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宝峰教孩子们打四明内家拳。
中国宁波网讯 由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本报共同主办的“非遗小卫士”暑期集训营昨天进入第二天,内家拳和传统游戏这两堂课是不少孩子所期待的,也让他们收获良多。
“练拳可以防身,以后老爸打我就不怕了”
昨天的内家拳这堂课,由宁波武术圈内鼎鼎大名的四明内家拳传承人夏宝峰进行讲授。
四明内家拳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夏宝峰介绍,内家拳起源于明代道士张三丰。清初黄宗羲所撰《王征南墓志铭》中对内家拳也有评述:“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
听说要练拳,很多孩子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小调皮”谢骏想练拳的理由让他爸爸有点哭笑不得:“练拳可以防身啊,以后老爸打我就不怕了。”
开始上课了,夏宝峰一边授拳,一边讲解内家拳的精髓,“一套拳法,可以坐着打、站着打、走着打,还可以躺着打。”看完夏宝峰对一套拳法坐、立、走、卧的演绎后,孩子们连呼“太神奇了”!
记者发现,其实这群孩子里面,还隐藏着一个“武林高手”。就读于江东外国语学校的竺一涵,仅看外形,就比同年龄段的孩子长得壮实。“我练过武。”小家伙得意地说,“练了一两年,还在省里拿了三块铜牌呢!”
竺一涵学的是功力拳,刚劲有力、直来直去。而内家拳讲究的却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这让竺一涵有些不习惯。他撇了撇嘴,说:“内家拳很怪,跟我练的功力拳动作套路完全不一样。”
在夏宝峰的示范下,孩子们渐渐地也看出了点门道:“内家拳光一个人比划,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力道,但一旦对打,就显得很有杀伤力。”夏宝峰告诉记者,内家拳是“文练武打”,“看着很文的练法,但打起来是很凶猛的”。
谈起与咏春拳的区别,夏宝峰表示:“咏春拳站着打比较多,但四明内家拳则讲究游动,手动的同时,脚也一定要动。”
“其实这次教的内家拳,是根据孩子们的身体特点改良过的。”夏宝峰说,“这套拳术目前已经在五乡小学和泰和中学推广。”
下屙缸棋,孩子们一学就会
穿线绷、击鼓传花、接子、屙缸棋……这些久违了的宁波老底子游戏,昨天也出现在了我们集训营的课堂上。
授课的老师陆顺法告诉记者,宁波传统游戏综合起来约有71项。在他看来,老宁波的儿时游戏是宁波地方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宁波人要是没有儿时的记忆,他就失去了乡情的重要部分。”
记者发现,穿线绷、击鼓传花、接子、屙缸棋四项游戏中,孩子们最熟悉的,当属穿线绷和击鼓传花。很多孩子一拿到红线,还没等老师教,就已经在底下玩开了。
“变蝴蝶了,变大眼睛了,又变肉骨头了……”男孩谢骏一堪称穿线绷“高手”,他两只手一边灵活地在红线上翻飞,一边还看着红线呈现出来的不同造型喃喃自语。谢骏一说,他妈妈也会穿线绷,母子俩在家没事时,“就经常玩这个”。
而屙缸棋对孩子们来说相对有些陌生。“我市原创性的棋类游戏有19项之多。”授课老师陆顺法告诉记者,屙缸棋普及到了全大市而且影响面比较广。“它因地域不同有不同的叫法,在一些山区叫‘老虎棋’,有的地方还叫‘米字棋’。”
屙缸棋很好学,老师稍加指点,孩子们就都会了。于是,两两一对,迫不及待地坐在台上玩了起来。就读于宋诏桥小学的王思怡很快有了自己的感悟:“玩屙缸棋能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敏捷。”王思怡是班长,她说:“回去后,我会教班里的同学玩这个游戏。下这个棋能让我们变得更仔细,因为你每走一步都得很小心,一不留心就容易被吃掉。” 宁波晚报记者 梅薇/文 胡龙召/摄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