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市精神卫生防治办公室获悉,全市有3.5万名精神康复者,均纳入社区精防管理网络。然而,真正承担这些特殊人群回归社会的“中转站”,全市只有10来家工疗站、农疗站。
眼下,如何让这一特殊人群顺利回归社会,成为一道难题。
工疗车间吸纳50名精神康复者
“同酬不同工”解了后顾之忧
慈溪市掌起镇跃隆五金塑料有限公司专辟了一个工疗车间,吸纳了58名残疾人就业。其中,精神康复者就有50人。
掌起镇残联负责人说,这个工疗车间开起来已有两年,吸纳的精神康复者越来越多。一般上午工作,下午有安全或精神康复培训,工余还有康乐活动,公司还提供免费中餐和午休场地。
采访中,许多精神康复者告诉记者,在那里他们体会到了来自社会和集体的温暖与快乐。据了解,这个工疗车间实行“同酬不同工”,每位残疾人可拿到1180元/月,公司每月为每人缴纳“五金”700元。
掌起镇残联负责人说,他们通过劳动养活自己,也切实减轻了政府的压力。在那里就业的精神康复者过去一半靠政府出钱养着,一半靠家里供着。到工疗车站就业以来,50名精神康复者没有再发过病。
全市只有10来家“中转站”
对精神疾病的歧视造成推广难
我市某区一家农疗站的遭遇则是另一番景象。半年前,这家位于山水间的农疗站建成,还租了附近农民的10亩土地,打算安置三四十名精神康复者,通过田间劳作让他们自食其力。然而,这一计划被闻讯赶来的村民搅黄了。至今,这个农疗站无法投入使用。
“每一个工疗车间和农疗站开起来,都十分不易。”慈溪残联岑部长说,要让精神康复者与正常人一道上班,更不容易。他说,按国家税务局对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文件规定,职工人数的1/4以上是残疾人的,每位残疾人可抵税3.5万元/人/年。许多企业宁可要智力残疾和肢体残疾的,对精神康复者唯恐避之不及。“关键是企业主怕背包袱,怕精神康复者出事。说到底,还是对精神康复者的歧视。”
据了解,精神康复者的就业率低下。以一个县级市为例,该市有七八千名精神康复者,在就业年龄段且有劳动能力的有2500人,只有千余人曾工作过。
这些年,卫生、残联和民政多部门联动,逐步改善特殊人群回归社会的环境。眼下,全市有70多家托养机构,而真正依附在企业里的工疗车间或农疗站只有10来家。一位多年从事残疾康复训练的业内人士透露,托养机构只管日间照料,而且也不太情愿接收精神康复者;而真正起到回归社会“中转”作用的机构,实在太少。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