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宁波市从8月24日起,公布市区5个国控点位的环境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数据每小时更新一次,市民可登录市环保局网站和市环境监测中心网站查询。由此,宁波成为浙江第一个发布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的城市。
公布至今已满一周,不少读者打进本报热线称,他们最为关心的是宁波主要污染物之一、导致空气能见度下降的PM2.5,但是不少市民称PM2.5的24小时曲线图有些看不懂,有些区域最高值出现在早上8点,有的出现在中午1点,有的则出现在下午4点,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异?也有市民指出,PM2.5曾出现过最低值仅为1-2微克/立方米的情况,是仪器出现故障造成的吗?昨天,记者带着疑问一一咨询了市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
为何不同区域PM2.5最高值有早有晚?
8月30日,PM2.5在零时至24时曲线图上显示,市环境监测中心点位PM2.5最高值出现在中午1:00,最高值为77微克/立方米;江北三江中学点位PM2.5最高值出现在下午4:00,为97微克/立方米;江东太古小学PM2.5最高值出现在上午8:00的上班早高峰,最高值为93微克/立方米;镇海龙赛医院点位PM2.5最高值出现在上午10:00,最高值为93微克/立方米;北仑区环保局点位比镇海龙赛医院点位PM2.5最高值晚1小时,出现在上午10:00,为58微克/立方米。
同为宁波地区,为何一天中PM2.5最高值出现会有早有晚呢?市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分析说,夏季天气状况复杂多变,午后多雷阵雨,所以,PM2.5实时值也会随之产生变化,无固定规律可循。市民想知道PM2.5较为固定的变化规律,可选择秋冬季节,那时PM2.5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会较为清晰。
公布的实时监测数据准确吗?
细心的市民发现,8月24日公布环境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首日,在污染物实时数据的上方,有一行红色的小字“实时发布小时浓度数据为未审核数据,仅供参考”。但是这两天,当再次查看时,小字又多了两行:“仪器校零、校标等会造成偏高或偏低的无效异常数据;仪器故障、通讯故障、停电等情况,可能无法显示实时数。”
两行小字的出现,让不少市民心存疑惑。“这是否说明我们看到的数据不准?不准的情况,能否向公众告知呢?”市民王先生问道。
市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告诉记者,实时发布的反映空气环境质量的6项监测数据是系统监测到后自动生成并直接发布的,没有人工校正的成分。为了让仪器准确反映环境质量,技术人员会对仪器进行维护和调校,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偏高或偏低的无效异常数据;另外,在停电仪器故障时,也会造成数据无法读出。如果出现类似情况,也请市民谅解。
能否像气象那样发布空气质量预警?
我市从今年3月25日起,开始公布PM2.5日均浓度值,至今已经将近半年,但是对于广大普通市民来说,导致空气能见度降低,又能直接入肺的细微颗粒物PM2.5仍然是一个神秘词汇。
“通过报纸,我们了解到了PM2.5日均值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达到一级标准,在35至75微克/立方米为二级标准,超出75微克/立方米为超标,但是其他5项环境空气实时数据我们不知道相关的标准,希望相关部门能在公布数据的同时,也能在相应的位置列出参照标准。”市民孔女士说。
不少市民通过本报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希望能像气象部门一样,在各项数据超标时,及时发布预警。
市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称,根据现行环境空气质量(API)评价指标了解到,实时监测数据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指标,是现行环境空气质量的评价指标,在空气质量信息发布平台上有相应的等级标准。而细颗粒物、一氧化碳和臭氧作为试点监测指标,目前不参与环境空气质量的评价,尚无小时值的评价标准。
该专家称,目前我国评价空气质量的标准为日均值和年均值,小时值不作为评价空气质量优劣的标准,也没有具体的标准来限定其是否超标。在国家尚未出台相关标准之前,发布不了相关的预警。但是,市环境监测中心表示,他们将不断完善信息发布平台,提升空气质量的公众服务水平,使环境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及实时报业务更加专业精细。 宁波晚报记者 周科娜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