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县市区  >  象山
象山丹东街道有支农民登山队 登山健身成时尚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8-29 09:54:38报料热线:81850000

  每天清晨,在象山县丹东街道河东村千年古刹瑞龙寺通往钟灵庵的山岭上,登山健身的人们一路攀登,说说笑笑。8月22日是登山队聚会日,瑞龙岭头人头攒动。林海登山俱乐部负责人余根宝、钮全表站在半山平台忙着给队员分发文化衫,他俩兴奋地告诉笔者:“村民登山形成风气,连大年初一也不间断。现在队员发展到140人,来自10多个村、小区。”

  登山健身成时尚

  10年前,登山健身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河东村村民来说还是个陌生名词。今年82岁的蒋善杏老人告诉笔者,退休后他患上“三高”症,医生嘱咐他要适当锻炼。但那时人们思想不开放,看见别人跑步、登山,说是“十三点”。他每天早晚只在自家院子里小跑,练练筋骨。村里有些中老年人见老蒋步履轻松、气色不错,常来讨教养生之法。此后,田埂、机耕路上散步、跑步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2003年非典流行,电视、报纸大力鼓励群众性健身运动。这年,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河东村拓宽浇筑了从巨鹰路穿村至瑞龙寺的水泥道路。村东瑞龙岭龙盘虎踞,佛地灵秀,逐渐被河东人视为登山健身的宝地,也吸引着毗邻的邱家、河西、桥头林、后洋、大碶头、陆家、高俞、山水人家小区等村居民。队伍中,有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也有妇女、小朋友。

  登山让人健身防病,也悄悄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习惯。过去有些年轻人晚上搓麻将到深夜,第二天上班常迟到。如今加入登山队伍,早睡早起早锻炼,精力充沛干劲足。平常队员们碰见,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早上登山了吗?”

  爱心铺就登山路

  瑞龙岭长约500米,原先山涧小径崎岖不平。2003年下半年,几位丹城香客见登山者积极性高,遂与村老年协会商量,共同出资出力,开凿出616级台阶,并浇上水泥踏步,从此山涧有了相对安全的盘山道路。山路漫长陡峭,一些年纪大、体力差的登山者希望沿途有个歇脚地方。2008年,120多位登山队员、好心人自愿捐款8万元,在山腰泉潭边修筑起一块150平方米的水泥平台、一座10平方米的小亭子,并接上电线,可以烧水喝茶;还陆续安装了20余只健身器材,供人休闲锻炼。不久,热心人又在山顶开辟出一块300平方米的大平台。今年上半年,有家爱心单位出资20万元,修建了一座六角凉亭。

  在登山队,爱心故事频频上演:山道被洪水冲坏了,有人带来沙浆悄悄给补上;路上发现饮料罐、尼龙袋,有人随手捡拾带回山下;路上堆积树叶、柴草阻路,常有人自觉留下打扫砍伐。

  老党员钮增祥对登山队怀有特殊感情。10年里他腿骨折、脑生瘤,每当治疗出院,总在众人的鼓励下坚持登山康复,从散步、登山腰,直到攀上山顶,年已八十身骨硬朗。老钮每天清晨5点钟就上山,忙着打扫山腰平台,盛水烧茶迎候队友,然后收拾整理最后下山,一年到头几乎天天如此。

  近年来,这支农民登山队还经常组织大家外出旅游开开眼界。一条弯弯登山路,将一颗颗相识、不相识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宁波日报 通讯员 陈斌国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象山丹东街道有支农民登山队 登山健身成时尚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8-29 09:54:38

  每天清晨,在象山县丹东街道河东村千年古刹瑞龙寺通往钟灵庵的山岭上,登山健身的人们一路攀登,说说笑笑。8月22日是登山队聚会日,瑞龙岭头人头攒动。林海登山俱乐部负责人余根宝、钮全表站在半山平台忙着给队员分发文化衫,他俩兴奋地告诉笔者:“村民登山形成风气,连大年初一也不间断。现在队员发展到140人,来自10多个村、小区。”

  登山健身成时尚

  10年前,登山健身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河东村村民来说还是个陌生名词。今年82岁的蒋善杏老人告诉笔者,退休后他患上“三高”症,医生嘱咐他要适当锻炼。但那时人们思想不开放,看见别人跑步、登山,说是“十三点”。他每天早晚只在自家院子里小跑,练练筋骨。村里有些中老年人见老蒋步履轻松、气色不错,常来讨教养生之法。此后,田埂、机耕路上散步、跑步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2003年非典流行,电视、报纸大力鼓励群众性健身运动。这年,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河东村拓宽浇筑了从巨鹰路穿村至瑞龙寺的水泥道路。村东瑞龙岭龙盘虎踞,佛地灵秀,逐渐被河东人视为登山健身的宝地,也吸引着毗邻的邱家、河西、桥头林、后洋、大碶头、陆家、高俞、山水人家小区等村居民。队伍中,有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也有妇女、小朋友。

  登山让人健身防病,也悄悄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习惯。过去有些年轻人晚上搓麻将到深夜,第二天上班常迟到。如今加入登山队伍,早睡早起早锻炼,精力充沛干劲足。平常队员们碰见,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早上登山了吗?”

  爱心铺就登山路

  瑞龙岭长约500米,原先山涧小径崎岖不平。2003年下半年,几位丹城香客见登山者积极性高,遂与村老年协会商量,共同出资出力,开凿出616级台阶,并浇上水泥踏步,从此山涧有了相对安全的盘山道路。山路漫长陡峭,一些年纪大、体力差的登山者希望沿途有个歇脚地方。2008年,120多位登山队员、好心人自愿捐款8万元,在山腰泉潭边修筑起一块150平方米的水泥平台、一座10平方米的小亭子,并接上电线,可以烧水喝茶;还陆续安装了20余只健身器材,供人休闲锻炼。不久,热心人又在山顶开辟出一块300平方米的大平台。今年上半年,有家爱心单位出资20万元,修建了一座六角凉亭。

  在登山队,爱心故事频频上演:山道被洪水冲坏了,有人带来沙浆悄悄给补上;路上发现饮料罐、尼龙袋,有人随手捡拾带回山下;路上堆积树叶、柴草阻路,常有人自觉留下打扫砍伐。

  老党员钮增祥对登山队怀有特殊感情。10年里他腿骨折、脑生瘤,每当治疗出院,总在众人的鼓励下坚持登山康复,从散步、登山腰,直到攀上山顶,年已八十身骨硬朗。老钮每天清晨5点钟就上山,忙着打扫山腰平台,盛水烧茶迎候队友,然后收拾整理最后下山,一年到头几乎天天如此。

  近年来,这支农民登山队还经常组织大家外出旅游开开眼界。一条弯弯登山路,将一颗颗相识、不相识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宁波日报 通讯员 陈斌国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