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宁波特色的“道德讲堂”
7月10日晚上7时半,宁波市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活动在江北日湖广场举行,一阵铿锵有力的锣鼓声过后,相声、四明南词、宁波走书、音乐快板、越剧表演唱等节目一一亮相,这些节目生动地诠释了道德模范助人为乐、诚实守信、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和动人场景。现场近千名社区居民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是我市一个流动的“道德讲堂”,这个“道德讲堂”由市文明办、市文联主办,市曲艺家协会承办,每年都要选取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由我市文艺家编写创作后,用艺术的形式彰显道德的力量。
鄞州区创新“道德讲堂”模式,建设体验式“道德讲堂”。该区中河街道正在建设天天道德体验馆,该馆选址在盛世天城小区,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倡公民道德素质为宗旨,推广“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精神,通过现代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推出道德数字化体验馆的概念。
馆内设有来宾留影系统、决斗智慧堂等,其中很多和道德教育有关。在名人名仕集锦系统中,触屏显示器内安装了各类名人、道德楷模的小故事,可以让使用者自由选择。在德育小游戏系统中,触屏电脑内安装了各种德育益智小游戏,如八荣八耻翻翻看,文明标识连连看等,让参与者寓教于乐,在游戏的过程中接受道德教育。在道德播放厅系统中,观众可以点播各类精神文明电影。
讲身边的故事更有温度
在我市的“道德讲堂”里,很多道德楷模本人亲自上台讲自己的故事,使故事更富有情感和温度。
65岁的王红娣是镇海招宝山街道总浦桥社区的居民,四十多年来,她悉心照料智障的弟弟,甚至为了弟弟终身未嫁。演绎这段感人亲情的王红娣,于今年5月被推荐为镇海区“道德讲堂”的主讲人。当她在“道德讲堂”上讲完自己的故事,很多居民热泪盈眶。
我市“道德讲堂”的绝大多数宣讲人是一些热心志愿者。其中退休干部和教师是一个很大的群体。
7月16日上午,北仑区凤凰社区假日学校邀请区关工委讲师团的董丽华老师在社区“道德讲堂”给70多名小学生举办了以“礼行天下”为主题的道德教育讲座。董老师从孔子的名言———“不学礼,无以立”入手,利用精制的PPT,结合一个个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从青少年社会礼仪、传统礼仪、家庭礼仪、个人礼仪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一些有演讲才能的干部,也是“道德讲堂”的重要师资,招宝山街道机关干部赵锡云就是其中一位,他通过对镇海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成员的深入采访,把他们的故事变成了“道德讲堂”的重要素材。
“道德讲堂”讲师在挖掘身边感人故事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身边的道德楷模。镇海区庄市街道先后挖掘出了照顾瘫痪公公六年的董亚娟、让爱撒向大山的陶进等十多位道德楷模。
建机制保证宣讲有质量
为了推进“道德讲堂”工作,市文明办于今年4月发出了在全市开展“宁波市民道德讲堂”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建设内容,要求“宁波市民道德讲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四德”建设为重点内容,以“六个一”为基本流程,以“六个我”为主要模式,以“六个有”为建设标准,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六个一”流程——“唱一首歌曲”:每一次开讲前,组织学唱一首道德讲堂主题歌曲;“看一部短片”:围绕主题,组织群众观看一部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事迹的短片;“诵一段经典”:组织群众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语录;“学一点礼仪”:每次讲授一点生活礼仪、职业礼仪及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知识;“讲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体现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作一番点评”:由群众评议身边好人故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六个我”模式——“我听”:听取先进事迹宣讲;“我看”:观看短片、情景剧表演等;“我讲”:群众自我宣讲道德故事;“我议”:讨论现象,评议行为;“我选”:由群众推荐选树先进人物;“我行”:引导群众在认识、接受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后,群起效仿,转化行为。
“六个有”标准——有制度:有一套规范有序、运作便捷的管理机制;有阵地:有专门的“道德讲堂”场所、统一的背景、LOGO标识等环境氛围;有队伍:有一支“自身素质强、道德素质高、文化修养好”的专兼职结合的社会化宣讲队伍;有活动:有具体的活动计划和活动记录,每两月至少开展一次活动;有经费:有必要的工作经费作保障;有成效:活动效果好,群众愿意听,有感悟、有收获。
我市一些县(市)区也规范了“道德讲堂”。镇海区用四个“规范”推进“道德讲堂”建设。即规范教育内容,重点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感恩、慈孝等内容。规范教育流程,通过社会公开征集,设立统一的LOGO标识和讲堂背景。规范教育队伍,聘请高校和中小学教师、道德模范、组建社会化宣讲队伍。规范教育网络,综合利用市民学校、基层党校、民工学校等阵地,开设机关、社区、家庭等基层道德讲堂。
宁波日报记者 杨静雅 实习生 刘骥文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