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新闻网讯(记者陈秋君 通讯员徐 莉)是上班赚钱还是回家照顾孩子?这个问题曾困扰了许多外来务工的妈妈们,现在蛟川街道石塘下村的爱心再就业基地给了她们“鱼和熊掌兼得”的机会。
7月16日一大早,四川人奚群和她的小姐妹便赶到石塘下村的村民服务中心找工作。原来,租住在金属园区的两姐妹是听说这边有个爱心再就业基地慕名而来的,“下半年我们的孩子要在春苗幼儿园上学了,在这里干活的话还能顺道接送孩子上下学。”
2011年,本报曾报道蛟川街道有一条人性化的“妈妈流水线”,这条生产线由蛟川金锚楼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从金慰(宁波)电子有限公司外包而来,招的便是每天需要接送孩子的“妈妈工人”。那么,与“妈妈流水线”相比,这个爱心再就业基地有何不同?
据了解,“妈妈流水线”的拥有者蛟川金锚楼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属自负盈亏的私营企业,而爱心再就业基地完全是公益性质,由石塘下村党支部搭建平台,于2009年9月成立,为辖区内及周边的居民提供就业服务。
石塘下村不仅将村民服务中心一楼的一间房间腾出作为爱心再就业基地的工作室,还派专人负责基地的日常运营。两年多来,爱心再就业基地从蛟川街道,甚至是北仑区的外贸企业揽来手工活,帮助石塘下村及周边地区近80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其中70%-80%为外来务工人员。据介绍,承接的活计大多为装配文具、玩具等,工作内容简单,易上手,目前上岗的工人以妇女、老人为主。
安徽人刘冬梅是爱心再就业基地的一名普通工人。记者采访当天,她正在工作室里忙着装配儿童玩具。“我家住在古塘丽景,走几步就能来上班,在这边做手工活也很自由,上班时间可以自己控制。”对于现在这份工作,刘冬梅十分满意,“像这种玩具装配,是按件计算的,做得多的时候一天能完成几百个,一个月也能赚1000多元贴补家用。”
跟刘冬梅有一样想法的不在少数。据石塘下村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在该爱心基地上班的工人多是30多岁的女性外来务工者,文化程度不高,以前都闲赋在家带孩子、做家务。而爱心再就业基地就业门槛低、无需培训便可上岗、时间自由,为她们创造了再就业的机会。
据了解,该基地的手工活按件计算,工人月平均工资在1000元左右,手巧者能赚到1500-1600元。除了来工作室上班,工人们还可以将手工活带回家。石塘下村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这个工作是多做多得,工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都很高。”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