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南方周末“2012中国经济论坛”在宁波举行,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出口已经告别“黄金时代”,但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企业如果有独到的眼光、有自己的特色,仍然大有可为。
叶 檀 出口告别“黄金时代”
叶檀在论坛上表示,以前那种单纯依赖出口就能赚钱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贸易就以两位数增长,中国加入WTO以后,基本上以20%的速度增长。当时只要敢借钱搞几条生产线,不管是生产电视机还是生产袜子,都能赚钱。但这个生产什么都赚钱的时代结束了。”叶檀说。
叶檀还提醒,美国目前出现了制造业回流的趋势,虽然美国的小家电、电视机不可能都搬回去,但那些能用机器代替人、附加价值较高的行业搬回去的可能性较高。
企业家 外需萎缩严重
来自义乌的新光控股集团董事长周晓光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情况了如指掌。她说,义乌小商品市场很多店面都是前店后厂模式,成本压力非常大,目前中东商人来义乌的数量大幅下降,拿货的量也比往年少。
这位以做饰品起家的女企业家还透露,2004年全国有装饰品企业4800多家,2011年统计时只剩3000多家,三分之一已经没有了。
中国制造网副总裁许剑峰认为,外需的缩减是不争的事实,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还很强劲,但沿海城市较差。“富士康从深圳搬出去,深圳的出口马上几个点就不见了。行业洗牌程度有可能还要加剧,这可能是产业转型升级中不可避免的。”他说。
专 家 20年后外贸依存度回归正常
“为什么美国出口占GDP的比重始终不超过20%,而中国在过去20年最高达40%?”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军的提问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他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出口加工比例高,加工出口里面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比例高。20年以后中国会回到一个大国正常的贸易依存度,出口占GDP的比重会降至20%左右。
出路在何方?
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之下,企业如何寻找出路?
叶檀在论坛上举例说,福建一家企业生产的手机很便宜,主要卖给中东地区,国内都听不到这个品牌,但它在国外新兴市场的占有率接近全球第一。因为中东地区的人们在沙漠里的时间比较多,不怎么上网,喜欢把手机挂在骆驼背上听音乐,他们不需要智能手机,但需要手机待机时间长、能听音乐。这说明,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如果企业有独到的眼光、有自己的特色,仍然可以找到市场。
“我觉得浙商最强的就是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船小掉头快。”周晓光说,义乌不少商务在向电子商务转型,去年义乌从事电子商务的商户有4万多户,销售了好几百亿。“这几年我们公司销售业绩的增长也主要来源于电子商务。”
许剑峰认为,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中小企业不能贪大,要做强不求做大。他建议宁波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进行创新。“香港利丰公司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经营出口贸易、经销及零售三项核心业务,从韩国进纱线,从中国进棉布,赚中间利润,做得非常大,已经成为一家跨国商贸集团。”
东南商报记者 薛智谊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