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污清洗队在清洁人行道
如今,走在海曙区的大街上,很多细心的市民都会发现:“城市家俱”定期被擦亮,道路不时有高压车在冲洗,早晚高峰期会有环卫工人清捡白色垃圾……
今年是海曙区城市管理局“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海曙的环境卫生、街巷面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从而为宁波这座文明城市增添了新的绿叶。
“城市家俱”定期擦洗
为使中心城区变得更加有序整洁美观,今年7月1日起,海曙对中心区域人行道和道路两侧经批准设立的各类“城市家俱”定期清洗。此举也使这些原本无人问津的城市设施更加明亮整洁。
所谓“城市家俱”,是指各类标志杆箱、立于立面的管线、配电箱、挡车石、人防工程透气口、公交站点设施、路名牌、花坛侧石、人行道侧石、道路边角和与立面相交墙角、经批准设置的户外广告等。而这些原本在城市管理中被忽视的细节,海曙城管局通过实施定期清洗制度逐渐将其纳入了常态化管理。
今年以来,海曙区还结合“道路清爽行动”,在洁净海曙方面猛下功夫。中心城区由原有的26条主次干道实行24小时动态保洁扩展到江厦、鼓楼、月湖3个街道辖区内的所有主次干道实行24小时动态保洁,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动态保洁时间由16小时延长至18小时,实现动态保洁城乡一体化、长效化、标准化。
成立油污清洗队伍
同时,海曙区城管局新增机械清洗等各种车辆设备37辆(台)(其中新型扫路车11辆、电瓶保洁车13辆),增加了机扫频率。在推行机械清扫、人工清扫的基础上,实行道路洒水冲洗,加大了保洁力度,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中心城区主要道路洒水冲洗达到一天三次以上。同时按照“日扫夜洗”的模式强化人行道油污清洗。这种机械清扫、人工清扫、道路洒水冲洗和油污清洗“三合一”的作业模式在我市尚属首推。
众所周知,人行道油污不仅是城市窗口的污点,而且一直是环卫保洁的难点。海曙城管局今年开始着手人行道油污的清洗,区环卫保洁中心组成了35人的专业清洗队伍,各街道分别成立4至6人的专业清洗队伍,专门实施人行道、“城市家俱”的油污清洗,特别是小餐饮摊、店集中的区域,保洁人员用强力去污粉、专用钢刷等工具进行油污清洗。
整治店铺乱倒垃圾
沿街店铺时有乱倒垃圾行为,这给全市“道路清爽行动”带来了不小的阻力。对此,海曙区加大乱倒垃圾行为的处罚力度,以执法促管理,以执法处罚提升环卫保洁效果。今年3月起,各街道执法中队均对店铺乱扔经营性垃圾、乱堆乱放建筑垃圾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截至10月底,共查处乱倒垃圾行为60多起。
其中,今年3月,开明街一家美容产品经营店把美容产品的包装盒乱扔在路边,罚款150元;4月中旬,解放南路一家数码图文设计公司因在花坛边乱扔建筑装修垃圾,被处以1500元的处罚;同月,华楼街一家水果店因乱扔甘蔗皮、甘蔗根部,被处以200元的罚款。
近日,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回访教育被罚店铺时发现,经过半年多的尝试,现在很多店铺远远地看到城管执法人员,都会自觉将门前的垃圾迅速打扫干净。
背街小巷突出特色
如果说洁净海曙是“面子”工程,那么,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就是“里子”工程。今年以来,海曙区城管局总计投入近4亿元,对江厦、鼓楼片区的11条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整治,总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
在综合整治中,不同片区、不同路段还结合原有特色改造成了不同的风格。比如,鼓楼片区的西河街、呼童街、府桥街、公园路步行街区域,以“改硬件、促商游、重民俗”为主题,改造成突出宁波历史街区风味、弘扬宁波古文化特色、倡导古色古香的历史风味街区;江厦片区的君子街、石板巷、元吉巷、狮子街、竺家巷,则以“在传统与现代中行走”为主题,充分体现“怀旧”、“慢生活”、“小资”等特点;而鼎新街、尚书街、仓基街3条见证甬城发展老街巷则以“城市街巷的‘历史记忆’”为主题,以填补肌理、修复遗存、整合区域来体现具有文化品质的历史街道特色。
群众举报下降一成
不过,“面子”和“里子”打扫干净了,都需要靠执法来维护,而传统的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执法管理模式,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题。去年,海曙区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领导小组,全面推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
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街道层面,海曙将全区所有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成员单位,抽调人员成立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组,全职、全时间段、共同全权对辖区内的各种违法行为进行综合执法和管理。城市管理由此开始了“资源整合、重心下移、以块为主、综合执法”的运作模式。各部门由原先的单兵作战变成联动作战,不同部门执法队员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综合执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据了解,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综合执法工作基本形成了资源整合、职责明晰、运转顺畅、科学高效的运作体系,累计处理违法违章案件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8%,群众投诉举报下降了10.5%。
记者 林伟 通讯员 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