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图片新闻
史伟:象山水下探宝“第一人”
稿源: 中国象山港   2012-07-03 14:21:53报料热线:81850000

  史伟在水中适应训练

  史伟开始下水探宝

  史伟(右)正在登记出水文物

  水下世界蕴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水下考古更是给人无穷的遐想。

  连日来,正在紧张进行的“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水下考古,把大家的目光聚焦到了一群“水下寻宝人”。史伟,象山文管会干部,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象山水下考古队员,此次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队员一起投入到“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水下探宝中。

  家门口探秘

  茫茫的渔山海域中,一艘水上作业船显得那么渺小,而在船上一个个潜水队员看起来却并不渺小,他们穿着特质的潜水服,不停地出水入水,自由穿梭,无边的海洋世界在他们眼中似乎成了一个可以征服的对象。

  “史伟注意!史伟注意!准备下水!准备下水!”队长在主控室发出指令。只见,史伟在“潜伴”的帮助下,戴好面镜,穿好潜水服、脚蹼,背上高氧瓶,插好呼吸管,像一条大鱼一样,一跃入水,朵朵浪花溅起,而这条“鱼”转眼间已从水面消失。水下摄像监控中,可以看到“鱼儿”在慢慢下沉,不一会,已到达目的地,海底沉船宝物出现,史伟和“潜伴”细心处理后,轻轻地装进文物提取篮,经过半个小时的工作,满载而归,人和物缓缓开始从水底上升,出水上岸,一切看起来是那么完美刺激。

  “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遗址位于石浦镇渔山列岛海域,2008年度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中被发现,沉船是一艘以龙骨和肋骨为主要纵横构架的尖(圆)底木质海船,据推算是一艘中等规模的远洋商贸运输船,约沉于清代道光年间。30多名从全国各地精挑细选的潜水员参与到此次水下考古工作,作为象山文管会干部的史伟,也是经过特训的水下考古队员,有幸成为此次水下考古工作名副其实的“东道主”。

  “我老家其实是在陕西,不过在象山生活工作有七八年了,算是个‘新象山人’。”史伟笑呵呵地说,“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参加水下考古工作,自己做的工作还很少,还需要向老队员多多学习。”

  黝黑的皮肤,瘦瘦的脸庞,淡淡的笑容,史伟给人一种平和朴实的感觉。虽然是北方人,但史伟已经把象山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对这里神秘的海洋世界,他有一种说不出的痴迷。

  “象山三面环海,海岸线绵延,里面的宝藏多着呢,以后在家门口作业的机会可能会更多。”史伟说,“在这里的工作生活虽然单调枯燥,但渔山海上风光确实好,没事时去看看大海和晚霞,吹吹海风,过得也平静充实。”

  这天雨过天晴,看起来风浪也不大,早上8点,史伟和队友又准时来到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作业船,照例制定工作表、检查下水装备。“今天水下环境不错,可以下水。”在队长的安排下,史伟又开始和队友一起下水作业。由于是新队员,史伟背的是单氧瓶,每次下水作业的时间一般只有半个小时,而老队员一般是双氧瓶,下水工作时间比较长。“我现在下水主要是辅助老队员工作,另外登记、整理出水的文物等,像测绘、照相、取样等水下考古技术,还要进一步多学习。”史伟说。

  下午6点,一天的工作结束,回到驻地餐店,一桌的海鲜已经摆上来,几名北方队员吃不习惯,史伟则像个老象山人一样向大家推荐什么海鲜最好吃。

  陆上到水下

  史伟在大学读的是考古文博专业,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冷门专业。“其实考古是一门领先的学问,它需要历史学、文献学、民族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知识的相互交融。要把这门学问吃透并非易事,需要付出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谈起自己的专业,史伟如数家珍。

