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汪顺家中,汪爸爸(左二)、汪妈妈(左一)以及汪顺的堂弟、婶婶在电视机前一起看汪顺的比赛。记者崔引摄
汪顺在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预赛中。
“汪顺的比赛会直播吗?一般预赛都没有直播的。”昨天傍晚,汪顺的父母如往常一般守在电视机前,他们的儿子马上就要比赛了,电视画面还没有游泳比赛的镜头,汪顺的妈妈有些忐忑不安,生怕看不到儿子的“大考”。比赛结束后,已经成为半个游泳专家的汪顺爸爸汪严守有些失落,“这个成绩,进不了半决赛。”
一部“热线电话”
“6点14分的比赛,不知道有没有直播,我们也等着呢。”“是今天的比赛,马上要开始了。”昨天傍晚,记者来到汪顺家里,汪严守只来得及打了个招呼,就继续忙碌地接电话了。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的手机几乎就是一部“热线”,有亲戚朋友打来的,还有记者采访的。“我前几天给朋友们都发短信了,告诉他们汪顺的比赛时间。”汪严守自豪地说,“这几天电话都没断过,都是来问汪顺的。”
比赛的两分钟时间,电话终于沉寂下来。等到比赛一结束,汪严守又成了热线“接线员”。“嗯,有直播的,我们刚看了。”“成绩不太好,有些遗憾。”“不知道能不能进半决赛,我们问问看。”
一盘险些糊了的菜
直播开始,汪顺的父母都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凑到电视机前面。“有直播,有直播!”汪顺妈妈兴奋地喊着。汪顺婶婶正在厨房热菜,听到声音也奔了出来,而坐在楼梯口的汪顺堂弟同样跑了过来。“哪个是汪顺?”“第六道,戴黑帽子的。”一家人七嘴八舌。
比赛开始后,汪顺处于落后位置,虽然他听不到,但一家人还是在电视机前情不自禁地喊着“加油”,不由自主地拍手鼓劲。比赛结束,大家静静地等着成绩公布,厨房里传来煮菜的“吱吱”声,汪顺婶婶突然反应过来,“菜要糊了”,赶紧又钻进了厨房。
一段难熬的等待
“落后挺多的,不知道成绩到底多少?”在等待成绩公布的几分钟里,汪顺妈妈喃喃地自言自语。大家盯着电视,时间似乎格外漫长。2分00秒85,成绩显示出来后,汪顺妈妈有些失望,又带着一丝希冀,“再问问看,能不能进半决赛?”宁波市游泳训练中心主任王丹明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这个成绩,汪顺晋级半决赛无望。“之前的接力赛也是状态一般,所以他没有参加。”王丹明说。
得到确切的消息后,汪顺妈妈安慰着丈夫,同时也安慰着自己:“汪顺最好成绩是1分58秒多,大多数情况下就在2分钟左右,这个成绩也正常的。他还有提升的空间,以后看看他的进步程度吧,也许下一届就有戏了。”
一个记录成长的“刻度”
准备离开汪顺家时,记者突然发现客厅门柱的白墙上,划了一道道的“刻度”。“这是汪顺成长的记录。”汪顺妈妈笑着说,“2001年10月27日,1米36,这是我们刚搬来的时候,给汪顺量的身高。最后一道是去年8月3日他回来的时候量的,已经1米90了。”
说到记录汪顺身高的原因,他妈妈连忙澄清,“不是因为游泳才量的,小孩子的身高都有一个标准的,我们当时也就是看看他在不在正常范围内。”2002年1米42、2004年1米50……汪顺就在这一道道划痕中长大。
在汪顺开了“先河”之后,他的堂弟堂妹们也开始在这个特殊的“刻度表”上记录自己的身高,20公分宽的白墙上密密麻麻都是划痕。已经从失落中恢复的汪严守乐呵呵地说:“以后我们的房子重新装修了,这里也不能刷掉。”
从汪顺家走出来,他父母不停地嘱托着记者:“希望大家继续给汪顺多鼓励鼓励。”
东南商报记者蒋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