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县市区  >  镇海
镇海妙胜自然村家家户户拥有“花园洋房”
稿源: 宁波晚报   2012-07-04 09:59:07报料热线:81850000

  家家户户美化庭院

  美化空地墙面

  镇海区骆驼街道,有一个以寺庙命名的村子———妙胜寺村,该村由原三五、妙胜、双斢和爱登村合并而成。近日,记者一走进该村,花香便扑面而来,村道边、河流沿岸、老年活动中心等场地都种植了红叶石楠、茶树、广玉兰、月季等植物。随处可见的经典唐诗宋词和慈孝文化通过墙绘的形式一一呈现。而紧挨着村道的居民院子里,各种正值花期的植物也争奇斗艳,香气弥漫,看不到垃圾、什物堆放等杂乱现象。该村从“农村庭院绿化”入手,花了3个月时间,使得妙胜自然村124户村民每家每户都做到了“五个一”:一树一花一果一盆景一绿地。

  拥有花园洋房

  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

  “满院子的花花草草看着多舒服,比光溜溜的水泥地好多了。”在妙胜寺村一个农家小院里,主人张复林正忙着给他满院的花草树木浇水修剪。40多平方米的一个院子,做了两个大花坛,花坛边上又满满当当地摆放了若干大小不一的花盆。粗略一看,酒瓶兰、红豆杉、日本海棠、月季、铁树、金橘等品种繁多,至少有40种。介绍起自己的“宝贝”,他兴致很好,每一株花草都能详细说出它们的养护诀窍。而站在他边上的妻子洪善娟则兴奋地给记者展示石榴树上刚冒出来的果子。记者发现,细心的张复林还给这些花木上空搭了一张遮阳膜。“夏天热,人都受不了。花草也一样。”张复林说。

  与其他村民比较,张复林可谓是经验丰富的高手。早在几年前,他就开始倒腾自家庭院绿化的事。70多岁的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去骆驼镇上购买各种种子在庭院的绿化地上种植,后来又嫌绿化地不够大,种植不过瘾,便购买花盆做成盆栽。有些大花盆很重又容易碎,他便推着自行车小心翼翼地搬回来。“那个时候路上遇到同村的好多人,他们都不理解呀。”张复林说,“他们劝我说,农村本来就挨着大片的绿色,干嘛还要费力在院子里种花种草,你这么做不是多此一举吗?”

  那个时候的妙胜寺村,村外郁郁葱葱,可村民家的院子里却少有一抹绿色,庭院不是用来停放车辆就是用来堆放杂物。可他坚信拥有一个花园洋房不是“城里人的专利”。如今家家户户开始筹建庭院绿化,不少人改变了老眼光,都慕名而来向他请教各种花木的种植技巧。“如今他老吃香的。”妻子洪善娟语气自豪。  

  村干部送花草上门赢得村民好评

  在另一户村民家里,照看这些庭院花木的是72岁的毛生夫和71的王惠英。对于该村建设庭院绿化,一开始他们是有些反对的。“当时我就想,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搞什么呀?”毛生夫说,“还要申报填写每家每户要购买的花木品种,我听说不少是名贵品种,那得要掏多少钱呀?”

  于是他们俩对此抱着抵触心理,并没上心,该村党总支副书记王国昌一次次上门带人劝说,他们开始有些动摇了。“他说,购置这些不需要自己出钱,花木到货了负责给我们亲自搬运到家,免费发放栽培与养护管理手册,还定期开展免费培训。我就对老伴说,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啊?”王国昌说,有毛生夫这样想法的村民,并不在少数。宣传时的怀疑,申报时的犹豫,都让这个庭院绿化项目刚开始面临重重困难。

  “后来我们听说,那些带头申报的几家真的收到了免费的花木,还有专家负责首次的栽培种植,整个院子立马就变样了,便怂恿老伴一块去村委会报了名。”毛生夫说,“可那天申报队伍已经排成长龙了。”王国昌和村委会的几个人那几天也都是加班加点,因为村里所有的村民都几乎是同一时间涌了出来。而申报单上原定的47个品种也因为种植季节不适合和品种暂缺等,不得不作出一些调整,王国昌又挨家挨户地前去协调。每个品种的到货时间又不一致,那几天总能见王国昌蹬着辆三轮车拉着花木匆匆忙忙赶往村民家中。

