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农工党宁波市委会为缓解“电荒”出良策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7-17 09:32:46报料热线:81850000

  连日来的高温酷暑不断抬高我市的用电负荷,近来宁波电网统调负荷超过了800万千瓦。据电力部门估计,在高温极端天气下,预计今年夏天宁波电网统调负荷达到1000万千瓦,全市最大用电缺口将达130万千瓦。

  其实,近年来我市电力缺口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十二五”开局的2011年,我市遭遇了最严重的“电荒”。去年7月26日,宁波电网最大统调负荷再创历史新高,达824.8万千瓦,同比增幅为9.5%,电力缺口近100万千瓦。

  农工党市委会调研组分析指出,我市电力之所以紧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电力资源配置的行业垄断。在现行电力体制下,电力的生产、销售以及电网建设,均由国家电网、电力公司由上至下进行垂直控制。宁波的电力企业,绝大部分属于统调电厂,电力产出以后,必须先并入华东电网,再由华东电网分配到各省一级电网。

  二是全省和全国性的“硬”缺电。浙江是能源严重匮乏的省份,只能依靠外购电力来弥补用电缺口。前年以来全国出现了大范围“电荒”现象,外购煤电难度很大,且外购电力也很难弥补浙江日益扩大的用电缺口。

  三是电力生产总量不足。不断攀升的煤气油价、融资成本、人力成本、环保开支等使得电力生产企业的亏损面不断扩大,不少处于停产状态。同时,节能减排指标考核导致我市部分电厂关闭。

  四是产业转型升级缓慢。我市重工业主导发展的现状、工业重型化发展趋势的日益明显导致了全社会用电量的不断攀升,第二产业用电几乎占全社会用电量的90%。

  五是用电需求增长过快。我市“十二五”期间安排了675个重大项目,能源消费总量将持续刚性增长。民用空调负荷增加较快,高峰时段超过120万千瓦。

  农工党市委会调研组在深入分析后,对如何解决电力紧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颇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一是发挥电力宏观调控作用,“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制定电力发展规划,把电力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社会经济发展布局的先导因素、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严格实施项目节电评估审查评价制度,“倒逼”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抑制电力需求的过度增长。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低耗电产业的发展,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切实在节能增效上下工夫。

  二是大力开展清洁能源发电,发挥地方电厂积极作用。从宁波实际出发,大力鼓励风电(海岛风电)和生物质能、垃圾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在土地、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推进海岛电网建设,力争风电发电量比例达到10%。大力支持地方电厂的发展,积极发展热电联产、热气联产,摊薄企业的发电成本。

  三是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不断提高用电管理水平。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普遍建立有序用电管理组织,建立用电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实施电力精细化管理,建立电力总体平衡预警机制。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平台上加快“智能电网”建设,集中力量开发智能输变电、自动化智能设备、智能家居、电力高端智能等智能电网产品,建设“智能电网”示范小区。

  四是广泛宣传节电节能理念,积极创新推广节能技术。

  五是推动电量分配办法改革,争取用电指标、政策空间。

  宁波日报记者吴向正 通讯员周其平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农工党宁波市委会为缓解“电荒”出良策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7-17 09:32:46

  连日来的高温酷暑不断抬高我市的用电负荷,近来宁波电网统调负荷超过了800万千瓦。据电力部门估计,在高温极端天气下,预计今年夏天宁波电网统调负荷达到1000万千瓦,全市最大用电缺口将达130万千瓦。

  其实,近年来我市电力缺口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十二五”开局的2011年,我市遭遇了最严重的“电荒”。去年7月26日,宁波电网最大统调负荷再创历史新高,达824.8万千瓦,同比增幅为9.5%,电力缺口近100万千瓦。

  农工党市委会调研组分析指出,我市电力之所以紧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电力资源配置的行业垄断。在现行电力体制下,电力的生产、销售以及电网建设,均由国家电网、电力公司由上至下进行垂直控制。宁波的电力企业,绝大部分属于统调电厂,电力产出以后,必须先并入华东电网,再由华东电网分配到各省一级电网。

  二是全省和全国性的“硬”缺电。浙江是能源严重匮乏的省份,只能依靠外购电力来弥补用电缺口。前年以来全国出现了大范围“电荒”现象,外购煤电难度很大,且外购电力也很难弥补浙江日益扩大的用电缺口。

  三是电力生产总量不足。不断攀升的煤气油价、融资成本、人力成本、环保开支等使得电力生产企业的亏损面不断扩大,不少处于停产状态。同时,节能减排指标考核导致我市部分电厂关闭。

  四是产业转型升级缓慢。我市重工业主导发展的现状、工业重型化发展趋势的日益明显导致了全社会用电量的不断攀升,第二产业用电几乎占全社会用电量的90%。

  五是用电需求增长过快。我市“十二五”期间安排了675个重大项目,能源消费总量将持续刚性增长。民用空调负荷增加较快,高峰时段超过120万千瓦。

  农工党市委会调研组在深入分析后,对如何解决电力紧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颇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一是发挥电力宏观调控作用,“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制定电力发展规划,把电力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社会经济发展布局的先导因素、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严格实施项目节电评估审查评价制度,“倒逼”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抑制电力需求的过度增长。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低耗电产业的发展,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切实在节能增效上下工夫。

  二是大力开展清洁能源发电,发挥地方电厂积极作用。从宁波实际出发,大力鼓励风电(海岛风电)和生物质能、垃圾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在土地、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推进海岛电网建设,力争风电发电量比例达到10%。大力支持地方电厂的发展,积极发展热电联产、热气联产,摊薄企业的发电成本。

  三是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不断提高用电管理水平。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普遍建立有序用电管理组织,建立用电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实施电力精细化管理,建立电力总体平衡预警机制。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平台上加快“智能电网”建设,集中力量开发智能输变电、自动化智能设备、智能家居、电力高端智能等智能电网产品,建设“智能电网”示范小区。

  四是广泛宣传节电节能理念,积极创新推广节能技术。

  五是推动电量分配办法改革,争取用电指标、政策空间。

  宁波日报记者吴向正 通讯员周其平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