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暑期托管班良莠不齐 家长希望社区能介入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7-04 10:29:28报料热线:81850000

海曙一家托管班,孩子正在品读国学经典。

  编者按

  漫长的暑期生活开始了,孩子们都在忙些什么?家长们有什么顾虑和担心?暑期要过得有意义,我们又能做些什么?近日起,本报记者将对此进行采访调查,陆续推出“关注孩子暑期生活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7月5日,全市中小学生开始放暑假。

  面对漫长的假期,不少家长犯了愁:两个月没人管,还不玩野了?于是,托管班成了很多家长的首选。

  近日,打进帮办热线希望帮办记者帮忙探访甬城托管班的家长多了起来。

  托管班应市场需求而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宁波已零星出现这类性质的服务团队,但基本处于“地下”状态,直到2006年左右,浮出水面,近些年,日渐增多。在甬城,不少小学尤其是名校附近,托管班比比皆是。

  尽管选择余地不小,但家长们普遍感觉:要找一个令人放心、满意的托管班,难!

  民营托管机构良莠不齐

  大都以文化课辅导为主

  对于托管班的要求,市民卢先生提了两点:一是安全;二是卫生,如果能学到点东西最好。“可是,不少托管班开在居民楼里,一看就不太正规。”

  “托管最怕孩子外出危险,孩子每天基本就是圈在屋里一整天。”家住海曙的魏女士直言,感觉有的托管班大部分托管人员没有教学经验,托管班更像扮演了一个“保姆”角色。

  据了解,当下甬上的暑期托管班以月计费,一般300元到1500元不等,普遍在500元以上,尚不包括中餐费,虽然给孩子花钱家长不心疼,但“付出是否有收获”是家长们最关心的。

  齐先生同样抱着这样的心态给女儿找托管班。齐先生所在社区一名退休教师开设小学生家庭暑期托管班,托管时间为上午8时至下午5时半,“按照所列项目,孩子除了写暑假作业外,没有实践提高项目。”齐先生接连看了3家托管班,情况都差不多,为此他很失望。

  “托管班除了督促学生完成作业、提供营养午餐、保证人身安全外,还应安排一些适度的体育娱乐志愿服务等户外实践活动。”齐先生向记者说出家长的心声。

  但现状是,甬上民营托管机构良莠不齐,存在经营资质不完备、服务收费不规范、安全卫生无保障、人员管理水平低等诸多问题。

  作为基础教育延伸服务的主要形式,除了最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托管教育机构还应具备科学的教育理念、相对稳定的专业人员队伍、合适固定的教学场所。“这些需要一定的成本,但鱼目混杂的现状,无序的竞争态势,质量的保证与提升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位业内人士直言。

  家长希望社区能介入

  社区心有余而力不足

  采访调查中,市民胡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有单位开办过职工子女假期班,负责看护孩子、辅导作业,但如今基本都不开了,许多低年级孩子的父母都会遇到看护难题。倘若社区能开办就好了。”

  有这样心声的家长不止一位。“要是社区能办个像老人照料中心那样的暑期托管班,我们就省事多了。”采访中,很多家长表示由社区提供托管这项公共服务不仅妥当,而且令人放心。

  那么,社区究竟能否承担起暑期学生的托管工作?

  记者了解到,在甬上,条件好的社区设有图书馆、活动室等,这往往成为一些家长“托管”孩子的场所。

  “有些家长去上班了,小朋友就暂时留在社区阅览室看书,或进行打球等娱乐活动,为了保障安全,我们专门安排了义工看管。”贺丞社区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记者了解到,暑期社区针对学生除了有免费阅览室外,普遍是以开展安全讲座、亲子擂台、幸福忘年等各类活动为主,托管服务尚未涉及。

  一位街道工作人员坦言,每个社区的工作人员就那么几位,每天承担的工作任务不仅繁杂而且琐碎,如果光靠几个人承担起社区托管服务实为艰难。其次是场地问题,现在社区的工作环境虽然较几年前大有改善,但一旦开展托管服务,场地明显不足。

  社区托管是否能借鉴社区日间老人照料中心的模式开展?对此,这名工作人员表示,需要政府出力促成,否则社区托管依然只是美好的梦而已。

  明确定性刻不容缓

  加强监管亟需规范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应运而生的托管教育是一个很大的产业,目前,很多人都在争夺这块大蛋糕,但遗憾的是,在监管上却出现了盲点,导致了无序发展。

