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鄞州 正文

鄞州:“田间笔记”见证高产奇迹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2年11月28日 15:29   【 】 【打印
0

  记者林幼娟

  高产攻关田最高亩产1014.3公斤,百亩方平均亩产963.65公斤!

  去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百亩方平均亩产实现926.6公斤。现在,许跃进种植的“甬优12”将其一举超越。

  “鄞州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已成了全省标杆。”省农业厅农作局局长孙健说。

  “奇迹”背后,离不开良种、良田和政策支持,更需要农技人员和种粮大户对高产孜孜不倦的追求。

  在鄞州,有两份“田间笔记”详细记载着自2007年以来粮食高产创建的一个个脚印……

  科创团队的“田间笔记”

  2007年,鄞州区农技站开始试种“甬优12”超级稻。

  “有好品种还不够,得有更多的技术配套。”高级农艺师、区农技站站长杨筠文说。

  区农技站组建了一支集种子、栽培、植保、土肥技术于一体的粮食生产科技创新团队。

  一年250个工作日,他们180多天在田间。播种、插秧、施肥、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要在本子上记录。高产科创团队的“田间笔记”就这样开始形成。

  打开区农技人员张建民的电脑,一条条“小贴士”清楚记录着:从2007年和2008年的情形看,“甬优12”成熟偏晚,可适当推迟收割时间,延长灌浆期;2011年,“甬优12”提前一周播种,谷粒成熟度更好,2012年可考虑再提早一周;亩产想达到900公斤以上,剑叶至少需长到35厘米以上;沿海地区台风多发,适当增施钾肥有助于避免倒伏……

  “‘甬优12’分蘖能力超强,经多次实践,我们认为低密度种植不仅节本省效,还能降低倒伏风险。”区农技站副站长孙健说,这条经验完全颠覆了传统种植方法。

  6年中,区农技站每年都安排十多项栽培试验,总结出近200条经验及教训,“田间笔记”因此不断“升级”。“甬优12”高产攻关田亩产从最初的688.8公斤,飙升至如今的1014.3公斤。

  许跃进的“高产秘笈”

  这些天,晚稻收割和高产验收让许跃进忙得像只陀螺,但他还要腾出空来,把头一天的农事生产要点记录到电脑中。

  “有了记录,心中就有底。”他说。

  1998年以来,许跃进就有做记录的习惯,但那时记得相当简单,只是些何时育秧、下插和收割的内容。2007年,老许陆续承担了多项农技部门委托的科技试验项目,许多试验颠覆了传统种植方式。每个品种的特性、生长规律、施肥要求、秧苗间距包括技术缺陷……新的种田“套路”让老许的记事本越来越厚,他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2008年,合作社来了位大学生,许跃进便请他在电脑上制作了一张表格,开始分门别类进行记录。随机打开一页:2012年3月24日下午浸种,250斤……3月26日下午4点起蒸汽催芽到3月27日晚上8点半,750斤种子经过26-30个小时催芽成功,从机器内拿出放置室内阴晾……

  记录中,该水稻品种用肥、除虫除草、灌溉的时间、数量均非常详细,一直到收割为止。

  多年的记录使许跃进在管理上游刃有余,去年一举揽下全省6项粮食高产农业吉尼斯纪录,获得全国优秀种粮售粮大户称号。

  “土笔记”成“金教材”

  在张建民的电脑文档里,存着一篇名为《鄞州区水稻高产示范和攻关总结》的材料,区高产科创团队“田间笔记”精华尽在于此。

  无论面对区里的种粮大户,还是到外地介绍高产经验,张建民都带着这篇文章。“带上这个去上课,心里底气足得很。”事后,总会有人向他索要材料,表示要好好学习一下。

  如今,许跃进的田头总少不了前来学习的种粮大户,他的“土笔记”也被大家称为“金教材”。对此,老许从不吝啬,总会一条条地给大家解释。他还特别叮嘱,不同地方的土壤、气候环境不同,种田的细节也须因地制宜,寻找高产路径需要和农田真心“交朋友”。而这,就是他在“田头笔记”中悟出来的。 共享推动共富。伴随着高产经验的推广,鄞州粮食生产捷报频传:2008年至2011年,创下全省9项粮食高产农业吉尼斯纪录;2009年至2011年,先后荣获“全省粮食先进县”和“全国粮食先进生产县”称号。

编辑: 陈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