  来到象山文管会工作以后,史伟作为业务骨干,一直参与到全县文物大普查工作中。记得在大学期间,史伟和同学看了很多与考古相关的电影,像《国家宝藏》、《古墓丽影》、《史前一万年》、《达芬奇密码》、《木乃伊》等等。“通过大学的理论学习和电影里面揭秘历史真相的魔幻情节,让我更加渴望能早日在现实中实现我的考古梦。” 就这样,在文物大普查的两年中,象山各地基本上被他踏了个遍。但是梦想与现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考古普查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并没有电影大片里魔幻曲折的情节,我所作的事情就是不断地记录、拍照、解析,通过工作复原古人生产生活中的细节等等一些繁琐细致的事情。”史伟聊起了自己的工作,“虽然考古工作真的很辛苦,但是每次参与田野考古带给我的惊喜和震撼让我可以忘却那种苦,这是一个让我苦并快乐着的工作,每次站在古遗址中的我,恍然间有种真实的时光交错的感,那种感觉不但是兴奋,还有一种探秘的欲望。”

  工作艰辛但还是有成效,去年来,史伟和同事一起完成了文物普查工作报告、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档案、文物分布地图的初步编制,整理第七批县保、文物保护点名录、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三普”成果版面、《象山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荟萃》和《陈汉章故居》宣传册等文字、影像的基础资料,完成三角地吴乾养墓道石刻的加固和何恭房祠堂维修的初步方案等等工作,而他本人由于工作突出,被评为省、市“三普”实地调查阶段先进个人。

  “这些都是基础工作,生活在这个滨海城市,我还是对海洋世界比较感兴趣。”去年6月,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首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培训班”开班,来自全国各地22人参加培训,史伟经过层层选拔也最终入围此次培训。

  “开始选拔是比较严格的。”史伟说,“除了身体素质好,还必须掌握下水技巧,比如夜潜、摄影、紧急第一反应、救援潜水员等。”

  第一次测试是在北京“水立方”,要一口气不间断游出200米。“我觉得是小菜一碟,因为我从七八岁就会游泳了。”史伟说。想不到在真正游的时候,看到其他队员一个个超越过去,史伟开始着急了,但越想快,反而快不了,游了不到一半,就觉得浑身的劲用完了。“当时宁波的一个教练一直在水边鼓励我,我就咬咬牙游到头算是勉强过关。”也正是因为此,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史伟不敢怠慢了,认真地一步步从零学起。

  接下去果然是“魔鬼训练”,每天不但要进行游泳训练,还要进行体能训练。完成任务后,史伟发现自己的后背和手臂被晒得发红,右腿、右臂又酸又痛。真正的考验是潜水,刚开始教练安排他们在潜水池“全副武装”练习。这倒还好,要命的是下海来真的。记得第一次在一个开放海域潜水,史伟和一个同伴在教练的带领下入水,由于水中的能见度比较低,原以为能看到美丽的海底世界,看到的却是一片漆黑。“恐惧感开始时是有的,但慢慢也就习惯了。”经过三个月在渔山、厦门、青岛等不同海域的集训和最终的考核,史伟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水下考古队员。

  探宝不容易

  电影中,那幽深的海底,一条千年沉船横亘眼前,成群结队的鱼儿在身边游来游去……很浪漫,也很让人神往。“但事实上,水下考古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差事,它是门严谨而艰辛的科学事业,充满风险与挑战,入门的门槛很高。”在真正的水下考古下水前,史伟都要和队友一起翻史籍、查档案、寻渔港、走码头、串渔村、上渔船、访渔民,追寻水下文化遗存的蛛丝马迹。而后,运用科技设备对目标海域进行扫测,进行精确定位标注。最后,按两人一组的方式结伴下水,进行海底探索与发掘。

  潜水员在深海中究竟能看到什么?许多人认为潜水员在湛蓝的海水中,徜徉在鱼群与珊瑚之间。“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海底是漆黑一片。”史伟有这样的感受。尤其是在浙东海域,水中的能见度很低,透过潜水镜,如果能看到10多米之外的物体,已经算不错了。因此,有时候水下工作,只能靠两只手在海底沉积的淤泥里一寸一寸地摸索。水下考古工作还面临种种危险:人在海底,且不说有脱离“行动绳”、遭遇溺水的危险,就连看似美丽的水母,都有可能夺人性命。

