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鄞州 正文

打造鄞州“粮仓”——解密鄞州粮食高产系列报道之二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2年12月07日 13:31   【 】 【打印
0

  12月4日,天气晴好,刚创下全国百亩方平均亩产最高纪录的许跃进正忙着收割“甬优12”超级稻。收上来的稻谷先在功能区旁边的水泥路上晾晒一下,“下雨了也不怕谷烂,功能区内配有烘干机械。”许跃进说。

  2009年以来,我区已先后投入4700万元,建成了20万亩(包括东钱湖、梅墟)粮食生产功能区。

  通过推行稻-稻、麦-稻、蔺草-稻等模式,如今,功能区产粮能力已达到全区的83.8%,成为我区真正的高产稳产“粮仓”,也是发展规模化经营、带动周边农户应用科学技术致富的前沿“阵地”。

  3年建成20万亩高产稳产田

  2008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区共有标准农田31.2万亩,其中一等田21.6万亩,二等田9.6万亩,土壤地力状况总体良好,但部分农田基础不完善、耕层偏薄、排灌不灵通、PH值偏低。

  要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改善生产条件。

  2009年,功能区建设在全区试点,市、区、镇三级在资金上给予充分保障。通过新建或改造,增加资源保障、物资装备,增强科技支撑和抗御风险能力,从而提高单产,确保全区粮食安全。

  2011年9月,功能区建设起步较晚的鄞州却先于其他县(市、区)完成了各项任务,高标准通过了市级验收。功能区建设的完工,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沟、渠、路设施的完善,提高了农业机械作业面和作业效率,减轻了劳动作业程度,灌溉改良则降低了水、电、油的资源消耗和劳动投工量。

  今年8月,我区遭受强台风“海葵”袭击,全区农田处于一片汪洋之中。“一天半之内大水退去,全靠功能区建设。”重灾年创造高产奇迹的许跃进说。

  承包大户们普遍反映,功能区建设方便了机械化操作,人工成本下降明显。姜山镇五龙桥村种粮大户应金来承包了200多亩土地,“人工越来越贵,机械化催生了扩大规模的希望。”

  规模种粮进一步促进了土地流转。据统计,今年全区土地流转总面积30.9万亩,流转率83.6%。其中,流转年限20年以上的8.5万亩,500亩以上规模经营的2.3万亩,均比往年有所提升。

  现代化的粮食生产经营模式

  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我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9年,全区专业合作社仅18家,目前已增至57家。在补助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下,这些专业合作社的大中型农机配备总量达到2819套,比4年前翻了两番。

  专业合作社的大量出现,为农机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可能,并渐渐打造出一种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新的粮食生产经营模式。

  瞻岐镇东城村种粮大户朱利裕,2010年牵头组建了咸兴粮机合作社,花费几十万元购置了2台收割机、4台拖拉机和3台插秧机,接手“服务外包”,为社员的1000多亩稻田提供机耕、机插、机灌、植保、收割等服务。

  “功能区建设使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种粮成了现实,咱们农民得实惠。”62岁的朱利裕笑呵呵地说。

  位于姜山镇上游村的创宁粮机合作社,是我区最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326人,机械拥有量684台套。依托功能区建设,这家合作社通过合并、整合、扩股等手段,迅速壮大并实施农机对外服务。

  如今,全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农田基本由57家专业合作组织统一服务和托管,包括病虫统防、机插、烘干等服务,保障农户丰产又丰收。

  专业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面的全覆盖,使得科技种粮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功能区内的粮食复种指数达到1.75,全程机械化率达到99%,建立了科技人员联系制度。由于各项适用技术的集成应用,综合劳动生产力提高了20%以上,物化成本降低了20%,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双千”目标轻松实现

  功能区建设已成为我区粮食增产、增效的一条重要途径。

  与“水稻种植面积达到70%以上,粮食复种指数达到1.6以上,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90%”等预期目标相比,我区多项指标早已超越。

  全国优秀种粮大户许跃进今年共承包粮田850亩,他创下全国粮食百亩方最高纪录的170亩“甬优12”,正好位于洞桥镇宁锋畈功能区的核心区内。

  核心区是功能区的“心脏”,基础设施投入比普通功能区更胜一筹,而许跃进地块的产粮能力提高了10%。“从种子发芽到售粮进仓,全部用上了机械,这在过去难以想像。”他说。

  良好的基础设施、优良的品种加上超级的技术管理水平,近年来,许跃进的晚稻平均亩产均能超过700公斤,一年可轻松达到“亩产1千公斤粮,亩出效益1千元效益”的“双千”目标。

  粮食生产功能区促使全区涌现出更多的“许跃进”,他们踊跃尝试稻-稻、麦-稻等种植模式,并不断扩大规模,甚至走上种植、加工、销售等一条龙生产道路。

  2011年,全区3.6万亩农田达到“双千”目标,晚稻亩均产量达到515公斤,均创我区历史最高纪录。记者林幼娟

编辑: 陈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