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邬晓菁,45岁,先天性脑瘫患者,不会说话,四肢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游弋”,一名自由撰稿人,多次在各类报刊发表散文,著名文学网站“榕树下”的签约作家。你能否想象,其实这是同一人。昨天,记者在宁波颐乐园桂花苑402室,见到了这位身残志坚的才女。
“能写点东西,是我唯一的骄傲。”
房间里,两张铺着凉席的单人床,装修简朴,邬晓菁戴着眼镜,坐在电脑桌前专心地敲击着键盘。记者看到,她的手臂内翻,手指关节僵硬变形,一分钟只能打四五个字。她偶尔提笔在本子上写些什么,但必须靠侧脸支撑笔杆,显得十分吃力,可表情却专注而忘我。和她打招呼,她下意识地抬起头,然后咧开嘴笑,嗯嗯呀呀地发出一些声音。
电脑屏幕上显示着邬晓菁的博客,名字叫“云端的日子”,滑动鼠标,一篇篇精美的散文、实事新闻评论映入眼帘,这些都是晓菁日以继夜的写作累积,内容生动丰富,文字优美。问到什么时候开的博客,她用手指在桌上画了个“7”,记者问:“2007年?”她笑着点点头。除此之外,晓菁还有自己的微博,微博名叫“自由的阳光游弋”,博文4000多条,粉丝也有近500个,许多人在她的文章下留言,她有着不少网络“笔友”。在签名栏里,她这样写道:“我是个残疾者,能写点东西,是我唯一的骄傲。”
身残志坚,成为小有名气的才女
晓菁80岁的老母亲陈竹影告诉记者,晓菁出生在上海,七个月大时就被诊断为脑瘫患儿。6岁时,因为腹泻到医院就诊,注射了一针氯霉素,仅两天时间两脚90度内翻,从此不能站立。她靠着父母的爱和昂贵的医疗费用,以及坚强的意志,挺了下来,上学读书直至初中毕业。
“她从小就喜欢写作,作文常常在班上被表扬,还在很多报纸上发表文章、影评,那时一条影评能赚稿费10元钱,这孩子靠写作还‘赚过点小钱’。”陈阿姨一边说,一边拿出一本本的剪报,里面贴着邬晓菁发表过的所有文章,用红笔标记着年月,“小时候我天天给她讲故事,应该就在那时,她爱上了文学。”
后来,由于父亲病逝,母亲被查出胃癌,晓菁于2006年被送到了宁波颐乐园,和亲戚一起住,并由护理人员照顾着;2007年,母亲也来到宁波,母女俩开始相依为命。在这几年间,晓菁痴迷于写作,经常凌晨三点突发灵感起床“码字”,颐乐园月刊每一期都能看到她的散文,大家开始认识这个桂花苑的“才女”。
她的第一本书,将在年底出版
这么多年来,晓菁以“游弋”这个笔名,在《渤海潮》、《海曙通讯》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南京《明日书报》、“红蜻蜓”等网站也纷纷向她约稿,在“榕树下”文学网站发表作品六十多篇。
晓菁曾经说过,之所以取名“游弋”,就是希望自己能像正常人那样自由自在地行走。其实,在不少认识她的人眼里,她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她的文字给了无数残疾人和正常人美和意志,以及品德的启迪。
如今,晓菁正在专心准备她人生的第一本即将出版的随笔———《我,就是我》。里面的每一个章节,她都和母亲商讨、修改。有时候,一页书的内容,就要花掉她一天的时间。母亲说,看着每天对着电脑直到深夜的女儿,心里充满了心疼,但同时也为她感到深深的自豪。
翻着晓菁的一篇自传,一段话让人过目难忘:“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会留下另一条道路,我虽身患残疾,但一颗灵敏的心灵足以弥补,写作是适合我的道路。阡陌上行,我怡然于自己的田地,充满信心地为实现美丽的愿望而努力。我坚信,只要人们好好利用上天赐予的礼物,我们都能活得精彩。” 宁波晚报记者 邵隽隽
编辑: 张赛霞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