  水母中有些是有毒的,甚至有个别剧毒的水母可以将人置于死地。曾有队员不小心被水母蜇到,当时整张脸都肿了,到现在还留着疤痕。

  说到这些,史伟还心有余悸。对考古人员来说,“安全”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一穿上潜水装具,就要接受安全规范约束。比如,电影、电视上常有身着潜水衣、背负气瓶的潜水员下水的镜头:有的是后滚翻下水,有的是跨步下水。采用哪种姿式个中有讲究。如果工作平台(或工作船)距水面较近,可以向后翻个跟头入水;但是,如果工作台距水面较远,则不宜采用这种姿式,因为由于距离远,入水时冲击猛烈,会令气瓶撞上潜水员后脑勺,发生危险。

  下水前,先用仪器确定沉船位置,然后在该位置投下拴有重物的入水绳,潜水员缘绳下潜,再将入水绳绑在沉船或插于海底的钢钎上,使其成为导向绳。可不能小看这条绳索,在漆黑冰冷的海底,它就像人行道上的“盲道”,水下考古队员扶着绳子行动,沿着绳子出水。如果脱离了搜索绳,就可能远离沉船,陷入危险……

  危险的事情不止这些,水下作业最重要的是协作,每次一般都会有两三名队员一起,这样遇到突发事情,才能在“潜伴”帮助下及时解决。记得有一次由于在水下作业时间过长,自己带的氧气不够用,就赶紧寻找同伴救急。“像这种情况,如果是一个人可能就回不来了。”史伟说。

  除了“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水下考古工作,史伟下一步的任务还很多,“有可能到南海或者出国去进行海底沉船发掘工作。”史伟说,“但不管到哪里,都希望能提升自己的潜水技术和水下考古水平。”

  记者手记:学习水下考古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英国“职业捞宝人”哈彻用了10周时间探测到一艘沉船,打捞出15万件中国瓷器。这些精美的中国瓷器被摆到了荷兰的嘉士德拍卖行,实现了2000万美元的成交金额。1985年4月,一份《我国陶瓷专家建议重视水下考古工作》的报告引起了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随后,中国的水下考古开始慢慢发展起来。但发展至今,全国真正的水下考古队员也只有百余名。随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像史伟一样,新一批年轻一代水下考古队员肩负的使命会越来越重。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水下“探险者”加入到这一行业,不断壮大水下考古队伍。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史伟:象山水下探宝“第一人”

稿源: 中国象山港 2012-07-03 14:21:53

  史伟在水中适应训练

  史伟开始下水探宝

  史伟(右)正在登记出水文物

  水下世界蕴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水下考古更是给人无穷的遐想。

  连日来,正在紧张进行的“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水下考古,把大家的目光聚焦到了一群“水下寻宝人”。史伟,象山文管会干部,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象山水下考古队员,此次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队员一起投入到“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水下探宝中。

  家门口探秘

  茫茫的渔山海域中,一艘水上作业船显得那么渺小,而在船上一个个潜水队员看起来却并不渺小,他们穿着特质的潜水服,不停地出水入水,自由穿梭,无边的海洋世界在他们眼中似乎成了一个可以征服的对象。

  “史伟注意!史伟注意!准备下水!准备下水!”队长在主控室发出指令。只见,史伟在“潜伴”的帮助下,戴好面镜,穿好潜水服、脚蹼,背上高氧瓶,插好呼吸管,像一条大鱼一样,一跃入水,朵朵浪花溅起,而这条“鱼”转眼间已从水面消失。水下摄像监控中,可以看到“鱼儿”在慢慢下沉,不一会,已到达目的地,海底沉船宝物出现,史伟和“潜伴”细心处理后,轻轻地装进文物提取篮,经过半个小时的工作,满载而归,人和物缓缓开始从水底上升,出水上岸,一切看起来是那么完美刺激。

  “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遗址位于石浦镇渔山列岛海域,2008年度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中被发现,沉船是一艘以龙骨和肋骨为主要纵横构架的尖(圆)底木质海船,据推算是一艘中等规模的远洋商贸运输船,约沉于清代道光年间。30多名从全国各地精挑细选的潜水员参与到此次水下考古工作,作为象山文管会干部的史伟,也是经过特训的水下考古队员,有幸成为此次水下考古工作名副其实的“东道主”。

  “我老家其实是在陕西,不过在象山生活工作有七八年了,算是个‘新象山人’。”史伟笑呵呵地说,“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参加水下考古工作,自己做的工作还很少,还需要向老队员多多学习。”

