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是《无线电管理条例》实施19周年纪念日,对于大多数市民而言,无线电技术还是个比较陌生的名词。实际上,无线电技术“神通广大”,无线电频谱更是极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性资源。
无线生活多姿多彩
辅助教学工作的“电子书包”,实现信息共享的“魔镜”,会瞬间转移的“挥客”手机……智博会举办期间,国际会展中心俨然成了一座智慧城市的现实“体验馆”,集聚了各类智慧应用产品。细心的市民可能会注意到,这些“高智商”的宝贝有个共同的技术标签———无线传输。
近年来,我市登记无线电台数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达18.3%,今年已超过5万台。目前,无线电技术及其应用已经渗透到政治、军事、工业、农业、交通、文化、科技、教育和人们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从“智慧城市”到“数字浙江”,从地下铁路到空中交通,从传统渔业到新兴海洋产业,无线电无处不在,就像是一名隐形的空中“魔术师”。“和川流不息的交通网络一样,无线电波在空中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承载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信息传输重任。”市无线电管理局局长朱加荣说。
警惕“频谱危机”
今年上半年,市无线电管理局在对全市480家设台单位使用无线电频谱资源情况进行调研后发现,宁波地区频谱资源消耗量极大,资源匮乏问题已经无法回避。
无线电应用无处不在,频谱资源稀缺已成不争事实。尽管无线电技术使生活更加便利,但无线电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仍然心生担忧。在宁波,每1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6台无线发射设备。从空间上看,无线电台站遍布全市各个角落,很多行业有无线电发射设备的身影。从业务上看,除了射电天文(天体的无线电波研究)业务外,国际电信联盟定义的其他地面无线电业务在我市均有实际运用。
“日益增长的无线数据需求最终将使频谱资源消耗殆尽。”业内专家表示,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各大电信运营商已经面临日益严峻的“频谱危机”。相关资料显示,到2015年,我国移动通信频率总需求将接近1000MHz,目前已划分用于IMT系统的频率共547MHz。如不分配新频率,届时中国将出现420MHz的频谱缺口。
法规完善“进行时”
如何合理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已经成为无线电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对此,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必须创新无线电管理工具,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无线电管理体系,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无线电管理的法律法规。
“法律是规范市场的必由之路,也是最有效的管理途径。”市无线电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公民缺乏无线电安全意识,现有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的惩治还不够全面。近年来,非法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诈骗案件时有发生,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恶劣影响。
宁波日报 记者 施超 通讯员 刘磊 图 丁安 绘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