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
10年前,一位贵州的朋友送给我一份奇异的礼物。这是一张贵州安顺地区的傩戏面具,它是傩戏《五虎平西》中的狄青形象。这张由杨木制成的面具为土黄色,质地坚硬,用手轻敲,琤琤有声。据说这张面具产于民国时期,在民间艺人中流传了好几代。
这张面具制作精工,脸部油彩鲜亮,色泽丰富均匀且极为细腻,眼睛和鼻孔处都有精致的镂空。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脸部表情十分生动传神,让人爱不释手。看着这张带着几丝神秘气息的面具,仿佛拨动了我的心弦,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探寻欲望。
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查找有关面具的资料,并到处收集各种各样的面具。随着了解的加深,我被那些晃眼迷离的面具深深迷住了,渐渐地喜欢上了面具收藏。
面具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从古至今流传下来许多造型独特、风格各异的面具,这些面具被广泛用于狩猎、图腾崇拜、战争、祭祀、求雨、驱傩、装饰、戏剧等各种群体活动中。它以艺术的方式传承着历史传说,同时也是社会风俗演变的见证。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形态特征,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催生了多姿多彩的面具。
中国的面具从角色上分有动物、鬼神、英雄和世俗人物几种类型。从质地上分有皮、木、陶、泥、石、玉、铜、铁、金、银,甚至草、纸、布等皆可成为面具。从种类上分,有戴在面部上的假面、将整个头颅套住的假头、佩在胸前或腰间作装饰和辟邪的小型面具、盖在死人脸上的面罩以及悬挂在神庙、社坛等场所的面像等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南方各省傩戏盛行,在民间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傩面具。去江西出差,购得一种名叫“八十大王”的傩戏面具。八十大王相传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因被赵高和胡亥所害而得到老百姓的同情,于是他成为了驱傩的主角。该面具类似和尚,额心有“八十”二字,脸上还绘有铜钱、火焰以及各种花纹图案,造型古朴生动。回来查资料才知道,这种面具在江西傩戏中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传世不多,极有民俗文化价值。
投稿邮箱:sat@cnn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