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新学期江东区347位老师家访12000名新生
稿源: 东南商报   2012-09-01 14:00: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宁波网讯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一批小朋友从幼儿园升到小学。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尽快适应新的角色?江东区374名老师,在开学前对自己即将接手的新学生,一对一开展家访,他们从熟悉孩子,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入手,为新学期作好准备。

  昨天,幸福苑实验学校105班班主任梅莉那来到新生赵诗晗家中家访。第一次见面,梅老师亲切地称赵诗晗为“好朋友”,让原本陌生的师生关系一下子拉近了。

  要在开学前一周走访全班学生,这项工作虽然辛苦,但梅老师觉得很值得。“对新生家访的好处真是说不尽。首先,学生看到老师来看自己,会感觉老师心中装着他,这对学生来讲是一个莫大的鼓励;其次,家访容易争取到家长的配合,对学生的教育更及时、更有效;另外,老师通过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帮助孩子成长。”

  同样这样做的还有江东区347位中小学幼儿园的新生班主任,他们通过入户察访、电话沟通、网络交流、到校约访等多样方式,在新学期前与12000余名新生家长进行亲切交流。

  别看表面上家访只是简单的“聊天”,其实大有学问。“我们的备课量远远超过一堂课。”戎徐小学王碧静老师告诉记者,老师们要按照江东区教育局印发的“家访工作细则”开展家访工作,在家访结束后,还要在家访记录表上记录下各类信息,作为学生的成长档案。

  据了解,全员家访是江东教育系统的工作传统,此次新生全员家访,入户察访超六成。对在校生的家访中,有的班主任还创新了“班主任+学生”、“班主任+任课老师”、“班主任+家长”等新型家访形式,取得了良好实现。

  宁波七中的班主任就开展了“多对一”的特色家访,由班主任带领几位学生和家长到平时表现有亮点、家庭学习氛围浓厚的同学家里学习交流。

  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家访既能减轻老师挨家挨户走街串巷的负担,也能给诸多家长提供互相交流孩子学习特长和兴趣的平台。

  关注之声:

  家访传统不能丢

  家访,架起了家校联系的“桥梁”。然而现在,家访似乎变得陌生起来。不少人觉得信息时代“家校沟通”的方式早已多样化,不需要传统形式的家访。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老师能来家里坐一坐,面对面、平等地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他们认为通讯技术再发达,都不如面对面地交流真实。

  其实,新形势下我们依然要提倡家访,家访传统不能丢。因为理解学生是教好书的前提条件,如果要了解社会中的学生,就必须通过家访。当然,一些涉及家庭隐私或者难以当面启齿的问题,不妨通过开通教师博客、QQ交流,家校交流也能顺畅进行。(东南商报吴其军 吴彦 毛信意)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

新学期江东区347位老师家访12000名新生

稿源: 东南商报 2012-09-01 14:00:00

  中国宁波网讯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一批小朋友从幼儿园升到小学。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尽快适应新的角色?江东区374名老师,在开学前对自己即将接手的新学生,一对一开展家访,他们从熟悉孩子,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入手,为新学期作好准备。

  昨天,幸福苑实验学校105班班主任梅莉那来到新生赵诗晗家中家访。第一次见面,梅老师亲切地称赵诗晗为“好朋友”,让原本陌生的师生关系一下子拉近了。

  要在开学前一周走访全班学生,这项工作虽然辛苦,但梅老师觉得很值得。“对新生家访的好处真是说不尽。首先,学生看到老师来看自己,会感觉老师心中装着他,这对学生来讲是一个莫大的鼓励;其次,家访容易争取到家长的配合,对学生的教育更及时、更有效;另外,老师通过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帮助孩子成长。”

  同样这样做的还有江东区347位中小学幼儿园的新生班主任,他们通过入户察访、电话沟通、网络交流、到校约访等多样方式,在新学期前与12000余名新生家长进行亲切交流。

  别看表面上家访只是简单的“聊天”,其实大有学问。“我们的备课量远远超过一堂课。”戎徐小学王碧静老师告诉记者,老师们要按照江东区教育局印发的“家访工作细则”开展家访工作,在家访结束后,还要在家访记录表上记录下各类信息,作为学生的成长档案。

  据了解,全员家访是江东教育系统的工作传统,此次新生全员家访,入户察访超六成。对在校生的家访中,有的班主任还创新了“班主任+学生”、“班主任+任课老师”、“班主任+家长”等新型家访形式,取得了良好实现。

  宁波七中的班主任就开展了“多对一”的特色家访,由班主任带领几位学生和家长到平时表现有亮点、家庭学习氛围浓厚的同学家里学习交流。

  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家访既能减轻老师挨家挨户走街串巷的负担,也能给诸多家长提供互相交流孩子学习特长和兴趣的平台。

  关注之声:

  家访传统不能丢

  家访,架起了家校联系的“桥梁”。然而现在,家访似乎变得陌生起来。不少人觉得信息时代“家校沟通”的方式早已多样化,不需要传统形式的家访。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老师能来家里坐一坐,面对面、平等地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他们认为通讯技术再发达,都不如面对面地交流真实。

  其实,新形势下我们依然要提倡家访,家访传统不能丢。因为理解学生是教好书的前提条件,如果要了解社会中的学生,就必须通过家访。当然,一些涉及家庭隐私或者难以当面启齿的问题,不妨通过开通教师博客、QQ交流,家校交流也能顺畅进行。(东南商报吴其军 吴彦 毛信意)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张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