  如今,照顾庭院里的花木,已经成为了这对夫妻的一种习惯。花草往院子里一摆,毛生夫觉得整个院子有了生气,“感觉完全不一样,单调的院子成了个小花园,进进出出都觉得舒服不少。”老两口每天都精心侍弄他们的“绿色庭院”,儿女平日里都工作不在家,闲得慌的两人还开始搞起了竞赛。“这两株是他的,这两株是我的。”王惠英说,“我们得比比,看谁种得好。”而去村民家里坐坐看看花木的状况,也成了王国昌的一种习惯。他告诉记者,第一轮申报刚刚结束,但已经有不少村民开始询问第二轮申报的时间和品种。

  设立庭院绿化专项资金作后盾

  该村的庭院绿化项目之所以能够落实,王国昌解释说,跟政策也密不可分。妙胜寺村作为骆驼街道两个庭院绿化试点村之一,设立了庭院绿化示范点创建活动专项基金,申报村农户庭院绿化部分1000元内按实际投入进行补助,超过1000元部分按照金额阶梯不同村民只需支付少许即可,比如申报价值3000元的花木也只需个人承担325元。这样一来,村民的购置热情就上来了。第一轮申报除了几个种植大户,大部分村民申报额度还是在1000元以内,但采访中也有不少村民表示,首次申报还有所保留,第二轮申报愿意自掏腰包,把家园装点得更美些。

  对庭院绿化做得好的村民,骆驼街道还有相应的奖励。能够全部种活通过验收的庭院绿化户给予300元/年的绿化养护补助,给予能够定期修剪栽培奖励庭院绿化示范户500元/年的绿化养护补助,给予精心管理的庭院文化示范户800元/年的补助。

  如今妙胜自然村124户每家每户都做到了“五个一”:一树一花一果一盆景一绿地。第一轮申报花木数量已达1700多株,还新增了公用绿化面积500平方米,村里的绿化率已达50%以上。“我们将每年投入500万元开展‘庭院绿化’工作,在5年内实现庭院绿化全覆盖,让村民能在种绿、养绿的过程中树立清洁、卫生、环保的新市民意识,适应全域城市化的推进。”骆驼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这只是一个引子。我们更想通过庭院绿化这个项目,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引导村民的文化意识,真正做到农村公园化、庭院人文化、农民市民化。”该村党总支书记王晓东说。

  宁波晚报记者 林诗舟 通讯员 戴立峰/文 张柯/摄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镇海妙胜自然村家家户户拥有“花园洋房”

稿源: 宁波晚报 2012-07-04 09:59:07

  家家户户美化庭院

  美化空地墙面

  镇海区骆驼街道,有一个以寺庙命名的村子———妙胜寺村,该村由原三五、妙胜、双斢和爱登村合并而成。近日,记者一走进该村,花香便扑面而来,村道边、河流沿岸、老年活动中心等场地都种植了红叶石楠、茶树、广玉兰、月季等植物。随处可见的经典唐诗宋词和慈孝文化通过墙绘的形式一一呈现。而紧挨着村道的居民院子里,各种正值花期的植物也争奇斗艳,香气弥漫,看不到垃圾、什物堆放等杂乱现象。该村从“农村庭院绿化”入手,花了3个月时间,使得妙胜自然村124户村民每家每户都做到了“五个一”:一树一花一果一盆景一绿地。

  拥有花园洋房

  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

  “满院子的花花草草看着多舒服,比光溜溜的水泥地好多了。”在妙胜寺村一个农家小院里,主人张复林正忙着给他满院的花草树木浇水修剪。40多平方米的一个院子,做了两个大花坛,花坛边上又满满当当地摆放了若干大小不一的花盆。粗略一看,酒瓶兰、红豆杉、日本海棠、月季、铁树、金橘等品种繁多,至少有40种。介绍起自己的“宝贝”,他兴致很好,每一株花草都能详细说出它们的养护诀窍。而站在他边上的妻子洪善娟则兴奋地给记者展示石榴树上刚冒出来的果子。记者发现,细心的张复林还给这些花木上空搭了一张遮阳膜。“夏天热,人都受不了。花草也一样。”张复林说。

  与其他村民比较,张复林可谓是经验丰富的高手。早在几年前,他就开始倒腾自家庭院绿化的事。70多岁的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去骆驼镇上购买各种种子在庭院的绿化地上种植,后来又嫌绿化地不够大,种植不过瘾,便购买花盆做成盆栽。有些大花盆很重又容易碎,他便推着自行车小心翼翼地搬回来。“那个时候路上遇到同村的好多人,他们都不理解呀。”张复林说,“他们劝我说,农村本来就挨着大片的绿色,干嘛还要费力在院子里种花种草,你这么做不是多此一举吗?”