  “主要是定性不明确。”记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目前国家对这种“托管班”的管理并没有明确规定。而教育部门也说,因“私人家庭托管班”不属于民办学校教育的行为,所以也不在教育部门的管辖范围内。

  据了解,若按照合法的民办培训机构要求的投入资金、面积、消防等设施标准来要求,甬上常年托管班基本“全军覆没”。

  “有的托管班就是‘黑’着办的,只要不出事就没人来查,很多家长一般不会刻意去查询私人暑期托管班是否有营业执照等文件,离家近、方便接送是选择托管班的首要因素。”

  采访中,记者看到一些托管班的经营场所、卫生状况、人员健康、消防安全等都存在不少隐患,一旦出现意外或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将由谁来承担责任?目前,它们属于“三不管”状态,更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托管教育的意义远没有被充分认识。”对此有过研究的陆晓岗老师说,在新加坡,教育部鼓励更多的团体开办和“领养”学校附近的“学生俱乐部”,他们认为“德育在于行动”,在俱乐部,不同年龄的学生在老师的管理下,得到充分发展;低年级学生有了示范性的小老师,获得帮助更直接、更轻松;高年级学生在帮助低年级学生的同时,也能了解社会的不同阶层,并从助人中得到满足和快乐。“这是他们想要灌输的价值观和培养的社区精神。”

  在台湾,教育部门认为学生托管中心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管道,非常重视、扶持托管教育,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是35岁以上做了妈妈的女性,上岗前必须进行培训。

  宁波有识之士呼吁:“校外的儿童社会帮助和服务体系亟须进一步完善,应以政府为主导,整合社会公共资源,在寒暑假组织少年儿童开展活动。同时,对社会上层出不穷的营利性托管机构,也要建立评估体系,加强管理,为少年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假期服务。”

  当下,已有教育专业人士默默行动,打造理想中的托管教育课堂,在这一课堂中,倡导校外阅读,重视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不同年龄学生的合理互动,落实“童蒙养正”,组织家长沙龙;并设立“入读门槛”:要想孩子托管,家长先上“家长公益课堂”。相信这一星星之火,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燎原。

  记者 王佳 文/摄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暑期托管班良莠不齐 家长希望社区能介入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7-04 10:29:28

海曙一家托管班,孩子正在品读国学经典。

  编者按

  漫长的暑期生活开始了,孩子们都在忙些什么?家长们有什么顾虑和担心?暑期要过得有意义,我们又能做些什么?近日起,本报记者将对此进行采访调查,陆续推出“关注孩子暑期生活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7月5日,全市中小学生开始放暑假。

  面对漫长的假期,不少家长犯了愁:两个月没人管,还不玩野了?于是,托管班成了很多家长的首选。

  近日,打进帮办热线希望帮办记者帮忙探访甬城托管班的家长多了起来。

  托管班应市场需求而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宁波已零星出现这类性质的服务团队,但基本处于“地下”状态,直到2006年左右,浮出水面,近些年,日渐增多。在甬城,不少小学尤其是名校附近,托管班比比皆是。

  尽管选择余地不小,但家长们普遍感觉:要找一个令人放心、满意的托管班,难!

  民营托管机构良莠不齐

  大都以文化课辅导为主

  对于托管班的要求,市民卢先生提了两点:一是安全;二是卫生,如果能学到点东西最好。“可是,不少托管班开在居民楼里,一看就不太正规。”

  “托管最怕孩子外出危险,孩子每天基本就是圈在屋里一整天。”家住海曙的魏女士直言,感觉有的托管班大部分托管人员没有教学经验,托管班更像扮演了一个“保姆”角色。

  据了解,当下甬上的暑期托管班以月计费,一般300元到1500元不等,普遍在500元以上,尚不包括中餐费,虽然给孩子花钱家长不心疼,但“付出是否有收获”是家长们最关心的。

  齐先生同样抱着这样的心态给女儿找托管班。齐先生所在社区一名退休教师开设小学生家庭暑期托管班,托管时间为上午8时至下午5时半,“按照所列项目,孩子除了写暑假作业外,没有实践提高项目。”齐先生接连看了3家托管班,情况都差不多,为此他很失望。

