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新闻网讯(记者江天宇实习生徐露通讯员毛磊孔亚平)
多年来,一直作为评判人民调解工作最重要标准的“成功率”,在鄞州区正逐渐被“和好率”替代。“‘和好率’既解纠纷,更解心结,使矛盾双方化敌为友,这种不断拓展调解内涵的做法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日前,省司法厅厅长赵光君对鄞州这项社会管理创新举措予以充分肯定。
3年来,鄞州年均有2万余起人民调解案件,调解成功率一直保持在“千足金”水准。但表面的“和解”往往不能真正解决一些深层次矛盾,当事双方虽然达成谅解,但心中疙瘩仍在,这也为新纠纷的出现埋下了“种子”。
如何既解纠纷,又解心结呢?今年初,“和好率”概念开始渗入鄞州2700余名人民调解员心中。用“老娘舅”的大白话来说就是:要从面红耳赤到心平气和,要从不愿理睬到笑脸相迎,从冤家变朋友。
一支支更高素质的人民调解员队伍的打造是实现调解标准从“成功率”向“和好率”转变的关键:精心挑选骨干力量加盟专业人民调解员队伍,同时加大对人民调解员专业能力的深层次培训,择优选聘医学和法学专家,为医疗纠纷和劳动纠纷调解提供专业服务;招聘专职交通事故调解员化解交通纠纷;聘请新鄞州居民作为调解员,利用“老乡”之间风俗相似、沟通方便等优势开展工作。这一系列措施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高桥镇“巾帼维稳志愿者”队伍调解后向当待点”模式,通过“责任+常规”联动,构建起群众来访的绿色通道,使矛盾接待点成为矛盾化解的“终点站”。
“‘和好率’就是要让‘老娘舅’不当单纯的‘和事佬’,而要深入调查刨根问底,让当事人辨明是非、口服心服。”区司法局局长王宁认为,虽然这样做会使“老娘舅”的工作强度大增,但社会效应不可估量。今年6月,下应街道两户居民因房屋翻新产生矛盾,接受调解后不久,其中一户家中进贼,另一户及时报警将犯罪嫌疑人抓获,这事在村中传为美谈。
“以双方接受调解后不再发生纠纷,无涉访、涉诉为基本,再通过对当事人和所在地干部群众的电话、上门回访,判断纠纷双方是否不计前嫌和睦相处。”这是目前鄞州区对“和好率”的判定标准。以集士港镇为例,该镇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今年调解成功的42起纠纷中,近八成“达标”,还有不少纠纷当事人从冤家变成了朋友。事人赠送和谐箴言、法律读本,并通过收集当事人心得等方式,激励当事人讲诚信、重德操;云龙镇积极推行“一站式接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