  黝黑的皮肤,瘦瘦的脸庞,淡淡的笑容,史伟给人一种平和朴实的感觉。虽然是北方人,但史伟已经把象山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对这里神秘的海洋世界,他有一种说不出的痴迷。

  “象山三面环海,海岸线绵延,里面的宝藏多着呢,以后在家门口作业的机会可能会更多。”史伟说,“在这里的工作生活虽然单调枯燥,但渔山海上风光确实好,没事时去看看大海和晚霞,吹吹海风,过得也平静充实。”

  这天雨过天晴,看起来风浪也不大,早上8点,史伟和队友又准时来到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作业船,照例制定工作表、检查下水装备。“今天水下环境不错,可以下水。”在队长的安排下,史伟又开始和队友一起下水作业。由于是新队员,史伟背的是单氧瓶,每次下水作业的时间一般只有半个小时,而老队员一般是双氧瓶,下水工作时间比较长。“我现在下水主要是辅助老队员工作,另外登记、整理出水的文物等,像测绘、照相、取样等水下考古技术,还要进一步多学习。”史伟说。

  下午6点,一天的工作结束,回到驻地餐店,一桌的海鲜已经摆上来,几名北方队员吃不习惯,史伟则像个老象山人一样向大家推荐什么海鲜最好吃。

  陆上到水下

  史伟在大学读的是考古文博专业,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冷门专业。“其实考古是一门领先的学问,它需要历史学、文献学、民族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知识的相互交融。要把这门学问吃透并非易事,需要付出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谈起自己的专业,史伟如数家珍。

  来到象山文管会工作以后,史伟作为业务骨干,一直参与到全县文物大普查工作中。记得在大学期间,史伟和同学看了很多与考古相关的电影,像《国家宝藏》、《古墓丽影》、《史前一万年》、《达芬奇密码》、《木乃伊》等等。“通过大学的理论学习和电影里面揭秘历史真相的魔幻情节,让我更加渴望能早日在现实中实现我的考古梦。” 就这样,在文物大普查的两年中,象山各地基本上被他踏了个遍。但是梦想与现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考古普查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并没有电影大片里魔幻曲折的情节,我所作的事情就是不断地记录、拍照、解析,通过工作复原古人生产生活中的细节等等一些繁琐细致的事情。”史伟聊起了自己的工作,“虽然考古工作真的很辛苦,但是每次参与田野考古带给我的惊喜和震撼让我可以忘却那种苦,这是一个让我苦并快乐着的工作,每次站在古遗址中的我,恍然间有种真实的时光交错的感,那种感觉不但是兴奋,还有一种探秘的欲望。”

  工作艰辛但还是有成效,去年来,史伟和同事一起完成了文物普查工作报告、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档案、文物分布地图的初步编制,整理第七批县保、文物保护点名录、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三普”成果版面、《象山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荟萃》和《陈汉章故居》宣传册等文字、影像的基础资料,完成三角地吴乾养墓道石刻的加固和何恭房祠堂维修的初步方案等等工作,而他本人由于工作突出,被评为省、市“三普”实地调查阶段先进个人。

  “这些都是基础工作,生活在这个滨海城市,我还是对海洋世界比较感兴趣。”去年6月,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首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培训班”开班,来自全国各地22人参加培训,史伟经过层层选拔也最终入围此次培训。

  “开始选拔是比较严格的。”史伟说,“除了身体素质好,还必须掌握下水技巧,比如夜潜、摄影、紧急第一反应、救援潜水员等。”

  第一次测试是在北京“水立方”,要一口气不间断游出200米。“我觉得是小菜一碟,因为我从七八岁就会游泳了。”史伟说。想不到在真正游的时候,看到其他队员一个个超越过去,史伟开始着急了,但越想快,反而快不了,游了不到一半,就觉得浑身的劲用完了。“当时宁波的一个教练一直在水边鼓励我,我就咬咬牙游到头算是勉强过关。”也正是因为此,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史伟不敢怠慢了,认真地一步步从零学起。