  “托管班除了督促学生完成作业、提供营养午餐、保证人身安全外,还应安排一些适度的体育娱乐志愿服务等户外实践活动。”齐先生向记者说出家长的心声。

  但现状是,甬上民营托管机构良莠不齐,存在经营资质不完备、服务收费不规范、安全卫生无保障、人员管理水平低等诸多问题。

  作为基础教育延伸服务的主要形式,除了最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托管教育机构还应具备科学的教育理念、相对稳定的专业人员队伍、合适固定的教学场所。“这些需要一定的成本,但鱼目混杂的现状,无序的竞争态势,质量的保证与提升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位业内人士直言。

  家长希望社区能介入

  社区心有余而力不足

  采访调查中,市民胡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有单位开办过职工子女假期班,负责看护孩子、辅导作业,但如今基本都不开了,许多低年级孩子的父母都会遇到看护难题。倘若社区能开办就好了。”

  有这样心声的家长不止一位。“要是社区能办个像老人照料中心那样的暑期托管班,我们就省事多了。”采访中,很多家长表示由社区提供托管这项公共服务不仅妥当,而且令人放心。

  那么,社区究竟能否承担起暑期学生的托管工作?

  记者了解到,在甬上,条件好的社区设有图书馆、活动室等,这往往成为一些家长“托管”孩子的场所。

  “有些家长去上班了,小朋友就暂时留在社区阅览室看书,或进行打球等娱乐活动,为了保障安全,我们专门安排了义工看管。”贺丞社区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记者了解到,暑期社区针对学生除了有免费阅览室外,普遍是以开展安全讲座、亲子擂台、幸福忘年等各类活动为主,托管服务尚未涉及。

  一位街道工作人员坦言,每个社区的工作人员就那么几位,每天承担的工作任务不仅繁杂而且琐碎,如果光靠几个人承担起社区托管服务实为艰难。其次是场地问题,现在社区的工作环境虽然较几年前大有改善,但一旦开展托管服务,场地明显不足。

  社区托管是否能借鉴社区日间老人照料中心的模式开展?对此,这名工作人员表示,需要政府出力促成,否则社区托管依然只是美好的梦而已。

  明确定性刻不容缓

  加强监管亟需规范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应运而生的托管教育是一个很大的产业,目前,很多人都在争夺这块大蛋糕,但遗憾的是,在监管上却出现了盲点,导致了无序发展。

  “主要是定性不明确。”记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目前国家对这种“托管班”的管理并没有明确规定。而教育部门也说,因“私人家庭托管班”不属于民办学校教育的行为,所以也不在教育部门的管辖范围内。

  据了解,若按照合法的民办培训机构要求的投入资金、面积、消防等设施标准来要求,甬上常年托管班基本“全军覆没”。

  “有的托管班就是‘黑’着办的,只要不出事就没人来查,很多家长一般不会刻意去查询私人暑期托管班是否有营业执照等文件,离家近、方便接送是选择托管班的首要因素。”

  采访中,记者看到一些托管班的经营场所、卫生状况、人员健康、消防安全等都存在不少隐患,一旦出现意外或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将由谁来承担责任?目前,它们属于“三不管”状态,更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托管教育的意义远没有被充分认识。”对此有过研究的陆晓岗老师说,在新加坡,教育部鼓励更多的团体开办和“领养”学校附近的“学生俱乐部”,他们认为“德育在于行动”,在俱乐部,不同年龄的学生在老师的管理下,得到充分发展;低年级学生有了示范性的小老师,获得帮助更直接、更轻松;高年级学生在帮助低年级学生的同时,也能了解社会的不同阶层,并从助人中得到满足和快乐。“这是他们想要灌输的价值观和培养的社区精神。”

  在台湾,教育部门认为学生托管中心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管道,非常重视、扶持托管教育,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是35岁以上做了妈妈的女性,上岗前必须进行培训。

  宁波有识之士呼吁:“校外的儿童社会帮助和服务体系亟须进一步完善,应以政府为主导,整合社会公共资源,在寒暑假组织少年儿童开展活动。同时,对社会上层出不穷的营利性托管机构,也要建立评估体系,加强管理,为少年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假期服务。”

  当下,已有教育专业人士默默行动,打造理想中的托管教育课堂,在这一课堂中,倡导校外阅读,重视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不同年龄学生的合理互动,落实“童蒙养正”,组织家长沙龙;并设立“入读门槛”:要想孩子托管,家长先上“家长公益课堂”。相信这一星星之火,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燎原。

  记者 王佳 文/摄

[1]  [2]  下一页  尾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