  那个时候的妙胜寺村,村外郁郁葱葱,可村民家的院子里却少有一抹绿色,庭院不是用来停放车辆就是用来堆放杂物。可他坚信拥有一个花园洋房不是“城里人的专利”。如今家家户户开始筹建庭院绿化,不少人改变了老眼光,都慕名而来向他请教各种花木的种植技巧。“如今他老吃香的。”妻子洪善娟语气自豪。  

  村干部送花草上门赢得村民好评

  在另一户村民家里,照看这些庭院花木的是72岁的毛生夫和71的王惠英。对于该村建设庭院绿化,一开始他们是有些反对的。“当时我就想,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搞什么呀?”毛生夫说,“还要申报填写每家每户要购买的花木品种,我听说不少是名贵品种,那得要掏多少钱呀?”

  于是他们俩对此抱着抵触心理,并没上心,该村党总支副书记王国昌一次次上门带人劝说,他们开始有些动摇了。“他说,购置这些不需要自己出钱,花木到货了负责给我们亲自搬运到家,免费发放栽培与养护管理手册,还定期开展免费培训。我就对老伴说,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啊?”王国昌说,有毛生夫这样想法的村民,并不在少数。宣传时的怀疑,申报时的犹豫,都让这个庭院绿化项目刚开始面临重重困难。

  “后来我们听说,那些带头申报的几家真的收到了免费的花木,还有专家负责首次的栽培种植,整个院子立马就变样了,便怂恿老伴一块去村委会报了名。”毛生夫说,“可那天申报队伍已经排成长龙了。”王国昌和村委会的几个人那几天也都是加班加点,因为村里所有的村民都几乎是同一时间涌了出来。而申报单上原定的47个品种也因为种植季节不适合和品种暂缺等,不得不作出一些调整,王国昌又挨家挨户地前去协调。每个品种的到货时间又不一致,那几天总能见王国昌蹬着辆三轮车拉着花木匆匆忙忙赶往村民家中。

  如今,照顾庭院里的花木,已经成为了这对夫妻的一种习惯。花草往院子里一摆,毛生夫觉得整个院子有了生气,“感觉完全不一样,单调的院子成了个小花园,进进出出都觉得舒服不少。”老两口每天都精心侍弄他们的“绿色庭院”,儿女平日里都工作不在家,闲得慌的两人还开始搞起了竞赛。“这两株是他的,这两株是我的。”王惠英说,“我们得比比,看谁种得好。”而去村民家里坐坐看看花木的状况,也成了王国昌的一种习惯。他告诉记者,第一轮申报刚刚结束,但已经有不少村民开始询问第二轮申报的时间和品种。

  设立庭院绿化专项资金作后盾

  该村的庭院绿化项目之所以能够落实,王国昌解释说,跟政策也密不可分。妙胜寺村作为骆驼街道两个庭院绿化试点村之一,设立了庭院绿化示范点创建活动专项基金,申报村农户庭院绿化部分1000元内按实际投入进行补助,超过1000元部分按照金额阶梯不同村民只需支付少许即可,比如申报价值3000元的花木也只需个人承担325元。这样一来,村民的购置热情就上来了。第一轮申报除了几个种植大户,大部分村民申报额度还是在1000元以内,但采访中也有不少村民表示,首次申报还有所保留,第二轮申报愿意自掏腰包,把家园装点得更美些。

  对庭院绿化做得好的村民,骆驼街道还有相应的奖励。能够全部种活通过验收的庭院绿化户给予300元/年的绿化养护补助,给予能够定期修剪栽培奖励庭院绿化示范户500元/年的绿化养护补助,给予精心管理的庭院文化示范户800元/年的补助。

  如今妙胜自然村124户每家每户都做到了“五个一”:一树一花一果一盆景一绿地。第一轮申报花木数量已达1700多株,还新增了公用绿化面积500平方米,村里的绿化率已达50%以上。“我们将每年投入500万元开展‘庭院绿化’工作,在5年内实现庭院绿化全覆盖,让村民能在种绿、养绿的过程中树立清洁、卫生、环保的新市民意识,适应全域城市化的推进。”骆驼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这只是一个引子。我们更想通过庭院绿化这个项目,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引导村民的文化意识,真正做到农村公园化、庭院人文化、农民市民化。”该村党总支书记王晓东说。

  宁波晚报记者 林诗舟 通讯员 戴立峰/文 张柯/摄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