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21日北京出现大暴雨后,市民对暴雨、预警信号格外敏感。
宁波雨水多吗?接下来降雨天气发展趋势如何?气象台如何监测暴雨?暴雨预警如何发布?台汛期,可能会有几个台风影响宁波?
带着大家关心的问题,近日,帮办记者专程采访了市气象局气象专家。
超强暴雨近期是否会高发
专家:与台风影响密不可分
今年1至6月,我市平均雨量较去年同期偏多60%,较常年偏多43%,已接近历年最高降水量。
“宁波,可产生强降雨的,大多与台风、强对流、梅雨锋有关。”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黄鹤楼说,现在正值盛夏,正是短时强降水、台风暴雨的高发期。接下来的八九月,是台风经常“光顾”的季节。
在查阅了近年来的气象资料后,黄鹤楼告诉记者,近20年来,只有1993年,全年没有一个热带气旋影响宁波,1994年到2011年的七八月间,或多或少都有台风的“身影”,哪怕影响时间最短的只有一天(1998年)。
黄鹤楼说,一般来说,年均有两至四个热带气旋影响宁波,台风的高发季节是8月与9月,尤其是8月,像近期的9号“苏拉”和10号“达维”。在最近的50年里,发生在8月的台风有82个,留给了宁波不少“伤痛”。
2009年8月6—10日,受8号台风“莫拉克”影响,我市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平均雨量宁海310毫米,奉化261毫米,最大雨量奉化南溪口近500毫米,西部山区普遍在300毫米以上。台风造成奉化3人死亡,1人失踪。
台风活跃季,随时可能会带来强降雨。气象专家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随着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增强增多,台风活动的规律也更加难以把握,使得防台防汛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今年梅汛期的首场暴雨,雨带的徘徊、雨时的延长,与远在万里之外的4号强台风“古超”、5号热带风暴“泰利”这两个热带气旋的外围环流也有关系。
暴雨预报为啥有时会不准
气象部门:局部暴雨是预报难点
“天气预报说要下雷阵雨,可有时候到了晚上都没见雨滴,还闷热得很,雨具都没用上。”近期,常有市民这样抱怨。
为什么雷雨、暴雨预报有时会不准?专家的回答是:预报的产生需要经过很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春夏季节的雷阵雨天气,局地性强,有时江北下着暴雨,海曙却是大晴天。长时效的这种强天气的落区预报,至今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例如,一块降水云只有数十公里大小,可能只在数十公里范围内出现降水。目前我国的高空观测站,在人员密集的东部地区,每200多公里才有一个,在人员稀少地区数量会锐减,上千公里才有一个,这样用大网格数据来分析小尺度降水云就会出现很大偏差,就像用大网捞小鱼一样。”
“时间上也如此,每天只有早8点和晚7点两次升起探空气球进行观测,其他时间仅靠地面观测站进行观测。探空气球升起时若没有遇到云,就无法准确预报。”
“天有不测风云”。黄鹤楼表示,虽然大气运动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天气本身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往往受局地影响,特别是夏季,降雨过程复杂,经常是在没有明显征兆的情况下突如其来,而且分布非常不均匀。
“天气预报只是一个概率预报。以降水为例,观测到冷空气入侵即将降下暴雨,这一过程是可以准确预报的,然而具体到这场雨将会降落到哪个地区就只能提供一个概率了。”
有时明明预报的是雷阵雨,怎么下着下着就成大暴雨了?专家称,不同天气,预计的准确率高低不同,夏季高温以及冬季冷空气南下造成的强降温,较容易预报;暴雨,特别是局部暴雨,属于预报的难点。
气象专家解释,预报里的雨“变卦”,与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效应有关。热岛能量迅速累积,遇到冷空气的激发,就容易出现强对流天气。
7月11日,市区就出现过七塔寺下小冰雹、沧海路下暴雨、海曙却是艳阳天的气象奇观。宁波气象台专家告诉记者,当天,宁波的热对流是比较弱的,这一条对流带只在江东到北仑方向。全市200多个自动气象监测站中,只有15个监测到了降雨。
专家表示,暴雨预测是个世界性难题,特别是定量、定时、定点预测。美国24小时暴雨预报准确预报率也只有23%。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先后建立了208个自动气象站。气象监测密度已基本达到城区3至5公里,其他区域8至10公里,我市监测水平和预报预警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
为何不一步到位发布最高级别预警
气象部门:发布预警有流程
不少市民质疑每次暴雨来临前,气象部门发布预警的时间总是“赶不上趟”。对此,气象部门以6月17日宁波的首场梅雨为例,进行了一次预警梳理。
6月17日,甬城雨水不断,而且越下越大。当天,气象部门连发4次预警:19:52,市气象台紧急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20:34,提高至暴雨橙色预警;22:07,又将暴雨橙色预警改为暴雨红色预警;随后,市气象局和市国土资源局还联合发布地质气象灾害等级预警,提醒有关部门、企业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市气象台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天之内连续发布4次预警,说明情况已经比较紧急,而且向严重方向发展,从预报来说,已经做到了对公众的提醒。
不少市民也有这样的疑问,这雨眼看着越下越大了,气象台还在逐级地发布预警,为何不一步到位发布最高级别的预警,让市民提前做好预防?
市气象台解释说,发布预警是有流程的,主要的作用是预计未来3小时可能出现的状况。暴雨预警信号共分为4种,分别是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根据天气状况的不同,发布相应的预警信号。如:暴雨红色预警的含义是“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值班员对气象变化实行24小时监测,并根据最新情况作出预报,只要通过雷达监测到回波,市气象台会及时向市民发出预警。”陈有利台长表示,有时因天气变化快,市气象台会不断升级或降级预警信号。
在这次强降雨过程中,气象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气象网站、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等,以及手机短信、微博等向社会公众及时发布了暴雨、雷电、地质灾害预警。市民可以通过电子显示屏、电视、广播、“96121”气象自动答询电话、手机气象短信、报纸、网站等多渠道广泛、便捷获取气象信息。
目前,我市的公众气象预报时效已延长到7天,并开展了短时临近预报。同时在遇上台风、暴雨、高温、低温、大雾等灾害性天气时,宁波市气象台统一发布预警信号,并在15分钟内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播发该预警信号,让市民及时调整衣食住行计划。
仅2011年,市气象台发布台风、暴雨、高温、雷电、大雾、道路结冰等各类预警信号120次,有效强化了气象灾害防御的警示性,提高了信息发布的及时性。
宁波日报记者 金晓东通讯员祝 旗文/摄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