  接下去果然是“魔鬼训练”,每天不但要进行游泳训练,还要进行体能训练。完成任务后,史伟发现自己的后背和手臂被晒得发红,右腿、右臂又酸又痛。真正的考验是潜水,刚开始教练安排他们在潜水池“全副武装”练习。这倒还好,要命的是下海来真的。记得第一次在一个开放海域潜水,史伟和一个同伴在教练的带领下入水,由于水中的能见度比较低,原以为能看到美丽的海底世界,看到的却是一片漆黑。“恐惧感开始时是有的,但慢慢也就习惯了。”经过三个月在渔山、厦门、青岛等不同海域的集训和最终的考核,史伟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水下考古队员。

  探宝不容易

  电影中,那幽深的海底,一条千年沉船横亘眼前,成群结队的鱼儿在身边游来游去……很浪漫,也很让人神往。“但事实上,水下考古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差事,它是门严谨而艰辛的科学事业,充满风险与挑战,入门的门槛很高。”在真正的水下考古下水前,史伟都要和队友一起翻史籍、查档案、寻渔港、走码头、串渔村、上渔船、访渔民,追寻水下文化遗存的蛛丝马迹。而后,运用科技设备对目标海域进行扫测,进行精确定位标注。最后,按两人一组的方式结伴下水,进行海底探索与发掘。

  潜水员在深海中究竟能看到什么?许多人认为潜水员在湛蓝的海水中,徜徉在鱼群与珊瑚之间。“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海底是漆黑一片。”史伟有这样的感受。尤其是在浙东海域,水中的能见度很低,透过潜水镜,如果能看到10多米之外的物体,已经算不错了。因此,有时候水下工作,只能靠两只手在海底沉积的淤泥里一寸一寸地摸索。水下考古工作还面临种种危险:人在海底,且不说有脱离“行动绳”、遭遇溺水的危险,就连看似美丽的水母,都有可能夺人性命。

  水母中有些是有毒的,甚至有个别剧毒的水母可以将人置于死地。曾有队员不小心被水母蜇到,当时整张脸都肿了,到现在还留着疤痕。

  说到这些,史伟还心有余悸。对考古人员来说,“安全”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一穿上潜水装具,就要接受安全规范约束。比如,电影、电视上常有身着潜水衣、背负气瓶的潜水员下水的镜头:有的是后滚翻下水,有的是跨步下水。采用哪种姿式个中有讲究。如果工作平台(或工作船)距水面较近,可以向后翻个跟头入水;但是,如果工作台距水面较远,则不宜采用这种姿式,因为由于距离远,入水时冲击猛烈,会令气瓶撞上潜水员后脑勺,发生危险。

  下水前,先用仪器确定沉船位置,然后在该位置投下拴有重物的入水绳,潜水员缘绳下潜,再将入水绳绑在沉船或插于海底的钢钎上,使其成为导向绳。可不能小看这条绳索,在漆黑冰冷的海底,它就像人行道上的“盲道”,水下考古队员扶着绳子行动,沿着绳子出水。如果脱离了搜索绳,就可能远离沉船,陷入危险……

  危险的事情不止这些,水下作业最重要的是协作,每次一般都会有两三名队员一起,这样遇到突发事情,才能在“潜伴”帮助下及时解决。记得有一次由于在水下作业时间过长,自己带的氧气不够用,就赶紧寻找同伴救急。“像这种情况,如果是一个人可能就回不来了。”史伟说。

  除了“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水下考古工作,史伟下一步的任务还很多,“有可能到南海或者出国去进行海底沉船发掘工作。”史伟说,“但不管到哪里,都希望能提升自己的潜水技术和水下考古水平。”

  记者手记:学习水下考古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英国“职业捞宝人”哈彻用了10周时间探测到一艘沉船,打捞出15万件中国瓷器。这些精美的中国瓷器被摆到了荷兰的嘉士德拍卖行,实现了2000万美元的成交金额。1985年4月,一份《我国陶瓷专家建议重视水下考古工作》的报告引起了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随后,中国的水下考古开始慢慢发展起来。但发展至今,全国真正的水下考古队员也只有百余名。随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像史伟一样,新一批年轻一代水下考古队员肩负的使命会越来越重。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水下“探险者”加入到这一行业,不断壮大水下考古队伍。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