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豁达,奇女子坚强守业
陈和薌的丈夫秦康祥,字彦冲,是近代上海著名收藏家、篆刻家,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幼时,秦家将他送回家乡,师从著名教育家冯君木先生。国学教育,加上冯先生的影响,在秦康祥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注定了他所走的道路和父辈们有所不同。钱庄数字的变化对他没有吸引力,诗文书画、金石篆刻和古代流传下来的物件成了他的心之所系。
秦康祥弱冠时,钱庄业经历金融风潮的洗礼,外加银行业的冲击,家族产业呈萎缩态势,更多的开支依靠房产租金来维持。然而,厚实的家业足以维持他殷实的生活,也完全可以支付他收藏古玺印、名人字画和竹刻的费用。
“母亲嫁给父亲后,他们两人情意绵绵,十分恩爱,我从没有见过他们红过脸。”陈和薌对收藏并无兴趣,对于丈夫无休止的“挥霍”,虽也有担心和不满,但出于对丈夫深厚的感情,她从未阻止。
正当秦康祥如饥似渴地收藏时,“文革”开始了。造反派多次冲进秦家,抄走了大部分藏品。用大半生心血换来的心爱之物,转眼间消失,秦康祥心中充满着悲愤,没多久,便含冤离世。去世前,秦康祥紧紧握住妻子和儿子的手说:“你们要守住这些东西,以后把它们带回家乡,全都捐献给天一阁!”听着丈夫的遗言,陈和薌郑重地点了点头。
“我的母亲很坚强,那时我没见过她掉下一滴眼泪。被赶出祖屋后,我们一家人住到了一栋二层小楼里。她侍奉婆婆,操持家务,又要照顾体弱多病的我。而且因为大资本家的‘罪名’,母亲出门都要遭受周围人的白眼,可她从没有愤懑灰心过,依然保持着豁达的心境。我终于明白一个母亲的肩膀可以坚韧到何种程度!”秦秉年说。
那时的陈和薌,还有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守住丈夫仅剩的藏品。他们住的楼上有“人”字型阁楼,中间高,两头低,只有中间部分能站起人。装着文物的箱子、纸包等把阁楼塞得满满当当。守着一室珍宝,他们低调谦和地过着日子,从不把这些藏品轻易示人,耐心地等待着宝贝可以重见天日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