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后续问题”常令她很“无语”
有一天,网友“我住半山”的四岁儿子忽然问她:“妈妈,什么是生活?”她不禁感慨:小小孩子问这么深奥的问题,小大人哦。
“我住半山”姓韩,是一名“80后母亲”,儿子即将5周岁了。小时候曾因她母亲说她是捡来的而一度心情忐忑,当儿子问相同的问题时,她就格外重视,很认真地回答:“你是从我肚子里面生出来的。”为了更形象地解释,每当小韩带儿子上街遇到孕妇,她就会对儿子说:“你看,那个阿姨肚子里面就是小宝宝。”当遇到自己解释不清或是“刁钻难缠”的问题时,小韩一般就会这样回答儿子:“等你长大就会明白了。”
但孩子并不是对大人的每一个回答或解释都会“买账”,往往“后续的问题”更让家长难以招架。小韩说,有一次去超市,儿子非要买玩具,她拒绝道:“妈妈很穷,不买了。”儿子忽然问:很穷是什么意思?她答:“很穷就是没钱买玩具,要攒着给你上学用。”但儿子后面的回答让小韩很“无语”:妈妈没钱,爸爸有啊!
小韩总结自己的“育儿经”时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直接影响孩子对事物的看法。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很重要,只是我们往往缺乏专业知识、技巧和耐心,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
和孩子一起来寻找答案
回答孩子的“古怪”问题有没有一些窍门或规律可循呢?也许网友“莹老师”的微博能给我们启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莹老师”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目前是竹福园幼儿园的一名幼儿教师。工作中,她没少遇到或是听到孩子们那些“古怪”问题的“刁难”。一次,她班上一名6岁女孩不好好吃饭,爸妈就哄她:“乖!多吃饭,好快快长高。”没想到女孩却说:“我为什么要长高呢?长高就不能吃免费的自助餐了。”让她父母感到哭笑不得。
还有一次,该园的张老师在打电话,一名4岁的女孩问她给谁打的,老师回答说“妈妈呀!”女孩感到很惊讶:“老师怎么也有妈妈呀?”张老师就对女孩讲:“张老师也是妈妈生出来的呀。现在老师长大了,妈妈也老了。你们也会慢慢长大的,妈妈也会慢慢变老,所以你们要听妈妈的话,好好孝顺自己的妈妈。”
“莹老师”认为,好奇多问是孩子的天性,这些疑问往往是孩子学习知识、人格培养的起点。家长要让孩子真切地感到你对他的提问永远重视,还能得到赞赏和鼓励。另外,教孩子一种寻求答案的方法比帮助孩子解答一个具体的问题更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家长面对一个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时,除了如实告诉孩子:“我也不知道”外,还应该加上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