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教学中,学校老师会邀请一些有丰富经验的校外专家来讲课。课堂之外,老师还经常带我们去工厂实地考察实践,正是这样的教学模式,让我们不出校门就锻炼了动手能力。”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机械专业的大三学生董逸翔简单概括了该院近年来实施的“多维课堂联动”教学模式的内涵。而他也成为了该教学模式的受益者之一,因为就在前不久,他和同学一起合作的《宁波微儿玩具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项目,获得了浙江省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
作为浙江省首家进行高校体制改革试点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始终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强和实践能力强的“两强”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学子。
创举:开创独立学院“浙江模式”
独立学院的“浙江模式”是指以普通公办高校作为举办主体,主要依托母体高校的教育资源来实施办学的独立学院创办与发展的模式。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是我国独立学院“浙江模式”的典型代表。学院既拥有环境优美的独立校园,又与紧密相连的宁波大学融为一体,能充分共享宁波大学的校园文化、学术氛围等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等。经过几年发展,该院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2010年学院还被授予首批“全国先进独立学院”荣誉称号。
浙江省独立学院十多年的发展也证明,“浙江模式”独立学院的办学起点高、办学质量好、推进教育资源共享效果好,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受教育者的权益,在实践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特色:“项目驱动”模式培养学生
用上万根吸管拼接的“蝴蝶”、用折纸理念设计的“房子”、镜像改造后的“天一阁”、用食盐精雕成各式“餐具”和饰品……在刚刚闭幕的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展中,学生的专业水准和精彩创意受到了不少文化创意企业老总的好评。
这是该院多年来坚持“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果,也是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体现。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曾对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的“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我参观过很多大学科技园,你们这种‘项目驱动式’的人才培养工作做得很扎实,产学研之间结合得很好,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类好做法。”
刘志龙是一名法律老师,也是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法律援助工作站站长。作为宁波首个利用高校资源设立在民间的法律援助站,主要成员是在校的法学专业学生,他们在帮助周围群众解决法律问题的同时,也锻炼了自身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这种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互补的“多维课堂联动”教学模式,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砝码:紧跟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
近年来,学院在共享宁波大学国际合作交流资源和渠道的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众多出国深造机会。近三年有80余人通过上述项目出国交流学习。
方璐和张蔚青是07级英语5班的学生。2010年暑假,她们俩赴美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文化交流实践。方璐被分配在了一家著名的公园及度假村管理公司的客房部,“工作量比较大,美国人对工作的质量要求也比较高,但是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化教育,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11年起,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还开设了“经济与管理国际实验班”和“信息技术国际实验班”,进行国际化教学改革试点。
成果:为社会输送大量优秀学子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坚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根本目标,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走出一条特色和错位发展的办学之路,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实践能力强和自主学习能力强的“两强”学生。
近年来,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通过开放办学,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学科建设,促进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紧密结合和良性互动。通过多种方式的共同努力,学生培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2011届毕业生签约率在全省本科院校中位居第三,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撰文 沈莉萍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