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朝廷名将信国公汤和为避倭寇、海盗的侵扰,实施坚壁清海,干脆把昌国县海岛上的万余民众都迁来宁波江东居住。把梅岑山宝陀寺(普陀山前寺)中的观世音佛像迎了来,还把宝陀寺的菩萨、和尚全都迁入寺内。并奏请明廷,将此寺称作普陀山前寺,改寺名为:补陀寺,借名俗称:南海普陀。
尽管寺名屡有更动,但宁波人敬仰任景求舍家园为佛院的知恩图报之心,一直都叫它“七塔报恩禅寺”,简称七塔寺。有人释义说,这是任景求为报观音菩萨之恩,特意以七座浮屠来表达自己的敬谢之情。
记得宁波开通公交车时,3路车的终点就是七塔寺站,从鼓楼站上车5分钱车票就可乘到底。小时候我曾经坐车去寻觅过,七塔寺的具体位置在百丈路后面的忠介街上,印象中街旁是高高的杏黄围墙,两旁有方形石柱栅栏。对石塔的记忆很模糊,既没注意到摆放在何处,更没想过究竟有几座。
随着政府宗教政策的落实,七塔寺又焕发了新生,殿堂的重新修整,庙宇多次扩建后,成了一处名副其实的古寺名刹。尤其是在百丈路拓宽延伸后,七塔寺就面朝大街显露出了恢弘真貌,新添的石牌楼蔚为壮观,人行道上的七座石塔挺立有序,吸引着路人的眼光。
寺内藏存许多原始的文物古迹,值得一说的是:唐咸通十四年(873年)的“敕赐心镜禅师真身舍利塔”;南宋时期铸的两口大铜钟;明代古木槎;清刻《大清龙藏》大藏经;始创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的五百罗汉画像砖雕。据说,这五百罗汉原碑敬奉在常州天宁寺,后被毁,湖南的心月上人藏有旧拓片,就刻在南岳祝圣寺了。在光绪年间,由慈运法师赴衡山引来粉本后,嵌刻在七塔寺的观音宝殿左右两侧。这“五百罗汉”是浙江省目前保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线刻罗汉像,现为七塔禅寺的镇寺之宝。林江云/文 龚国荣/摄
图片新闻 | ||||||||||||
|
||||||||||||
|