐献的决定。

  “只要有人需要,他总会去帮助别人”

  “他是一个好人。”这是记者在采访朱月华的家人时,听到最多的话。“只要有人需要他,他总会去帮助别人。”王女士说,朱月华在外打工时,工资每月都会寄回家里,但有几次却寄得少了,问他,说是借给工友了。“不知道借给了多少人,反正还回来的没有多少。”王女士说,不止是借钱,工地里替工友顶班,随手搭个力气活,替人上工,都是常有的事。

  “亲戚朋友那也是,只要说一声,从来没拒绝过别人。”朱月华的姐姐说起弟弟,一脸哀戚,“这么个好人,怎么就这样走了那,以后都看不到了啊。”

  在儿子朱晓军的眼中,父亲朱月华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他心里有事,会藏得很深,不跟人说。自己消化掉了,也就好了。但别人有事,他肯定是第一个赶到的。”朱晓军说,父亲的爱,属于大爱。大爱无声,却如涓涓细流,浸润到最深处的心田。“母亲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就出去打工了,在父亲还没出去打工的那几年,就他一人照顾我们兄妹三人。”说起小时候的事情,朱晓军就红了眼睛,“那几年是真的苦啊,父亲没什么文化,平时也赚不了什么钱,只靠地里种些农作物作生活来源。”但农作物受天气影响较大,一年辛苦劳作下来,四个人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若不是朱晓军的母亲王女士在外打工还会寄些钱回来,可能真的会达到揭不开锅的境地。“那时候父亲虽然嘴上没说,但我知道他心里特难受。在我们大些后,他也出去打工了。”“他是一个好父亲。”想起那些往事的朱晓军,手掩了面,无声痛哭起来。

  “有人替他活着,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念想”

  这一家人的苦与善,在交谈的字里行间,刺痛着记者的心。“他这一辈子,是在勤劳中度过的。”王女士对着记者,坦诚地说起自己家的情况。王女士嫁给朱月华时,已知道朱月华家徒四壁,“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就一间茅草屋。我就图他人好。”嫁过去10多年,生了3个孩子,但家境却依然如故。“我们最穷时,连买包盐都买不起。”生活的窘境压迫着夫妻俩的心,王女士万般无奈之下,在大儿子10岁时去了深圳打工,就留下朱月华一人照看孩子。2000年,孩子慢慢长大,朱月华也去了外地打工。“我们拼死拼活在外赚钱,就是希望家境能有所改善。”王女士说,近两年,几个孩子都已开始工作赚钱,家里的情况才算好了一点,今年,家里还向当地村委批了地基,打算盖房子。朱月华6月中旬回家,就是商量房子的事情,可是怎么会想得到,不过几天,已经是天人永隔?“日子终于可以慢慢好起来了,可是你怎么就不在了?”说到这里,王女士终于泣不成声。“还好,将他的器官捐献给了别人,有人替他活着,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念想。知道了我的决定,他这样的人,在天上,应该也不会怪我吧。”停顿良久,王女士慢慢抬起头。记者 袁晨凤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