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镇海蛟川街道石塘下村有一条“妈妈流水线”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8-30 10:54:24报料热线:81850000

  如何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家属特别是“全职妈妈”在社区发展?镇海蛟川街道石塘下村用一条“妈妈流水线”,串起了就业与家庭和谐的双赢之路。

  “全职妈妈”也能“无缝对接”

  “我喜欢这里!”来自安徽的刘冬梅还没发话,5岁的儿子杨杨先来了个抢答。刘冬梅笑着说:“这里干活离家近,上手容易,都是老乡,也有共同语言。最关键的是,这里上下班,完全按照孩子上下学时间来,干活补贴家用还能顺道接送孩子呢!”

  张恒玲同样来自安徽,孩子12岁。加入“妈妈流水线”前,她在广州打过工,也当过几年全职妈妈,对两种妈妈角色都深有体会,“是‘妈妈流水线’‘救’了我!”“以前孩子小,自己在外打工,只能过年回家一次,孩子看见我都怯生生的;后来,一咬牙回家做了全职妈妈,可每天呆在家带孩子,感觉跟社会脱节了。”她话锋一转:“这里时间自由,工作轻松,大家经常聊聊天,心情也开朗了,还能照顾孩子。”

  目前,“妈妈流水线”的工人多为30余岁的外来务工妈妈,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以前大多赋闲在家。如今,“妈妈流水线”渐渐做出了名堂,不光外来妈妈“趋之若鹜”,很多本地“全职妈妈”也主动请缨。

  “计件、包装这些全部算上来有100多号人呢!”负责接单的“老板娘”林敏乐呵呵地说:“又能顾家,又能上班,跟家庭、社会‘无缝对接’,何乐而不为?”

  “逼出来”的流水线

  这样的巧思,灵感来自哪里?

  “这是‘逼出来’的流水线啊!”村书记方国梁先幽了一默。据介绍,从2008年开始,村里大量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随之增多。而随着周边工业园区设立,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是本地人口的5倍!

  因此,解决失地农民和外来人口的就业问题就成了村里的当务之急!石塘下村首先对这些人的特点作了研究:失地农民大多四五十岁,刚放下锄头,缺乏竞争力。赋闲的外来人口大多是务工人员的家眷,以年轻妈妈居多。适合他们的工作无疑是:就业门槛低、稍作培训便可上岗、工作时间自由等。

  心中有底,村里社工们“揣”着任务上场了。他们兵分两路,一路走访了40多家企业,为失地农民找门卫、保安工作,同时承揽简单的活计,“开始主要是钉纽扣”;另一路则发动人们过来。“从开始的一个、两个,到后来的口耳相传,再就业基地渐成规模。”

  2009年9月,为让辖区及周边地区的居民享受更好的再就业服务,村党支部搭建平台,该基地正式成立。社区不仅腾出位于村民服务中心一楼的一个房间,作为“流水线”的工作室,还派专人负责其日常运营。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镇海蛟川街道石塘下村有一条“妈妈流水线”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8-30 10:54:24

  如何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家属特别是“全职妈妈”在社区发展?镇海蛟川街道石塘下村用一条“妈妈流水线”,串起了就业与家庭和谐的双赢之路。

  “全职妈妈”也能“无缝对接”

  “我喜欢这里!”来自安徽的刘冬梅还没发话,5岁的儿子杨杨先来了个抢答。刘冬梅笑着说:“这里干活离家近,上手容易,都是老乡,也有共同语言。最关键的是,这里上下班,完全按照孩子上下学时间来,干活补贴家用还能顺道接送孩子呢!”

  张恒玲同样来自安徽,孩子12岁。加入“妈妈流水线”前,她在广州打过工,也当过几年全职妈妈,对两种妈妈角色都深有体会,“是‘妈妈流水线’‘救’了我!”“以前孩子小,自己在外打工,只能过年回家一次,孩子看见我都怯生生的;后来,一咬牙回家做了全职妈妈,可每天呆在家带孩子,感觉跟社会脱节了。”她话锋一转:“这里时间自由,工作轻松,大家经常聊聊天,心情也开朗了,还能照顾孩子。”

  目前,“妈妈流水线”的工人多为30余岁的外来务工妈妈,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以前大多赋闲在家。如今,“妈妈流水线”渐渐做出了名堂,不光外来妈妈“趋之若鹜”,很多本地“全职妈妈”也主动请缨。

  “计件、包装这些全部算上来有100多号人呢!”负责接单的“老板娘”林敏乐呵呵地说:“又能顾家,又能上班,跟家庭、社会‘无缝对接’,何乐而不为?”

  “逼出来”的流水线

  这样的巧思,灵感来自哪里?

  “这是‘逼出来’的流水线啊!”村书记方国梁先幽了一默。据介绍,从2008年开始,村里大量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随之增多。而随着周边工业园区设立,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是本地人口的5倍!

  因此,解决失地农民和外来人口的就业问题就成了村里的当务之急!石塘下村首先对这些人的特点作了研究:失地农民大多四五十岁,刚放下锄头,缺乏竞争力。赋闲的外来人口大多是务工人员的家眷,以年轻妈妈居多。适合他们的工作无疑是:就业门槛低、稍作培训便可上岗、工作时间自由等。

  心中有底,村里社工们“揣”着任务上场了。他们兵分两路,一路走访了40多家企业,为失地农民找门卫、保安工作,同时承揽简单的活计,“开始主要是钉纽扣”;另一路则发动人们过来。“从开始的一个、两个,到后来的口耳相传,再就业基地渐成规模。”

  2009年9月,为让辖区及周边地区的居民享受更好的再就业服务,村党支部搭建平台,该基地正式成立。社区不仅腾出位于村民服务中心一楼的一个房间,作为“流水线”的工作室,还派专人负责其日常运营。

[1]  [2]  下一页  尾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