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课堂”现场。记者 张昊 摄
昨天上午,在江东区福明街道新源社区里的“道德讲堂”,座无虚席,来自全市约50个社区的负责人参加了全市“道德讲堂”建设现场推进会,这么多人的旁听也使得这堂课变成了第一场全市的道德公开课。
社区居民:
听身边的好人好事很亲切
一首旋律悠扬而平和的歌曲响起来,大家都起立,齐声歌唱《公民道德歌》:“道德重如山,道德贵似金,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
很多来听课的社区书记对这首歌还不熟,只是随着前排的居民们哼唱。但是一曲唱下来,他们告诉记者确实“感觉不一样”。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余红艺对这样的形式很赞赏:“我也是第一次听‘道德讲堂’,第一次唱这首歌。用这样柔和的音乐来开场,特别合适。一曲听下来,心都静下来,自然而然地导入对自己的反思,对道德的感悟。”
大家坐在一起继续收看视频短片,放的是“感动中国”2011年度获奖者孟佩杰从8岁起侍奉瘫痪养母12年的故事。片子放完,主持人说:“在我们身边,在我们新源社区,同样有一位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榜样,她的事迹同样感动。她就是好媳妇陈秀翠女士。”主持人还请上社区宣讲员邓锦蓉,给大家讲起自家社区陈秀翠的故事。
陈秀翠照顾患帕金森症的婆婆已有10年。在夏天,由于老人大小便失禁,她每晚都要起床五六次,帮婆婆擦身、清洗;到冬天,怕老人瘫痪的下肢冻伤,睡觉前给老人按摩泡脚。陈秀翠的话说得朴实:“婆婆年轻时吃过不少苦,拉扯大儿女不容易,再说照顾好老人是我们晚辈应该做的。”
听的都是身边邻居的故事,大家听得很入神。故事还没讲完,前排的一些女士眼眶都红了。
社区书记:
讲堂聚集道德的微光
“在‘道德讲堂’里,台上台下都是熟面孔,话里话外都是身边事。”新源社区党总支书记梁利芬告诉记者,我们这样设计,就是要避免道德模范“高大全”的宣传形象,把一个个有名有姓的身边好人,一件件可信可学的凡人故事,请上讲台,放大身边的感动,聚集道德的微光。
新源社区从去年开始率先组织成立由社工和居民组成的“草根讲师团”,设立了200多平方米的“道德讲堂”,从今年3月份开始了第一堂“道德讲堂”课。课程内容设计得很有参与感,除了唱歌曲、看短片、讲故事以外,主持人还带领大家诵读《孟子》里的篇章,一起讨论乘车礼仪,最后还作一番点评。
新源社区居民徐秀玉告诉记者:“这个讲堂办得好,亲切,我每次都来听。”
宣传部长:
听一堂道德课,能够温润心灵
走出课堂,很多人还在互相讨论、回味着课程。北仑区迎春社区党支部书记邱赛君告诉记者,这种新形式让老百姓讲述自己亲历的事、发生在身边的事,寓道德规范于鲜活的故事之中,使我们大家通过这些生动感人的人和事,感悟到道德的真谛。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余红艺对课程也赞不绝口:“现在社会节奏快,竞争压力大,人心就容易‘干枯’,来听一堂道德课,能够温润心灵。我想哪怕是受了挫折、打击的人,走出课堂,都会打开心结。”
记者从“道德讲堂”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获悉,今年,我市将在全市推广“道德讲堂”。同时,将以道德模范评选、“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为载体,广泛开展“宁波好人”评选活动。建立推荐评选机制,自下而上,进行层层推荐、层层评选,挖掘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平民英雄”,发动群众参与身边好人评选活动,评选出社区好人、县(市)区好人、市级“宁波好人”,树立一大批群众可信、可亲、可敬、可学到身边好人。
东南商报记者 张昊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