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出行难、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近日,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举办了一场“宁波交通的现状与未来”的主题沙龙,就宁波未来城市交通以及近期对策提出了设想。
发展公交导向型城市
宁波未来城市格局决定了小汽车导向型的结构难以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而慢行导向型结构与未来高效率的发展方向不相符,也难以支撑框架拉大后的空间布局,因此城市的发展只能采取集约化的公交导向型的模式。
理想的交通模式应当是以公共交通为一级主体,慢行交通为二级主体,私人汽车交通为补充。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出,未来的宁波应当实施公交都市战略。而公交都市应具备5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紧凑城市,市区70%以上人口居住和就业集聚在公交走廊两侧;二是公交为主,公交出行占全方式出行的50%以上,公交出行占机动化出行的70%以上;三是模式多元,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为主体,常规公交为补充、与其他运输方式便捷换乘”的一体化城市客运体系;四是统筹衔接,实现市内交通与对外交通、地下交通和地面交通、机动化和非机动化交通的有机结合和有效衔接;五是空间提升,集成轨道、常规公交、慢行系统及交通环境等要素,打造安全、畅达、绿色的交通空间。
出行天平向公交倾斜
目前,国内交通拥堵严重的一些一线城市陆续发布限制机动车发展的政策,推行公交优先的措施,引导市民出行的天平向公交倾斜。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认为,近期宁波的交通策略也应朝这一方向努力。
一是引导小汽车合理发展使用。包括减少停车福利、特定区域特定处理,即在核心区利用高停车收费抑制停车需求,引导居民出行向公交转移;借鉴其他城市的限购政策,控制小汽车总量发展。另一方面,推进快速路建设,形成交通保护圈。
二是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借轨道建设契机,考虑同步配置公交车、出租车、非机动车等多种衔接交通设施,通过换乘增大轨道交通吸引力,同时加强公交场站建设,特别重视“公交+轨道”换乘。
三是优化调整常规公交线网,分离轨道沿线客流,增加放射衔接线路,加强轨道交通与主要客流吸引源的客运联系,加大轨道交通对沿线客流的吸引。
四是促进公交专用道成网。近期可推动公交专用道形成“四横两纵”的格局。
五是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周边设施,提高内外交通转换效率。如在铁路南站等综合交通枢纽即将投入使用的阶段,优先完善公交设施,与城市公交形成立体换乘、无缝衔接。
六是重视慢行,推动“慢行+公交”换乘。近期可考虑结合轨道站点和大型公交枢纽点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
公共交通吸引力亟须加强
出租车少,打的难;公交车难等,行路慢,线路绕,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市民出行选择。对此,嘉宾们一致认为,引导公交优先,首先要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并希望公交车系统的网络能够更密集,线路能够更合理。同时,希望能够设立公共自行车租借系统。
宁波日报记者王岚 通讯员叶建明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